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信号的接收
图3-6 折合半波振子
3.2 常用天线
3.2.3 天线与馈线的连接
½λ 300Ω
300Ω
AB
L=½λ
300Ω扁馈线
⑴
⑵
75Ω同轴 电缆
L=¼λ ⑶
300Ω扁平 馈线
80-100mm
主馈线 300Ω扁馈线
L=¾λ ⑷
主馈线
L=¼λ
75Ω同轴 电缆
主馈线
图3-7 振子天线与馈线连接图
3.3 引向天线
3.1.2 天线的主要参数 1.输入阻抗
天线的输入阻抗是天线馈电端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 比值。
2.频带宽度 天线输送到馈线的功率下降到最大输出功率的一半 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称为天线的频带宽度,也称通 频带。
3.1 天线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参数
3.天线增益 天线增益指天线在特定方向接收远处电视信号的 能力。在有线电视系统中,天线增益采用相对增 益表示,即相对于基本半波振子的功率增益(把 半波振子天线的增益视为1或为0dB)。 4.电压驻波比 当天线与馈线不匹配时,从接收天线向馈线传 输能量过程中就有一部分被反射,在天线中形成 驻波,这个驻波的最大电压与最小电压之比称为 天线的电压驻波比。
3.3 引向天线
5) 确定反射器的长度和间距
反射器的长度2lr一般 2lr=(0.5~0.55)λ1
反射器与有源振子之间的距离dr通常取: dr=(0.15~0.23)λ1
6)确定振子的直径和材料 一般在VHF频段取直径Ф=8~20mm的金属管材;在
UHF频段取直径Ф=3~6mm的金属管材。 7)根据估算的天线各部分尺寸,画出引向天线的结构
式中,c—光速,c=3×108m/s;
f—天线的工作频率,Hz。
中心波长:
3.3 引向天线
2) 确定天线的单元数目N 振子数目可根据天线的增益算出,引向天线的增益G与 单元数目N有如图3-9所示的关系,利用该曲线,根据要 求的天线增益值。
G
12
8
4
0
1
3
5
7
9
N
图 3-9 天线方向性与振子的关系
3.3 引向天线
4)确定引向器的长度和间距
引向器的长度2l1可取(0.4~0.45)
引向器之间的距离可选取: d=(0.15~0.4)λ2
第一根引向器距有源振子之间的距离d1应取得小一些,
有利于增加频带宽度,可取: d1=(0.6~0.7)d 一般在VHF频段,取d≤0.3λ2,d1=0.7d;在UHF频段, 取d=(0.2~0.25)λ2,d1=0.6d。
3.3.1 引向天线的结构
引向天线是由一个长度约等于半个波长的有源振子和一 个长度略大于1/2波长的反射器和n个长度略小于1/2波 长的引向器组成,称为n+2单元天线。
b
2lr
ω 2l
2l1
dr
反射器 C
d1
d
有源振子A
d 引向器B
3.3 引向天线
3.3.2 引向天线的设计
1)计算高、低端波长和中心波长
图。
3.3 引向天线
3.3.3 组合天线 1.均匀排列天线阵
a 水平天线阵列
b 垂直天线阵列
c 混合天线阵列
3.3 引向天线
2.分集接收天线 3.差值天线
反射波 直射波
反射波
直射波
θ‘d θ
合成器
图 3-11 分集接收天线
o‘
d o
aa 合成器’
图 3-12 差值天线
4.移相天线
3.3 引向天线
3.1 天线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参数
图3-1 天线的工作原理
3.1 天线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参数
二.接收天线的功能 1)接收电磁波的能量 2)增加接收电视信号的距离 3) 提高接收电视信号的质量 视距计算公式
式中:h1为发射天线高度(m); h2为接收天线高度(m); D为传输距离(km)。
3.1 天线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参数
直射波
反射波
θ d
移相器
第3章 电视信号的接收
3.1 天线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参数 3.2 常用天线 3.3 引向天线 3.4 接收天线的选择与安装
3.1 天线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参数
3.1.1 天线的基本原理
天线是一种向空间辐射电磁波或者从空间接收电 磁波能量的装置。电视接收天线作为有线电视系 统接收开路信号的必备装备,其作用是将空间接 收到的电磁波转换成在传输线中传输的射频电压 或电流。
3.1 天线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参数
5.方向性 天线的方向性是指天线对来自空间不同方向的电 磁波的相对接收能力。
极坐标幅度方向图
3.2 常用天线
3.2.1 基本半波振子天线
3.2 常用天线 3.2.2 折合半波振子天线 折合半波振子天线的输入阻抗高,当天线工作频率变化 或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电视频道改变时,天线输入阻抗相对变化少, 易于与馈线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