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练习卷(一)一、选择题发生日全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第1题。
1.图中显示了几级天体系统?( )A.一B.二C.三D.四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第2~4题。
2.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A.5千米处B.17千米处C.33千米处D.2 900千米处3.该地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南极点D.太平洋4.关于图中表示的地震波型及其判断理由都正确的是()A.横波传播速度较慢B.纵波传播速度较慢C.纵波传播速度较快D.横波传播速度较快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巨蟒出山”是由风化、重力崩解作用形成的花岗岩石柱(图1),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5~6题。
5.与该景观形成有关的地质作用是( )①岩浆侵入②地壳运动③外力作用④火山喷发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构成“巨蟒出山”景观的岩石属于图2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读“某地地质构造简图”,完成第7~9题。
7.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⑥8.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A.花岗岩B.砂岩C.大理岩D.板岩9.在地表形成的①岩石具有的特征是()A.含有生物化石B.具有较多的气孔C.由方解石组成D.由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集合而成10.常见的外力作用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下图中①~⑤处地貌形成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A.①③⑤ B. 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11.诗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的是()A.平流层大气的逆温现象B.对流层大气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C.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D.海拔越高,气压越高,到达的地面辐射越少12.下左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
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动力上升B.②为高空西风C.③为热力下沉 D.④为东南信风右上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第13题。
13.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 D.极地高气压带右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
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15.30~48小时,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右图中实线为锋线且正向西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
读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气转晴B.气温剧烈下降C.连续性降水D.狂风17.若该锋线两侧a、b、e三点的气压对比是a=b>e,则下列气压对比正确的是( ) A.a<c B.b>dC.c=d D.d>c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水循环各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A.a-水汽输送B.b-大气降水C.c-地下径流D.d-下渗19.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A.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影响全球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C.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D.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增加地球上的水量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第20~21题。
20.以下全部属于寒流的一组是(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1.有关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中低纬度海区,大陆东岸是暖流D.中高纬度海区,大陆西岸是寒流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完成第22~23题。
22.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23.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读“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完成第24~25题。
24.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生物D.岩石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B.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发育程度C.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矿物养分D.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特性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
读图完成26~27题。
26.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①纬度地带分异②干湿度地带分异③垂直分异④地方性分异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7.如果某地水热状况与D和④地区比较相似,则对该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带可能是热带草原带 B.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C.水热资源丰富,盛产水稻 D.可能是我国重要的甘蔗种植基地28.读“美国东部城市分布图”,影响美国东部城市早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海运B.矿产 C.河流 D.气候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
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第29~31题。
29.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能源和发电成本最高、二氧化碳排放最少的能源分别是( )A.核能天然气B.天然气煤炭C.煤炭可再生能源D.可再生能源核能30.下列电能属于绿色电力的是( )A.核电、水电B.生物能汽化发电、火电C.潮汐能发电、地热发电D.风能发电、生物能燃烧发电二、填空题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的大气环流状况,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一般地说,A地降水量比B地________,原因是什么?(3)C气流来自________(气压带)。
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4)请说出A、B、C、D四处风向的差异。
(5)此季节,洛杉矶具有怎样的气候特征?32.读“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存在的不同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自然带与图中字母A、B、C、D的对应关系。
(填序号)①落叶阔叶林带②针叶林带③针阔叶混交林带④常绿阔叶林带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
(2)此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分异规律,形成这一分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坡缺少森林植被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坡积雪冰川带的海拔比北坡低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 BADCA 6-10 BACBB 11-15 BBBBC16-20 CDABA 21-25 CABCB 26-31 ABCCC32.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向南半球发生位移,应为北半球的冬季。
第(2)题,A地气流由低纬向高纬流动,有利于水汽凝结,降水较多。
第(3)题,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暖而轻的C气流遇到冷而重的D气流向上爬升。
第(4)题,A为西南风,B为东北风,C为西北风,D为东南风。
第(5)题,洛杉矶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1)冬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向南半球发生位移,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应该在南半球,对于北半球来说,此时是冬季。
(2)多A处气流由低纬向高纬流动,流动过程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凝结,降水较多;而B 处气流向低纬流动,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凝结,所以降水相对较少。
(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性质暖而轻,D气流性质冷而重。
(4)A是西南风,B是东北风,C是西北风,D是东南风。
(5)温和多雨。
33.解析:第(1)、(2)题,此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垂直分异规律,根据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规律回答A、B、C、D、自然带的名称。
第(3)题,森林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北坡海拔高,降水少,不适合森林生长。
第(4)题,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珠穆朗玛峰南坡是迎风坡。
答案:(1)②③①④(2)垂直峰顶与山麓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3)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4)南坡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