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⑴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
物质是[ D ] 糖蛋白
。
⑵若是肝细胞膜,进食后3~4小时,C代表的激素
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将会增多,促进物质
E转化为物质F,F最可能是 葡萄糖 。
⑶若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 _O_2__、__C_O2_____。
⑷若是神经元细胞膜,则在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的 电位表现为 外正内负 ,该状态的维持有赖于图中a和 d过程,则a和d过程分别运输的物质是_K_+__、_N_a_+____。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考纲]
1.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Ⅱ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Ⅱ
[知识点复习]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化学成分
主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糖蛋白
(2)
蛋 白 质
载体蛋白 离子通道 受体蛋白 如神经递质受体、激素受体 表面抗原 如凝集原、HLA(人类白细胞抗原)
9.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下列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B )
A.细胞1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传 递是依靠细胞1分泌的化学物质
B.细胞3与细胞2间信息交流 的方式与细胞1与靶细胞间的信 息交流方式不同
C.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与靶 细胞进行信息识别的结构基础是靶细胞表面的受体 蛋白
D.若细胞4是效应T细胞,则其与靶细胞是通过 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的
3.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 色,可将其用于鉴定细胞的死活。细胞浸泡于一定 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 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
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原理是( D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一样 B.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C.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一样 D.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阻止PI的进入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 血液 到 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 受体 结合,将信 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使信
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
请举例: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通__道____,携带
①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②能量: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 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 拓展随着科学发展发现了一类跨越细胞膜脂双层的 通道蛋白。它包括两大类: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 蛋白。在关于水的运输的图示中,要注意识别。
10.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 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 图回答:P43
4.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的细胞质分裂方式体现了细
胞膜具有( B )
A.自我复制能力 B.流动性
C.选择透过性
D.半透性
5.(09·海南)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
组酶是 ( B )
A.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 B.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 C.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 D.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
①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_ _无_色_、绿色 。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
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
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
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 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_红_色_、_绿色 。 ③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 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 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 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 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 改变光圈大小 、 _调_节_反_光镜 。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 是_高_温_下_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
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决定细胞膜的功能
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验证实验P67)
(1)细胞变形、细胞生长、细胞分裂、分泌、胞 吞、胞吐作用和细胞融合的完成取决于膜的流动性。 (2)流动性的高低与温度、发育和衰老程度有相 当大的关系
4. 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入细胞(表现选择透过性)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①通过细胞分泌的 化学物质间接传递信息,如
激素的信息传递。
②通过相邻两细胞的 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
如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与结合。
③通过相邻两细胞间形成 通道进行信息交流,
如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1.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分别控制了进出细胞物质的 种类和速度。
多孔性膜: 有物理性、生物性两种,有半透性,但无 选择透过性。
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因素
1、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 ①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②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等色素进入A处
7.科学家在研究钠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
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
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
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加入某药物和
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如右图红线所示。请据图
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双选)
( AB )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多糖组成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 和数量相同 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 改变有关
7.如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
图示不能说明的是 ( D )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 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 D.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这种交流大多与_____细___胞膜的结构和功有能关。
5.细胞膜的异常
(1)细胞膜形态结构的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导致细胞内容物的外溢或水分进入细胞使细胞破裂
实例: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P40 分离方法:离心法 选材: 制备细胞膜常选用 哺乳 动物 成熟的红细胞作材料,
其原因是该类细胞中没有 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1.(09北京理综)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
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2.(09·广东)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
过程 D
(2)细胞膜成分改变→细胞生理改变
实例: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 P41
糖
蛋 → 识别受阻→接触抑制解除→无限增殖
白 减
→胞间粘连降低→扩散、转移
少
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增加
2.克隆技术可以克服异体组织器官的排斥,排斥反 应依赖于细胞的识别。这种细胞识别功能的物质基
础是( D )
A.磷脂 B.氨基酸 C.核酸 D.糖蛋白
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 荧光斑点。
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 光淬灭(消失)。
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 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
A.没有载体参与 C.为协助扩散
B.为自由扩散 D.为主动运输
3.(09·宁夏)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
的是 D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 性
4.(09浙江理综)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 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
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 示 胞间连丝 。
(4)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是图
____B____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
(5)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 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 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
哺乳动物成
⑸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 熟的红细胞 做材料,
先让其在蒸馏水中吸水胀破,然后经过____________
处离理心即法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
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一定的流动性
。
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 胞吐
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以囊泡的形式进出 细胞,属非跨膜方式,但需要消耗能量。
2.协助扩散 实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条件:载体蛋白、浓度差(物质的量浓度) 扩散方向:高浓度→低浓度
(二)主动运输
对象: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离子 条件: 载体蛋白、能量 扩散方向:低浓度→高浓度
(物质逆浓度梯度)
注:选择透过性膜与多孔性膜的区分
选择透过性膜: 生物膜,有半透性也具有选择透过性。
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
质的流动速率
5.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 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 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得变化 (如下图)。请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