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龙潭河水库渗漏分析

龙潭河水库渗漏分析

试验。示踪剂采用萤光素钠,在上游落水洞或消水
点投入示踪剂,在下游推测出露点人工方法定时取
水样进行室内检测,根据所取水样示踪剂浓度的变
化来判断岩溶水的连通性。第2次示踪试验水样检
测成果见下表。
从检测结果中可以发 现,所取水样示踪剂 浓度较初值有显著上 升,因此可以判定取 水点与示踪剂投放点 存在水力联系。
渗漏可能有影响的主要是F3断层,该断层位于右 岸山坡处,规模较大,断层与坝址区河流大致平 行,倾角80~85°,断层破碎带宽3~5m,局部达 10m,沿断层及其影响带分布多处落水洞。F3断 层在库区右岸出露见下图。
F3断层图片
岩溶水文地质条件
对库区进行广泛的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
为查明地下岩溶水的流向,进行了3次地下水示踪
按水库正常蓄水位638m考虑,水库不存在大的岩溶
渗漏问题。
龙潭河水库右岸河间地块进行岩溶渗漏问题分析时,
采取了岩溶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示踪试验,钻孔 地下水位长观等综合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表 明在强溶区,通过有效的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岩溶 渗漏条件后,也可以进行水电开发建设。
右岸河间地块地质简图

钻孔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分析:经过一年时间的水位观
测,ZK22钻孔水位高程641.36~639.96m,ZK24钻孔水
位高程739.3~731.7m。
ZK24钻孔孔口高程比正常蓄水位高254m。为了获取该
处的地下水位,避免钻孔过深,在钻孔过程中需要不断
观测孔内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以获知钻孔处大致地
漏问题,但水库右岸分布一相对独立的河间地
块,并有较大规模的顺河向断层构造发育,可
能构成水库岩溶渗漏问题。
地形地貌:水库属低中山溶丘洼地峡谷地貌类型,河谷
呈“V”字型,岸坡陡峻,坝址区地形见下图。
(面向上游)
地层岩性:构成库盆的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奥陶
系的碳酸盐岩,无相对隔水层分布。
地质构造:岩层总体倾向上游,倾角13~25°,对
湖南省龙山县龙潭河水库工程,位于湖南省龙山县境内
酉水支流——小河上游,正常蓄水位638m,最大坝高 58m,总库容498万方。
龙潭河水库附近岩溶发育强烈,在坝址下游
0.9~1.6km河床段,河水逐渐潜入地下,成为断 头河,因此,需对龙潭河水库的岩溶渗漏条件
进行研究。经查证,水库左岸不会产生岩溶渗
摘要:为论证龙潭河水库右岸河间地块 的岩溶渗漏问题,采取了泉井调查、地
下水示踪试验、地质钻探、钻孔地下水
位长期观测等综合勘察手段,对水库岩
溶渗漏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最终
得出在拟定题的结论。
1、前言 2、地质条件概述 3、水库向右岸河间地块渗漏问题分析 4、结论
下水位,最终确定合适的终孔深度。
将河间地块水文地质纵、横剖面示意图如下:
可以发现,河 间地块沿纵、
横剖面方向均
有地下水分水 岭分布,且分 水岭高程均高 于水库正常蓄 水位638m。
渗漏问题评价
在右岸河间地块部位,地下水分水岭高程高 于水库正常蓄水位638m,水库沿右岸河间地 块不会产生大的岩溶渗漏问题。
地质环境:右岸有F3断层发育,下游有冲沟深切,河
流在下游不远处成为断头河。因此,沿河间地块向下
游有发生岩溶渗漏的可能性。
河间地块地下水位分析

工作布置:为查明右岸地下水位高程,沿右岸坝轴
线分水岭方向布置两个地下水位长观孔。在钻孔过
程中,实时观测孔内水位变化,以确定合适的终孔
深度,终孔后对钻孔地下水位长期观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