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国际化过程问题浅析
一、丰田公司简介
丰田汽车公司,TOYOTA,创始人为丰田喜一郎,是一家总部设在日本爱 知县丰田市和东京都文京区的汽车工业制造公司,前身为日本大井公司, 隶属于日本三井产业财阀。丰田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大 的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现在已发展成为以汽车生产为主;业务涉及 机械、电子、金融等行业的庞大工业集团。 丰田汽车公司自成立70多年来,以其独特的精益生产方式、有效的经营管理 以及正确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逐步实现自国内至全球的扩张,销量超越美国汽 车跃居世界第一位。丰田能取得杰出的成就来源于其卓越的生产经营能力 及正确的战略指导以及丰田全球化化发展战略。
• 2012年10月10日丰田汽车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 740万辆汽车,原因是车辆电动车窗存在故障。此次召回 的车辆包括VITZ、雅力士和卡罗拉等型号。740万辆电动 车窗故障车辆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西欧三大市场。其 中美国市场占据247万辆,中国市场占据140万辆,欧洲 市场占据139万辆。丰田召回,消费者首先想到的是去年 的丰田“质量门”事件,2011年1月26日,由于部分车型 存在漏油风险,丰田在全球范围内召回170万辆汽车。当 天,丰田汽车中国公司在其官网发布的信息称,在中国销 售的皇冠、IS250、GS300由于没有使用有问题的零部件 ,经确认不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召回不涉及中国。同年 2月24日,因油门踏板等缺陷,丰田在全世界召回239万 辆汽车。此次召回主要面向北美和欧洲国家,涉及雷克萨 斯GS、RX等6个车型。其中美国最多,约为217万辆,加 拿大和欧洲约22万辆,还是避开了中国市场,对此消费者 一片骂声。
二、丰田国际化历程
起步阶段
①
国际化
③
深入布局阶段
初始布局阶段
②
④
全球化阶段
• 丰田国际化的起步阶段(1933-1956年) • 1.学习模仿、自主创新——丰田与国际对手本土竞 争策略 • 2.因地制宜、因时而动——丰田国际化起步阶段的 产品策略 • 3.产销分离、全新经营——丰田汽车国际化前夜的 组织策略 • 丰田国际化的初始布局阶段(1957-1981年) • 1.市场重拓、广告营销——丰田出口美国策略 • 2.海外布局、经销网络——丰田全球组织的初步架 构 • 3.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退守、花冠进攻——丰田此阶段的产品策略 • 4.研发创新、质量管理——丰田变危机为机遇的技 术策略
首先,丰田在国际化的初步阶段时,忽略了各 个国家的地理气候、路况等各种原因,加之技 术应对不到位,导致销量寥寥无几。以皇冠为 例,1957年开始出口到美国市场,其弊端暴露 无遗:时速一过80公里就气喘吁吁,在持续高 温下,发动机猛烈震动,功率急剧下降,一度 成为美国人的笑柄。截至1959年年底,丰田只 在美国卖出了287辆小轿车。1960年,丰田不 得不决定暂停向美国出口轿车。
• 丰田建立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生产方式—— TPS,并坚持自己的长远目标:组装生产线 1个流生产,零部件库存仅1个,丰田员工 围绕实现这个终极目标不断的进行改善和 优化,丰田员工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如 果没有丰田,再过100年我也不会觉得我的 工作富有创造性,这份工作本身并没有创 造性,富有创造性的是我们。
四、丰田的经验和教训
•
丰田为了提升自己的利润,采取两种方式进行。第一,当供给小于 市场需求时,提高自己产品的售价;第二,当供给大于市场需求时, 降低自己产品的成本,但在面对欧美汽车业巨头激烈竞争的格局下, 靠提高产品售价并非生存之道,所以丰田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在 保持售价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来提高利润的空间,为 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因为产品的售价是由客户来决定的,这就是丰 田管理模式的基本理念。此外, 丰田认为:一个企业的问题94%是 系统的问题,6%是人的问题。