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化特征
韩国文化象征
韩文
一、委婉表达 韩国人在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经常用较委婉
的表达,尤其是拜托或者拒绝别人的时候,因为委婉 的表达会适会照顾到对方的心理情绪。
二、集体意识。 中国人在说只和“我”有关的事情是会
说“我妈妈”,“我家”。 韩国人则多采用“我们妈妈”。“我们
家”这种表达。明明是只和“我”有关的事 物.却总是用“我们”这个词来表达。甚至
韩国文化象征
宗庙祭礼乐
宗庙祭礼是一种在宗庙举行的祭祀仪式,它是朝鲜 时代在各类国家级祭祀活动中规模较大、较为重要的一 种活动,因此又被称作“宗庙大祭”。宗庙是供奉朝鲜 历代君王、王妃及功臣神位的祠堂,与太社、太稷一同 被视作国家根基的象征,是最精致最庄严的建筑物。
宗庙祭礼主要分“定时祭”和“临时祭”两种,根 据季节,还举行“荐新祭”,祭品为新鲜水果或五谷杂 粮。定时祭除在每年春、夏、秋、冬第一个月(阴历1月、 4月、7月、10月)举行外,还在腊月举行“腊月祭祀” (称举行祭祀的那一天为“腊日”)。临时祭每逢国家 有喜事或凶事时举行。韩国解放后,宗庙祭礼一度被废 止,但从1969年开始得以恢复,由全州李氏大同宗约院 主管,每年5月第一个星期日举行。
韩国文化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化
特点: 无形、人文
四个层次:
一、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 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二、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 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三、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 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来。韩服的传统色彩中有五方色之说,五方色是指黄、蓝、白、红、黑五种颜色。也称为五正色。 二、韩服的设计和纹样体现出韩民族“崇尚自然”的文化
服的剪裁注重柔和,上衣采用内外边“V”字形领剪裁,可以体现女性颈部的柔和线条,而柔和的袖口曲线, 则可以突出整体的温和感。韩服采用的材料主要为天然棉织品或麻织品,染料也主要采用天然材料。另外,韩服 采用额纹样也大多来自自然界,例如梅、兰、波涛等。把大自然的图案融入到服饰中,体现了人们热爱自然和与 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1)甲:今天下午可以来帮我一下吗?
说“我们丈夫”。“我们妻子”,中国人听
乙:啊,怎么办呢?今天下午我正好有事没时间,明天行吗? 到这种话第一反应通常是非常惊讶的。
(2)教授:最近课业怎么样?听说课挺多的
学生:托教授的福还好.只是作业太多,晚上熬夜自天就容
易困。
教授:和朋友一起学习可能会好些,还有可以问问你的前
假面舞是舞者佩戴夸张的人物表情的面具动物面孔的面 具或神等这种超自然地拟人化面具表演的传统舞蹈。假面舞 起源于古代的新罗时代(668年—935年),大约17世纪基本 形成现在的舞蹈形式。
韩国的假面舞是在庶民中发展起来的,过去农民在节日 庆典上一期进餐,以滑稽的动作讽刺统治阶级的政治矛盾, 起到排忧解梦,调节气氛的效果。
韩国文化象征
跆拳道
一种主要使用手及脚进行格斗或对抗的运动。跆拳道起源 于朝鲜半岛,早期是由朝鲜三国时代的跆跟、花郎道演化而来 的,韩国民间流行的一项技击术。
“跆拳道”一词,是1955年由韩国的崔泓熙将军命名。崔 泓熙将军早年在留学日本时,学习了日本松涛馆流空手道,并 将其与韩国传统武技跆跟、手搏等技术融入到跆拳道中去。总 之,现代的跆拳道是结合当代东亚武技之长的韩国发源武术运 动之一。
候仍然做了相当的铺垫。
韩国文化象征
韩服
韩服,是中国唐朝汉服与朝鲜半岛古代的新罗王国时期的 朝鲜民族本土服装的融合,经过不断“民族本土化”发展而成 的服饰,王氏高丽王朝时期初见雏形,最终成型于朝鲜王国时 代(公元1392年-1910年)初期。特色是颜色艳丽以及没有口袋。
韩国文化象征
特点
一、韩服的色彩体现出韩民族重视“阴阳五行”的文化 受到中国农耕文化的影响,韩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阴阳五行”的学说,这从韩服的色彩中也体现了出
跆拳道是经过东亚文化发展的一项韩国武术,以“始于礼, 终于礼”的武道精神为基础。其脚法占70%。跆拳道的套路共 有25套;另外还有兵器、擒拿、摔锁、对拆自卫术及10余种基 本功夫等。
跆拳道精神包括: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
韩国文化象征
假面舞
假面舞是戴假面具表演的舞蹈,是韩国文化的象征,在 韩国传统戏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表演综合了唱诵、 对话、舞蹈等艺术形式。假面舞多用于表现讽刺性内容,情 节活泼、幽默。假面舞始创于著名的“河回民俗村”,当地 每年都要举办“国际假面舞节”。
辈,向他们请教一下学习方法和经验。
学生:明白了,谢谢教授。
教授:嗯,今天叫你来.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
通过第一个例子很容易看出,韩阔人在拒绝他人时常用
“啊.怎么办呢?”听到这句话.即使被拒绝仿佛也可以体谅对方
的难处。第二个例子是发生在教授和学生之间的.即使对话双
方是这种身分量地位栩差悬殊的两个人,教授在拜托学生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