电气图基本表示方法
2.4.3元件接线端子表示法
2.4.3元件接线端子表示法
2、接线端子的标识方法和原则: ① 由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H1、1H1,也可省略字母写为1、1.1。 ② 接线端子符号标志原则: • 单个元件:单个元件的两个端点用连续的数字表示。 • 相同元件组:可以用相序符号,例如U1、V1、W1等,也可1.1、1.2、1.3等。 • 同类元件组:可以用序列号,如写为1U1、1V1、1W1和1U1、2V1、2W1等。 • 与特定导线的电气接线端子:交流三相输入以及接地、接中性线等。
2.1.3连接线的连续表示法和中断表示法
2.1.3连接线的连续表示法和中断表示法
2、连接线的中断表 示法 采用中断线是简化 连接线作图的一 个重要手段。 使用条件和表示方 法如下: ① 当穿越图面的连 接线较长或穿越 稠密区域时,允 许将连接线中断, 在中断处加注标 记如:a-a,或 增加汉字如:去 Y5在总开关柜 707。
2. • 3. •
单线表示 适用于三相或多线基本对称的情况 混合表示 兼有单线表示法简洁精炼的特点,又兼有多线表示法对描述对象精确、充 分的优点,并且由于两种表示法并存,变化、灵活。
2.1.2连接线的一般表示方法
1、连接线的一般表示方法 ① 导线的一般符号: ② 导线根数表示方法: ③ 导线特征标注方法:
导线的特征标注与说明
①
BV—500—(3×16+1×10)
单塑绝缘铜导线—额定电压500V—三相导线截面积16mm2+中性线截面积10mm2
②
TMY—3(80×6)+1(30×4)
硬铜母线—3相、相线截面(宽 × 厚)80mm×6mm+中性线截面(宽 × 厚) 30mm×4mm
③
BLV—500—(3×70+1×35)SC70—WE
2、电气元件的分开表示法 分开表示法也称为展开表示法,是把图形符号的各个部分在图中按作用、功能分开布置, 但是仍然用同一项目代号来表示。 因为此表示法使设备和装置的电路布局清晰,易于识读,所以大多数电路图等电气简图 均采用分开表示法。
集中表示法
KA
分开表示法
KA
KM
KA
1 3
2 4
KM
KA
• 举例:集中表示法
某行程开关触点位置表示方法 a)用图形表示 b)、c)用操作器件符号表示
2.4.1元器件的基本表示法
3. 技术数据的表示位置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气元器件的技术数据一般标在图形符号近旁。
– – – 连接线水平布置:尽可能标在图形符号下方,如图a 连接线垂直布置:标在项目代号的左方。符号外边给出的技术数 据应放在项目代号下方,如图b 其他:方框符号或简化符号内,如图c
2. 触点位置表示方法
•
触点分两类:
① 靠电磁力或人工操作的触点(接触器、电继电器、开关、按钮 等); – 一般应遵循”左开右闭,下开上闭“的原则。 – 为避免电路连接线的交叉,使图面布局清晰,触点位置可以灵 活应用,没有严格规定。
触点垂直画法 触点水平画法
动合触点
动断触点
动合触点
动断触点
② 另一类为非电和非人工操作的触点(非电继电器、行程开关等 的触点)。 • 在触点附近表明运行方式。
电气图基本表示方法
连接线基本表示方法
多线表示法和单线表示法 连续表示法和中断表示法 导线的标记
元器件基本表示方法
基本表示法 集中表示法和分开表示法
2.1.1连接线的基本表示方法 多线表示法、单线表示法和混合表示法
1. • • 多线表示 优点:能详细地表达各相或各线的内容,尤其在各相或各线内容不对称的 情况和要详细地表示各相或各线的具体连接方法下采用此法。 缺点:对于较复杂的设备,图线太多反而有碍读图
2.1.4导线的识别标记及其标注方法
二.补充标记:补充标记一般作为主标记的 补充,并且以每一根导线或线束的电气 功能为依据。 交流三相系统:第1相(L1、黄色)
第2相(L2、绿色)
第3相(L2、红色)
1、补充标记通常用字母或特定的符号表示, N线及PEN线(淡蓝色) 如表示导线的功能、电流的相别、电源 的极性、接地等。表示功能的补充标记 PE线(黄绿双色) 采用常用辅助文字符号表中规定的符号, 下表为常用导线的补充标记符号。 直流系统:正极(L+、褚色(褐)) 负极(L-、蓝色)
举例:端子标记
举例:端子标记
继电器接线端子序列号和功能数字组合
2.4.3元件接线端子表示法
3、端子代号的标注方法: ① 电阻、继电器、模拟和数字电路等硬件的端子代号应标注在其图形符号的 轮廓线外部,符号轮廓线内的空隙标注元件的功能和注解等。 ② 对用于现场连接、试验和故障查找的连接器件(端子、插头座等)的每一 连接点都应标注端子代号。 ③ 在画有围框的功能单元或结构单元中,端子代号必须标注在围框内,以免 误解。