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标准化就不要去谈 改善,产品质量没有标准,就没有改善质量的方向,一个流程没有形 成标准,就没有防止差错、提升效率、优化的可能,一个产品没有加 工作业标准,就没有降低浪费、提升效率、改善品质的基础……丰田 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完善的标准体系,为企业改善提供了基础平台,使 企业在发展80年后仍然会有不断的创新成果出现。丰田永远不怕曝露 企业的问题,丰田因为反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如果没有了问 题反而感到不安,于是大家竭尽全力搜寻问题,数万名的职员,处在 中毒上瘾一般搜寻和解决问题的状态下,这就是丰田的真正过人之处 。
• 丰田国际化的深入布局阶段(1982-2001年) • 1.全球布局、海外生产——丰田全面国际化的市场 战略 • 2.产销合并、控股同行——丰田全面国际化的组织 策略 • 3.研制新品、高端突破——丰田全面国际化的产品 策略
• 丰田的全球化经营阶段(2002至今) • 1.中国设厂、本地生产——丰田“亡羊补牢”式的 中国战略 • 2.全球研发、生产和销售 ——丰田的全球化经营 策略 • 3.环保与安全——丰田面向未来的产品设计策略
• 其次,面对贸易壁垒和关税方面,在大多数时间里,丰田 出口的汽车都是在日本的工厂生产的。但是,到了80年代 初,来自美国和欧洲的政治压力和本地成份要求迫使丰田 不情愿地重新考虑其出口策略。1981年,丰田已同意对美 国实行“自愿”出口限制。结果,1981到1984年间,丰田 的出口处于停滞状态。
• 面对种种的贸易壁垒和关税政策,丰田公司采用 了“加快海外设厂、当地生产”的策略,在欧美 等地区大力投资建厂,这使得丰田通过在当地调 配零部件降低成本并规避了汇率风险 。同时,在 海外投资之前,丰田还对投资对象的情况和潜在 纠纷进行详细论证 ,了解贸易对象国的产业、贸 易政策和法律法规及风俗习惯,聘请通关公司专 门为其办理报关手续和境内外物流业务,并帮助 其掌握出口对象国的政策变化等情况,把贸易纠 纷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最后,作为丰田内部来讲,其生产管理模式和战略举 措也造成了一些重大的疏忽。“精益生产”压缩成本但 同时也压缩了质量;“零部件通用化”操作使风险增大; 高速扩张战略失误,改变了产业结构,使得成本居高不 下;传统品质管理鞭长莫及;“强行瘦身”超出合理水 平;激进扩张中遗失丰田精神;品牌面临信任危机,人 才缺乏,忧患意识不够;“召回门”背后的贸易保护影 子,反映出危机反应力差,危机管理存在相当大漏洞。
• 最重要的一点是,丰田以“以人为中心, 追求完美”作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企业文 化,丰田相信人的潜能,调动人去不断思 考、持续改善和创新,去追求尽善尽美, 丰田相信员工是可以培养的,员工是可以 创新的,员工在实践中会有更好的办法去 改善现有的作业模式,所以,员工是企业 的“财富”。
• 一、稳定压倒一切,丰田在加速国际化进程中应 当控制投资速率和规模; • 二、加大科研力度,开发新能源汽车,并因地制 宜,在不同地区推出不同车型,抢先争取国际新 能源汽车市场; • 三、遇到类似召回事件时,要积极面对,诚恳道 歉,并公平对待各区域的召回数量和款式,避免 造成部分地区的信任危机。 • 四、提升企业形象,赞助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活动 ,做国际间友好交流的使者和桥梁。
11级人力资源1班 第一组
组长、PPT制作:邵诗杰,N3110350118
资料收集:覃毅慧,N3110350132 陈筱樱,N3110350129 苗思钰,N3110350131
Word文档整理:李微,N3110350130
1
丰田公司简介
2 3
丰田国际化历程
丰田国际化出现的问题和分析
4
丰田的经验和教训
TOYOTA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它国际化发展的成功。截 止到2009年3月底,TOYOTA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53家海外生产工厂。这些海外市场的开拓,使得 TOYOTA尽管在同本本土市场增长缓慢,甚至趋于萎 缩的情况下,仍能够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凯美瑞Camry
汉兰达
三、丰田国际化历程出现的问题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