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届电梯检验师考试题 含答案

历届电梯检验师考试题 含答案

判断题× )1. 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其制造单位负责进行。

( ○ )2.《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中规定,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自行决定封停特种设备使用且其期限超过一年时,应当报该设备注册登记机构备案,办理停止使用手续。

经确认的,在其停止使用期间,不对其进行定期检验。

( × )3. 按GB/T 7025.2—1997《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2部分,Ⅳ类电梯》规定,Ⅳ类电梯的最高额定速度为1.60m/s。

( × )4. 按JG 5071—1996《液压电梯》规定,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停靠在最高层站时,10 min内沉降应不大于20mm。

( ○ )5. 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改造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电梯改造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

( × )6.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颁发实行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规定,遇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或发生设备事故后的电梯,以及停用一年以上的再次使用的电梯,进行设备大修后,应当按照定期检验的要求进行检验。

( × )7.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及检修活板门均不得朝井道外开启。

( ○ )8. 按JG/T 5072.3—1996《电梯对重用空心导轨》规定,导轨宜用冷轧优质钢板,抗拉强度不应小于370Mpa,连接件强度不应低于导轨材料强度要求。

( ○ )9. 依据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采取预防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发生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而采取纠正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再发生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

( × )10. 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颁布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要求,井道上下两端应装设极限位置保护开关,它应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后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

( ○ )11.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有关规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电梯的正常运行、检修运行、紧急电动运行均不允许层门打开时运行,只有对接操作运行,允许在相应平层位置以上不大于1.65m的区域内开门运行。

( × )12.按GB 16899—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用于公共交通型的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扶手带必须设断带监控装置。

( × )13.按GB/T13435—1992《电梯曳引机》规定,制动器的制动轮与闸瓦间隙最大值不应超过0.7mm。

( ○ )14.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一经进入检修运行状态,应取消:①正常运行控制,包括任何自动门的操作;②紧急电动运行;③对接操作运行。

( × )15.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如果一个装有温度监控装置的电气设备的温度超过了其设计温度,电梯应自动返回到最低层站,以方便乘客离开轿厢。

电梯应在充分冷却后才能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 × )16.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附录M中规定的曳引系数f e 中的f与曳引轮槽的形状有关,与曳引轮槽的材质有关。

( × )17.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离轿顶外侧边缘水平的自由距离为1m时,如果在轿顶装设了高于1.05m的护栏,就不需要设危险警示符号或须知。

( × )18.按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停电情况下轿厢在任何位置都不能从轿内将门开启。

( ○ )19.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应能在没有那些在电梯正常运行时控制速度、减速或停车的部件参与下,达到标准规定的保护功能,除非这些部件存在内部的冗余度。

该装置在动作时,可以由与轿厢连接的机械装置协助完成,无论此机械装置是否有其他用途。

( × )20.《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规定,电梯检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或特殊情况,经请示检验机构认可,检验人员可适当减少检验项目。

( ○ )21.根据JG135—2000《杂物电梯》规定,操纵轿厢安全钳装置的限速器的动作应发生在速度不小于额定速度的115%,但不大于1.25m/s。

对重安全钳装置限速器的动作速度应比轿厢安全钳装置的限速器动作速度至少高10%,但不大于1.4m/s。

( ○ )22.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在使用人员连续控制下进行关闭的水平滑动门,当按规定计算或测量,其动能大于10J时,最快门扇的平均关闭速度应大于0.3m/s。

( × )23.根据JG 135—2000《杂物电梯》规定,可以使用由电气、液压或气压操纵的装置来操纵安全钳装置。

( ○ )24.自动扶梯的工作制动器与梯级驱动装置采用三角传动皮带连接时,必须另设附加制动器。

该附加制动器应具有非操纵逆转保护作用,且应为机械式。

( × )25.按GB 16899—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规定,附加制动器应在速度超过额定速度1.3倍之前起作用。

( × )26.电梯用旋转编码器的屏蔽线应当直接与接地干线相连接。

( × )27.按GB/T 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规定,乘客电梯起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最大值均不应小于1.5m/s2。

( ○ )28.《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规定,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有效期自签发验收检验或者定期检验报告之日起计算。

( × )29.根据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规定,可以认定:各种类型的断、错相保护装置均是电气安全装置。

( ○ )30.按GB 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对无机房电梯主电源开关应设置在井道外工作人员方便接近的地方,且应具有必要的安全防护。

( × )3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井道均应由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

井道只允许有层门开口。

( ○ )3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颁发实行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要求,对判定为“不合格”或“复检不合格”的电梯,检验机构应将检验结果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便及时采取安全监察措施。

( ○ )33. 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颁发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规程》规定,当连接两个检修控制装置时,或者都不起作用,或者需要同时都启动才能起作用。

( × )34. 现行《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规程》规定,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应设置断错相保护装置。

( ○ )35. 根据GB 8903—1988《电梯用钢丝绳》中的有关规定,电梯用钢丝绳所用的润滑剂应具有防锈性。

( × )36. 按GB 10060-1993《电梯安装检收规范》规定,轿厢导轨顶面间距离偏差为±1mm。

( ○ )37. 按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隐蔽工程应在电梯安装单位检查合格后,于隐蔽前通知有关单位检查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 × )38. 根据JG 5071—1996《液压电梯》可以判定,并非所有的液压电梯都必须装设安全钳。

例如,对于非直顶式液压电梯,只要装设了限速切断阀,就不必装设安全钳。

( × )39. GB/T 7025.1—1997《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类电梯》规定,相邻两层站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层门入口高2000mm时,为2550mm。

层门入口高2100mm时,为2650mm。

( × )40. 如果使用单位在曳引电梯轿厢加装重324kg的大理石地面,这样做对曳引条件不利。

( ○ )41.按GB/T 7025.1—1997《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类电梯》规定,对于住宅用I类电梯:额定载重量相同的电梯共用机房最小地面面积,应等于各台电梯单独安装所需最小地面面积之和。

( ○ )42.某载货电梯,额定载重量为1000kg,轿厢最大有效面积为2.8m2,轿厢配有能在下行时动作的渐进式安全钳。

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在交付使用前的检验中进行安全钳试验时,应在轿厢内装载1250kg的重量进行试验。

( × )43.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如果是井道中工作的人员存在被困危险,而又无法通过轿厢或井道逃脱,应在存在该危险处设置警报装置。

可采用警铃作为该警报装置。

( ○ )44.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在层门附近,应有自然或人工照明,在地面上照度应不小于50lx,以便使用者在打开层门进入轿厢时,即使轿厢照明发生故障,也能看清它的前面。

( ○ )45.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只允许在具备对接操作功能的电梯轿厢内设置停止装置。

( × )46.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

这条规定中的零线指供电系统中的零线,接地线指的是微机、PC机控制防静电的接地线。

( × )47.根据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的规定,只要能从井道对曳引轮进行检查、测试和维修,就允许将曳引轮安装在井道内。

( × )48.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必须装设安全门。

( × )49.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当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自由落体以115%额定速度撞击轿厢缓冲器时,缓冲器作用期间的平均减速度不应大于2.5g n。

( × )50. 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颁布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要求,电梯的消防功能和消防员服务功能是乘客电梯的基本功能。

1.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乘客电梯、病床电梯、载货电梯及杂物电梯。

(×)2.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对于钢丝绳曳引电梯,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应不可能提升空载轿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