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施工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 公路改建工程 (*** 段)第*标段,起点桩号为 K10+25,, 向南经过前吴,终点位于上洋村附近,桩号为K28+48,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km/h ,路基宽度为26m ,双向四车道,路幅布置为:中 央分隔带宽度为 2 米,行车道宽度为 2*2*3.75 米,路缘带宽为 2*0.5 米,硬 路肩宽为2*3.5米,土路肩宽为2*0.5米。
桥梁净宽2x 11.5m ,涵洞与路基 同宽,设计荷载:公路一I 级,本项目的建设可改善和恢复公路全线公路功 能及服务水平,减轻国道、省道等公路的交通压力,完善公路网布局,提升 城市形象。
本合同段路基清表25万m ,挖方15.07万m (包括非适用性材料挖方 及改河、改渠、改路挖方),填方45.03万m (包括改河、改渠、改路填筑 及挖除淤泥后的清宕渣回填、软基处理的清宕渣垫层、挡土墙垫层及墙后回 填宕渣等),软基处理路段总长度约6.8km ,占全线约96.1%。
因此,路基基 本上全线填筑,普遍填筑高度在 2.0m 左右,局部桥头地段路基填筑高度大 于等于 3.0m 。
本标段位于温黄平原,局部分部有丘陵,地貌类型为海积平原和丘陵, 软土路段地基地表分步:黄色可塑状黏土层(俗称“硬壳层” ),除河塘及人 工破坏路段外均有分部,厚度0-3.1m ;其下为流塑状、高压缩性软土层,厚 度在 5.3-20.3m ;淤泥层下分布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厚度 6.2-28.2m ,物理 力学性质一般,本项目沿线软土深度均在 12米以上。
各软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见下表:测区软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一览表***************公路改建工程( *** 段)第 * 合同段本标段针对软土路基,采用了如下几种处理方法:对于填土高度小于1.5m的软土路段,不作处理;对于填土高度大于1.5m小于2.0m的软土路段,用铺设土工格栅+欠载预压处理;对于填土高度大于2.0m小于2.5m的软土路段,用铺设土工格栅+等载预压处理;对于填土高度大于2.5m小于3.0m 软土路段,用铺设土工格栅+超载预压处理;对于填土高度大于3.0m的软土路段,一般处理原则是采用水泥搅拌桩+ 土工格栅+等载预压处理;当填土高度大于3.0m,但路基处于河塘路段时,由于水泥搅拌桩较难实施,在此情况下,应对河塘清淤换填后采用堆载预压处理。
另外,所有桥头路段均采用水泥搅拌桩+堆载预压处理;预压时间10~12个月不等,具体时间见设计要求。
对于沿线河塘路段采用清除河塘底淤泥,施工时需要先围堰,其次排水疏干,清除塘底淤泥,对塘底进行抛片石处理后再填宕渣或土石混合料,对于河塘位于桥头范围,且桥头需要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的,要求清淤后河塘采用粘土换填,方便水泥搅拌桩等打设。
根据设计方案,本标段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具体工程数量如下表: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第二章编制依据第三章施工部署1************* 公路改建工程(*****段)第*标段施工图设计;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5《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弱土层技术规范》(TBI0113-96);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7《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前准备1、平整(修建)临时施工便道,确保施工机具、材料进场道路畅通。
2、架设施工电缆,确保工点施工用电正常。
3、清除施工范围内的地下及空中障碍物。
对地下管线进行拆迁或采取稳妥的保护措施。
4、根据复测合格的线路中心桩放出水泥搅拌桩处理路段的路堤坡脚线(含护道);并在征地红线内侧挖设临时排水沟,疏导地表水。
采用推土机推挖清除种植土,碾压整平。
5、机具根据设计,本工程水泥搅拌桩桩径为50cm惨灰量50kg/m,采用PH-B5 型水泥搅拌桩机及其配套的自动监控设备进行施工。
6、材料r-| /, [ I 3 M | j「: -|水泥搅拌桩加固材料采用R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为50kg/m, 水灰比为0.45~0.5,施工时,水泥种类、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质量合格证,出厂日期不超过三个月,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二、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在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我部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并组织技术、质检、安全、材料有关人员参与水泥搅拌桩的施工管理,对施工中的技术、质量、安全控制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施工组织体系框图如下页:对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进行编号,设立施工组织标志牌。
配备专职现场质检员一人,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在施工中现场质检员要认真做好桩距、桩径、竖直度等技术指标的记录,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对施工方法不当的应责令其纠正。
三、总体施工安排搅拌桩的施工根据施工总体计划安排,地面整平完后即开始打桩。
针对本合同段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工程量大的特点,安排素质好、施工力量强的 专业施工队伍,选配性能精良的设备机具,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确保本合同段软基路基段工程按期完成, 确保工程竣工达到优良工程的质量 目标。
