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直流系统技术规范书

交直流系统技术规范书

绥阳供电局35变电站交直流系统技术规范书绥阳供电局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系统电源柜配置参见下表:一、通用部分一、概述1.总则工程各方经过友好协商和讨论共同编制本协议书,本协议书提出了一体化电源设备的功能规范、技术要求和设备要求,主要内容包括:系统设备配置、设备技术要求、包装运输、供电及环境技术标准、安装督导、调试及验收要求、技术培训、售后服务、测试工具、仪器及技术资料文档等。

本协议书、本项目招投标文件和来往函件是甲方购货合同的一部分,适用于一体化电源设备采购,是该项目执行和工程化实施的技术服务依据,双方必须严格执行。

一切技术协议未尽事宜均以招标文件及厂家澄清函为准。

本协议所有条款最终解释权由甲方行使。

2.甲方职责确认乙方提供的设备技术文件和图纸、工程进度、培训计划和验收、试验计划及其他的相关资料。

1)负责提供现场安装的条件及必要的支持。

2)参加系统的设计联络会、软硬件培训、工厂试验验收。

3)为乙方设备现场安装提供必要的配合。

4)组织系统现场验收及试运行和最终验收。

5)负责提供本工程涉及的相关技术资料和参数。

3.乙方职责1)负责整个项目的设备技术督导及测试,同时负责完成乙方对《一体化电源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及《一体化电源设备招标商务文件》中所规定要求并应答承诺的所有本工程项目建设内容以及设备维保、培训、服务等。

2)工程督导内容包括且不限于指导本期设备安装、电源连线、电缆连接等相关督导工作内容,以保障本期工程最终验收为条件。

3)乙方负责指导该工程项目的单站设备调试和系统联调,与原有系统的互联互通调试,乙方配合甲方完成对业务的割接,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4)负责提供合同供货范围所要求的硬件设备及相应设备之间的连接线缆。

5)负责提供合同所需的软件,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及应用软件。

6)保证所提供的所有设备(包括软件)的质量、性能、功能均满足要求。

7)在系统调试和试运行期间,如发现由于乙方所提供的设备因为配置不合理,造成系统功能性能不能满足本协议书要求,乙方负完全责任。

8)负责所有合同内设备的包装、运输到甲方指定的到货地点。

9)委派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和项目技术人员参与此项目。

乙方必须向甲方保证项目技术人员组织的稳定性,在本项目结束前,参加本项目的人员变动必须取得甲方同意。

10)负责组织工厂验收,编写验收大纲。

11)负责配合施工单位编写竣工资料,参加现场验收。

12)负责提供试验和验收的标准,以及试验、验收的报告和数据。

13)负责提供设备调试所需专用工具和常规的试验仪器仪表。

14)配合完成甲方业务系统的接入。

15)负责对甲方维护人员、运行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16)负责系统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17)负责提供完整的设备文档(包括第三方提供的硬件和软件文档),并对最终提供的全部技术资料的准确性负责。

18)在变更使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乙方有责任接受甲方的选择。

19)必须对项目技术文件以及由甲方提供的所有内部资料、技术文档和信息予以保密。

未经甲方书面许可,在协议签订之后八年内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透露本项目的实施方案、系统配置、测试报告、验收的技术文档。

20)承担参与厂验、培训及设计联络会甲方人员的相关费用,该费用包括来回机票、当地交通和在当地的食宿费等。

二、技术要求1.总则1.1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35变电站中采用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 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4本设备规范书未尽事宜, 由招投标双方协商确定。

2.技术要求2.1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2.1.1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基本条文,所有标准都可能会被修订, 使用本规范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如引用标准条文重新修订时,以最新版本条文为准。

2.1.2投标的设备应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本技术规范书未明示的按照下述标准执行。

2900.1-2008电工术语基本术语2900.32-1994电工术语电力半导体器件2900.33-2004电工术语电力电子技术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4365-2003电工术语电磁兼容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17626.4-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17626.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17626.1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14048.11-200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6部分:多功能电器第1篇:自动转换开关电器19826-2005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459-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860.2-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2部分:术语860.10-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10部分:一致性测试5044-200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5149-2001 220~500 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720-200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857—2004 发电厂、变电所蓄电池用整流逆变设备技术条件50063-2008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变电站一体化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国电调[2002]138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电安生[1994]191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十项重点反事故措施调继〔2008〕4号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贵州电网公司设备技术准则(2009版)2.1.2 上述标准和规范仅规定了通用要求,只要投标人认为有必要并提请招标人认可,即可超越这些标准,采用更好、更经济的设计和材料,使投标人的设备持续稳定地运行。

