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美国的两党制

2 美国的两党制

《美国的两党制》课后反思
一、总体设计思路:
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对象是高二学生,考虑到高二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有所提高,所以本节课在讲授之前,我先通过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基本内容进行预习,找出预习中对于知识不理解的地方,以提高课堂听课的针对性,同时为课堂中小组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考虑到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是选修三《国家与国际组织》中专题三美国的两党制,这部分内容学生平常生活中接触的不多,只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但是对于美国国内的政治问题,学生还是特别感兴趣的。

所以我在素材选取方面,选取了美国社会最热点的问题“美墨边境墙问题”,并且让学生课后搜集与它相关的资料,从课后资料的搜集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来看学生兴趣高,效果好。

二、本堂课的亮点:
(一)情景设置贴近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我从“美墨边境墙”在美国的争议入手,引导学生思考特朗普以巨大的代价来修筑美墨边境墙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带着问题开始学习,针对性更强。

从课堂参与度来看,学生热情高涨。

(二)本节课我的学习目标设置总分结合,可操作性强。

整节课整体上用一个议题“美墨边境墙”问题进行引领。

而对于这一议题又分三个专题来进行。

认知篇:美国两党知多少。

评析篇:两党争执所为何。

升华篇:中国制度更优越。

这三个专题逐步深化,由浅入深。

对每一部分的知识进行引领并设置具体可操作的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小组的合作探究中,自己总结出美国两党制的实质并真正的认识到我国的政党制度较之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有无比的优越性。

从而坚定我们应该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坚持和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的政治立场并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三)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精心设置探究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达成学习目标。

探究的问题设置从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内容入手,步步深化,环环相扣,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进行总结升华,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

通过探究学习,讨论学习,合作学习,使整个课堂鲜活起来,实现了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课堂学习!纵观这节课,学生都在参与、思考和讨论,他们在这样的课堂里不仅仅是倾听者,更多的是参与者。

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有能力和思想。

(四)课后作业的设置,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体验一下美国“帝王般”的总统权力。

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体验美国国内的政治纠纷,通过自己去解决美墨边境墙问题来理解美国两党制的实质,同时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的意识,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本节课的设置打破了课本的结构,进行了知识的整合。

本节课的重点美国两党制的实质问题,通过探究活动一步步的引出,在轻松快的探究活动中引出实质性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本节课的遗憾: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个别小组在讨论中组织不当,中心发言人与普通成员界限不是很明显,大家都在讨论,没有人总结和归纳,使之讨论效果大打折扣。

同时在展示小组成果实个别小组一直是中心发言人回答,其他成员不能用于展现自己,这就需要我对小组讨论加以引导,为更多的学生创造发言机会,鼓励大家勇于展现各自风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展示的舞台。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一如既往的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断的更新观念,注重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同时也让自己在学习和反思中成长,在教育的道路上探索前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