安排3个水泥搅拌桩施工班组,配置相应的施工机械,同时展开施工。
施工主要采用机械化施工,考虑下一道施工工序情况,施工安排上以确保质 量工期为重点,尽量避免施工干扰。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机 ***料 科 软基施工处水泥搅拌桩各施工班施工组织机构框图技术科安全科*第四章施工技术措施一、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说明:施工中应严格按预定的配合比拌制,并控制注浆量,保证搅拌均匀,同时泵送必须连续。
由搅拌叶片将水泥浆与深层处的软土搅拌,边搅拌边喷浆直到提至地面,即完成一次搅拌过程。
)二、施工方法1、施工前清理施工现场的地下、地上的一切障碍物(清除表层杂填土),以利安全施工。
场地平整符合要求,以利钻机快速就位和调平,以利加快施工进度。
2、根据图纸设计桩号,放出地基处理范围,桥台处斜度同于桥梁与路线的夹角,然后依据设计图纸,做好现场平面布置,绘制平面布置图,每根桩具体位置用竹签标记,安排好打桩施工流程顺序,布置施工用料储存棚和施工机具设备。
3、桩机对位将桩机移动至所施工位置,移动中坚持一人指挥,一人操作,保持桩机固定、平稳,钻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确保桩位准确及桩身垂直度。
单桩中心偏差小于50mn,垂直偏差不超过1.5 % h。
对每排桩依次施工,不能遗漏。
4、桩径及桩长设计水泥搅拌桩直径50cm间距1.2m和1.5m两种,按等边三角形梅花型排列,桩长为4.0~10.0m。
材料采用R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为50kg/m,水灰比为0.45~0.5,同时,在制作水泥浆液时,掺入1~2%勺石膏和0.2%的木质素硫磺酸钙。
桩体设计强度(90d无侧限)为0.9Mpa,并要求28d强度大于0.6Mpa。
路基填筑须在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养护一个月后进行。
为确保有效桩长,自原地面进尺深度要大于设计深度50cm施工时在上部50cm处停止喷浆。
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计量部门认证的检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并打印。
5、施工中严格控制钻进提升速度,根据试验桩试验数据确定钻机钻进速度在1.5m/min 左右,提升速度小于1.2m/min 左右,灰浆泵压力表读数在0.5 以上。
配套检查进场钻机和喷浆系统,合格后方能使用。
为便于施工,桩中心由孔边所设的控制桩交叉拉线确定。
用水平尺检查钻机底座水平;用锤球校正钻架的垂直度,使其偏差在1.5%以内。
施工中操作人员必须根据底座上的水平尺来调节底座水平。
现场技术员对钻机直径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检验记录。
现场施工人员须明确桩位编号及所对应的桩长,并作好记录。
6、预搅下沉(1)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施工时应严格控制下沉速度,密切观察动力头工作负荷,其工作电流不应大于额定值,以防烧毁电机。
开始时应慢速钻进,钻进的同时观测钻机的钻杆位置有无偏移,当钻进深度达到1.5m 左右时,缓慢加速钻进。
如遇到较硬地下层钻进速度太慢时,可从输浆系统压入少量稀浆使土体湿润,从而加快下沉速度。
(2)为了保证桩的直径,桩机搅拌头直径不小于设计桩径的95%。
(3)在水泥搅拌桩施工中,设专人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并随时和标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对照,监控成桩质量,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研究决定。
7、提升喷浆提前将输灰管内充浆,钻头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始喷浆,水泥浆到达喷浆口后,喷浆搅拌30 秒,使水泥浆与桩端头土体充分搅拌后开始提升,提升到原地面下30〜50cm时,不停浆原地搅拌30秒后再下沉搅拌。
水泥用量根据现场自然土的湿容重计算而得,用量按照15%计算。
(1)施工时应有专人负责成桩记录。
详细记录每根桩位置、编号、喷浆深度、停灰面标高、钻进速度和提升速度及喷浆量。
原始记录应详细、完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采取补救措施。
(2)配制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送水泥浆时不允许发生断浆现象,在进灰口设置网筛,以防水泥硬块堵输灰管道;水泥使用前,须抽样检查,实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方能使用。
(3)严格控制喷浆量和提升速度,以保证桩体内每一深度都得到充分拌和。
每延米平均水泥用量与设计值误差不得大于士1 kg o(4)施工中须检验钻架的垂直度和平台的平整度,确保成桩质量。
8、复搅为保证桩体强度,按设计要求对桩全范围重复搅拌。
将钻头提升到离地面0.3〜0.5m处停喷。
重复搅拌下沉,钻头下沉到设计位置后,按喷浆要求的速度提升钻头,直至离地面0.3〜0.5m处,持续搅拌约1分钟后停止搅拌,缓缓地将钻头提出地面。
9、桩头处理钻机移走后,在桩头处回填碎石垫层并夯实。
为促进桩体凝固提高强度,在桩处洒水养生,不能扰动桩处土。
当桩体施工完成至少14 天后方可进行路基的原地面清理和填前的压实工作。
搅拌桩施工完成后去掉上部浮浆后再进行上部施工。
10、搅拌桩施工要点①施工准备了解现场电力供应情况,查明地下有无障碍物、施工场地条件等。
做好配合比的试验工作,确定最佳掺入量和施工工艺。
首先应挖除耕植土及建筑垃圾等杂填土,搅拌桩停灰面为地面清表线下30cm 施工结束后,应挖除桩顶浮土,回填50cm碎石材料,碾压密实后作为垫层。
施工期应做好场地排水工作。
②施工工艺要求根据设计要求,每个施工点施工前必须先打不少于5 根的工艺试验桩,以检验机具性能及施工工艺中的各项参数,搅拌次数不应少于4 次,喷浆次数不应少于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