⑴继电器和接触器在非激励的状态; ⑵断路器、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在断开位置; ⑶带零位的手动控制开关在零位位置,不带零位的手动控 制开关在图中规定的位置; (4)机械操作操作开关的工作状态与工作位置的对应关系, 一般应表示在其触点符号的附近,或另附说明。 (5)多重开闭器件的各组成部分必须表示在相互一致的位置 上,而不管电路的工作状态。 (6)事故、备用、报警等开关应表示在设备正常使用的位置。
导线连接点的表示方法
一根导线
(水平)
(竖直)
二线交叉 (十字连接点) (不连接)
(“T”形连接点)
(交叉处改变方向) (错误画法)
导线明敷
导线暗敷
2.1.3连接线的连续表示法和中断表示法
为了表示连接线的接线关系和去向,可采用连续表示法和中断表示法。连续表示 法用同一个图线首尾连通的方法,而中断表示法将连接线中间断开,用符号分别 标注其去向。 1、用单线表示的连接线的连续表示法 连续线可以用多线也可以用单线表示。为保持图纸清晰,对于多条去向相同的连 接线常采用单线表示法。
2.1.3连接线的连续表示法和中断表示法
② 去向相同的线组,也可用中断表示法,并在图上中断处 的两端分别加注适当的标记。 ③ 项目之间的连接线,可用端子符号标记表示连接线中断。
2.1.3连接线的连续表示法和中断表示法
④ 在某些情况下,一条图线需要连接到另外的图上去,则 必须采用中断表示法,表明两端连接的图样的顺序号和 分区位置。
接机架或机壳 等电位连接
家用配电箱
2.1.3导线的识别标记及其标注方法
2、补充标记和主标记组合使用示例: 主标记和补充标记组合使用时中间加“/”隔开。如果负极标记与连字符有可能发 生混淆,则负极标记应使用放在括号内的连字符“(—)”来表示。
三、小结:
各种线标/线号 线号打印机
2.4.1电路及元器件的单线和多线表示法
举例:分开表示 法
必须注明项目当中的 所有部分的位置信息, 采用插图的方式表示。
举例:分开表示法
注意:插图一般放置在项目的线圈所在的图纸上。
2.4.1元器件的基本表示法
1. 电子元器件工作状态 • 所有电器元件的可动部分按正常状态表示。 • 也即电器处于非激励或不工作的状态和位置形式。
• • • • • •
1、电路图的单线和多线表示法:
2.4.1电路及元器件的单线和多线表示法
2、元器件的单线和多线表示法:
2.4.2电气元件的基本表示法
1、电气元件的完整图形符号 将电气元器件的所有电气连接表示在一个图框内,可以构成完整的图形符号。
2.4.2电气元件的基本表示法
1、电气元件的集中表示法(整体表示法) 电气元器件的所有电气连接表示在一个框内,可以构成完整的图形符号。把设备或成套 装置中的一个项目的各组成部分的图形符号在简图上绘制在一起的方法,称为电气元件 的集中表示法,该方法适合较为简单的图形。
2.1.2连接线的一般表示方法
3、连接线的分组和标记 ① 导线的分组:母线、总线、配电线束、多芯电缆等可视为平行连接线,为便 于读图,对多条平行连接线,按功能进行分组。 ② 导线的信号名或其他标记:一般将标记放置于连接线上方,也可置于连接线 的中断处,必要时还可以标出波形、传输速度等。
4、导线连线点表示法 导线连接点有“T”形连接点和“+”连接点两种。对于“T”形连接点可以加实 心圆点,也可不加实心圆点。对于“+”连接点必须加注实心圆点。
2.1.4导线的识别标记及其标注方法
用中断线表示的导线从属标记表示方法。
2.1.4导线的识别标记及其标注方法
2、独立标记:与导线连接的端子的标记或线束所连接的设备的标记无关的导线 或线束的标记系统,称为独立标记。目前采用较多的是独立标记。 • 独立标记符号通常采用数字或字母。 • 涉及特定的电气回路(如电源、控制母线、测量回路等)按电气回路标号相 关标准执行。 • 其他回路导线用数字,按一定的规则编排。 3、组合标记:从属标记和独立标记一起使用的标记系统称为组合标记系统。
补充标记符号
L1 L2 L3 N
导线、端子
交流电源第一相 交流电源第二相 交流电源第三相 交流电源中间线
补充标记符号
E PE PEN PU
导线、端子
接地导体 保护导体(接地) 保护中性导体(保护接地线 与中性线共用) 不接地的保护地线
L+
LM
直流电源正极
直流电源负极 直流电源中性线
TE
MM CC
低噪声(防干扰)接地导体
4. 注释和标志的表示位置
–
–
为了更加清楚表达,可采用注释,根据具体情况放在图形符号 附近。 “技术条件”或“说明”的内容应书写在图样的右侧,当注写 内容多于一次时,应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
为什么需要注释? 举例:同一个元器件但功能不同
2.4.3元件接线端子表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