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 第七章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 第七章 货币政策

货币创造乘数公式:k=1/rd 货币创造乘数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 第一,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准备。商业银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
后全部放贷出去,自己没有留下用以准备客户提取的现金。
第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都存入银行,而不是以现金方式持有。
北京工商大学
三、复杂的货币创造乘数
如果
商业银行存在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率=re 客户将存款不全部存入银行,而抽出一定比例现金,就会形成漏
出,若以rc表示现金所占比率
上述因素都与法定准备金率的影响相同,故 完整的货币创造乘数为:k=1/( rd + re + rc ) 该公式中,仅把活期存款总和当作货币供给量。
北京工商大学
货币创造的过程图示
A
活期存100
(支票)80
B
(支票)64
C
(支票)51.2
D
活期存60 漏出10 活期存80
北京工商大学
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1)吸收的存款太多; 3)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2)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4)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选择4)。形成超额准备金的原因有多种:银行找不到合适的贷款对象, 吸收的存款太多,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这题有问题) 1)增加; 2)减少; 3)不变; 4)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 选择2)。市场利率上升,说明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增加,银行会让更多准 备金(特别是超额准备金)通过信贷进入市场,故银行准备金减少。
(1)公开市场业务。
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
决定是否发行国债是属于财政政策, 发行后的二级市场上的买卖属于货币政策。
间 接 货 币 政 策
原则:央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调节货币供给 量和利率。
萧条 买进债券
货币投放 M 债券需求 债券价格
(1)货币创造乘数
rc 1 0.38 1 k 2.4643 rc r 0.38 0.18
货币供给变动额 M H k 100 2.4643 246 .43 (亿美元) 即若增加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增加246.43亿美元。
北京工商大学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二节
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和货币供给
一、货币创造的过程
几个基本概念: 活期存款(D):事先不用通知就可以随时提取的银行存款。 存款准备金(R) :银行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 称为存款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RR):按照一个固定比例(大约10%左右)上交 给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叫做法定存款准备金(RR)。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RR)与(D)的固定比例叫做法定存款 准备金率, rd =RR/D。 货币创造:一笔存款在银行体系内流转,会转化成数倍的银行存款。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只与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往来,不办理企业和 居民的存贷款业务; 具有服务和管理双重性质,执行金融监管和金融发展的双重任务; 处于超脱地位,甚至独立于中央政府。 北京工商大学
第一节
银行体系概述
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1)负债业务:吸收存款。主要是吸收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 存款和储蓄存款。 (2)资产业务:发放贷款,投资购买债券。主要包括放款和投资两 类业务。放款业务是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包括票据贴现、抵押贷款 等;投资业务就是购买有价证券以取得利息收入。 (3)中间业务:代客结算。是指代为顾客办理支付事项、和其他委 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 以发行股票和债券、接受信用委托、提供保险等形式筹集资金,并将 资金运用于长期性投资的金融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货币创造的过程图示
A
活期存100
(支票)80
B
(支票)64
C
(支票)51.2
D
活期存80
活期存64
活期存51.2
贷51.2

贷 80
付 80

贷 64

设 备

设 备
···
设 备


北京工商大学

货币创造的过程推导
存款总和=100+80+64+51.2+ · · · · =100(1+0.8+0.82+0.83+ · · · · 0.8n-1)=100/1-0.8=500 每1元钱的货币创造= 1 /(1-0.8)=1/0.2=5 二、简单的货币创造乘数: D=存款总和,R=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则有:D=R/rd
政策性银行:由政府设立,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不以 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 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 行。
北京工商大学
第一节
银行体系概述
中央银行三个职能: 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的货币。 银行的银行: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集中办理 全国的结算业务。 国家的银行:代理国库,为政府提供资金,代表政府与国外发生金融 业务关系,执行货币政策,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等。 中央银行特征:
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 1)增加; 2)减少; 3)不变; 4)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
选择1)。贴现率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借款就会增加,意味着商业银 行准备金增加,进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 北京工商大学
2. IS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r
LM0
LM1
r
LM0
LM1
IS斜率越小,即: IS曲线越平坦,投 资需求的利率弹性 d就越大, 即:利率下降一定 幅度所引起的投资 增加幅度越大,从 而国民收入增加也 越多。
缺陷: 调整贴现率控制货币供给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当银行十分 缺乏准备金时,即使贴现率很高,银行依然会从中央银行贴现窗口 借款。可见,通过贴现率变动来控制银行准备金效果是相当有限的。 再贴现率政策不是一个具有主动性的政策。因为,中央银行只能等 待商业银行向它借款,而不能要求商业银行这样做。如果商业银行 不向中央银行借款,那么,贴现率政策便无法执行了。
活期存64
活期存51.2
贷51.2

贷 80 贷 70
付 80

贷 64

设 备

设 备
···
设 备
超额准备金10


北京工商大学

四、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
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 与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借以扩张货币供给的基础。
由于基础货币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 的货币,又被称为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准备金 + 流通中的现金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准备金)+ 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超额准备金)+ 流通中的现金
第七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 第二节
银行体系概述 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和货币供给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北京工商大学
思考:货币政策部分会有些什么内容?
1 为什么要有货币政策? 经济政策的目标 2 它是个什么东西?如何构成? 货币政策的体系 3 如何实施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
Cu=流通中的现金,Rd=法定准备金,Re=超额准备金,H=高能货 币,则:
H = Cu+ Rd +
货币供给:通货(Cu)与活期存款(D)之和。 严格意义上的货币供给M1。即:M= Cu + D。 货币创造乘数=(货币供给/基础 货币)的倍数:
Cu D M H Cu Rd Re
北京工商大学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
优点:
①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中央银行可及时地按照一定规模买卖政府证券, 从而比较易于准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如果中央银行希望大量地 变动货币供给,就要大量地买进或卖出政府证券;如果中央银行只希望 少量地变动货币供给,就只要买进或卖出少量政府证券即可。 ②由于公开市场操作很灵活,因而便于为中央银行及时用来改变货币 供给变动的时间、数量、方向,变买进为卖出证券,立即就有可能使增 加货币供给为减少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可以连续地、灵活地进行公开市 场操作。 ③而且中央银行即使有时会出现某些政策失误,也可以及时得到纠正。 ④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还表现在这一业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比较 准确地预测出来。例如一旦买进一定数量金额的证券,就可以大体上按 货币乘数估计出货币供给增加了多少。
Cu 1 rc 1 M D H Cu Rd Re rc rd re D D D
分子分母同除以D:
式中 漏现率rc
Cu R 法定准备率rd d D D
超额准备率re
Re D
货币供给M
北京工商大学
rc 1 H rc rd re
假定现金存款比率rc= Cu/D=0.38,准备率(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r= 0.18试问货币创造乘数为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 动多少?
IS Y
(a)LM曲线斜率较 小的情形
(b)LM曲线斜率较 大的情形
北京工商大学
ky m hr m 或: y 3. LM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r h h k k
LM陡峭(红线):k大,h小,移动LM,货币政策效果大。 LM平缓(兰线):k小,h大,移动LM,货币政策效果小。
为贴现窗口的主要作用是允许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其短期的 现金压力作出反应,对临时发生的准备金不足作适当调整。
萧条 降低再贴现率 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 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Re 基础货币H M r I 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