2.2 环境条件2.2.1 外部空气温度最高温度: 45℃最低温度: -10℃2.2.2 最大相对湿度: 95%2.2.3 海拔高度: 1000m≤海拔高度≤2000m(见具体工程)2.2.4 地震烈度: 8度水平加速度: 0.3g垂直加速度: 0.15g2.2.5 防护等级402.2.6安装方式:室内安装,房间无专门屏蔽和抗静电措施,室内设置空调;2.2.7地板荷载:5002。

2.3 基本技术参数交流输入电压:323~456V交流输入频率:49~51交流输入电压不对称度:≤5%功率因数:>0.9输入2-19次各次谐波电流含有率:<30%直流额定电压:50V、230V直流标称电压():48V、220V充电电压调整范围:(90%~125%)直流控制母线电压范围:(85%~110%)直流动力母线电压范围:(87.5%~112.5%)稳流精度:不大于1%稳压精度:不大于0.5%均流不平衡度:≤5%纹波系数:≤0.5%效率:>90%设备负载等级:负载等级为一级,即连续输出额定容量噪声:≤55(距装置1m处)冷却方式:采用自然冷却或强迫风冷对时接口:()码、(秒脉冲)、(分脉冲)对时通讯接口:485232通讯接口及以太网通讯接口通讯规约:103、61850规约2.4直流系统2.4.1直流系统配置原则直流系统操作电源电压为: 220V, 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直流系统配置一组高频开关充电装置和一组蓄电池组(蓄电池组不在本设备范围内),高频开关充电装置和蓄电池组分别接入母线。

接线方式为控制母线和合闸母线合二为一,取消降压硅链和合闸母线。

蓄电池组由招标方提供。

直流系统所需交流输入电源由招标方提供。

2.4.2直流系统功能a)具有自动恢复功能,实现市电恢复后自动开机,自动选择;b)具有双路交流电源自动切换功能;c)设有蓄电池充电限流和充电屏输出总限流功能;d)具有交直流过压、过流保护、缺相保护和自动恒压限流;e)具有充电模块超温保护;f)具有自动恒流补充充电功能;g)具有E级防雷功能;h)具有绝缘在线监测功能;i)具有故障报警功能;j)具有温度补偿功能;k)具有电压监视功能;2.4.3直流母线连续供电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当发生交流电源中断或充电装置故障的情况下,直流控制母线应连续供电,且电压的瞬时波动不大于10%直流额定电压。

2.4.4充电装置与高频开关电源模块2.4.4.1充电装置类型和直流标称电压a)充电装置为高频开关模块型,高频模块个数为1,总模块个数不少于3个。

b)充电装置直流输出标称电压为220V。

c)每套高频开关电源的交流输入应设2个回路,运行中一路工作一路备用,当工作电源故障时应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

2.4.4.2充电电压和电流调节范围充电装置恒流充电时,充电电流的调整范围为(20~100)%额定电流,恒压运行时,充电电流的调整范围宜为(0~100)% 额定电流。

2.4.4.3稳压精度、稳流精度和纹波系数2.4.4.4 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输出整定误差充电装置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输出整定误差应符合。

a)充电电流≥30A时,其整定误差≤±1%;b)直流系统标称电压为110V及以上时,充电电压整定误差≤±0.5%。

2.4.4.5 限压和限流性能限压特性:充电浮充电装置以恒流充电方式运行,当充电电压达到限压整定值时,应能自动转换为恒压充电运行,以限制其输出电压的增加。

限流特性:充电浮充电装置以恒压充电方式运行,当输出电流超过限流整定值时,应能自动进入限流状态,以限制其输出电流的增加。

2.4.4.6 效率及功率因数2.4.4.7 并机均流性能充电装置的高频开关模块并机工作时在平均输出(30100%)额定电流条件下,均流不平衡度应小于±5%。

2.4.4.8 保护功能a)模块应具有报警和运行指示灯,任何异常信号应上送到监控单元;b)当交流输入过、欠压时,充电装置应具有输入关机保护功能,同时发出告警信号,输入正常后应能自动恢复工作;c)当直流输出过压时,充电装置应具有输出过压关机保护功能,同时发出告警信号,故障排除后应能人工恢复工作;d)当直流输出欠压时,充电装置应发出告警信号,但不进行关机保护,故障排除后应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e)具备限流及短路保护、模块过热保护及模块故障报警功能。

2.4.4.9 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应具有带电插拔更换功能,具有软启动功能,软启动时间3~8秒,防止开机电压冲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