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
补充材料:三字经、黄香温席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小黑板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指名根据小黑板提示,概括课文。
二、质疑课文
1、质疑:了解了课文内容后,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引导学生: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教师相应进行板书。
了解:三个儿子是三个妈妈眼中的儿子,一个儿子是老爷爷眼中的儿子。
三、妈妈眼中的三个儿子
1、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个妈妈眼中的儿子。
2、师:请同学们用我们刚学的一种读书方法----默读,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个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
用“_____”划出来。
3、学生默读并画出来。
4、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妈妈是怎么说的(指名学生读、齐读)
5、师:同学们读的很流利、正确。
6、那么你从妈妈的话里读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妈妈的骄傲、自豪)
7、那么怎么读才能把妈妈心中那份骄傲、自豪、高兴读出来呢自己,也可以和同桌一起练一练。
(再指名读句子,读出自豪和骄傲)
师:我们再想一想,平时爸爸妈妈,老师是怎么夸奖你的呢我们还可以加上动作和表情。
同学们先自己设计、体验一下。
(学生自我设计,体验后。
指名读,老师进行范读。
)
7、句式练习:用“既……又……”来夸夸爸爸妈妈或者朋友伙伴。
(此处应注意:夸奖的是他这个人,注意语言的条理性。
谁既……又……)
8、师:听了同学们的夸奖,第二个妈妈和第三个妈妈是怎么表现的呢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刚才学习朗读的方法,在小组里练一练第二个妈妈和第三个妈妈的话。
(学生小组活动。
)
9、指名读第二个妈妈的话。
指名读第三个妈妈的话。
10、“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是什么意思给“特别”换个词。
11、再指名读第三个妈妈的话,体会到第三个妈妈心中的遗憾。
12、展示读:分角色连续读三个妈妈的话。
(体会到语气的不同)老师参与比赛读。
四、老爷爷眼中的一个儿子
1、师:从三个妈妈的话里,我们体会到了三个不同的儿子。
可是为什么在老爷爷的眼中只有一个儿子了这之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后面的课文。
2、学生交流。
(水太重了,可是只有一个孩子帮妈妈提了水。
)
3、师:课文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告诉了我们这桶水很重(第8自然段)
4、师:这桶水该怎么提谁能来表演一下(学生表演,事先指导。
)
5、齐读。
6、师:是呀,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呢
7、师:请同学们仔细看插图,用“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另一个孩子……”来说。
8、师:我们课文里是怎样给我们写具体的呢(指名比较进行朗读,师指导比喻句的理解,以及第三个孩子的表现、动作,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并在平时的交流中注意运用。
师注意进行板书)
9、师:翻到课文的“读读说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同学们,我们也来练习写一写吧。
你可以写人,小朋友啊,同学啊,也可以写小动物,植物等。
我们看谁写的最好。
要注意把他们写具体一些哦。
10、指名学生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11、同学们,你们写的真棒!表现很好。
那你觉得文中的三个小朋友表现的怎么样呢妈妈们提着沉甸甸的一桶水,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这时候,妈妈最需要什么
12、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老爷爷的意思了吧。
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他看见了哪个儿子呢(学生交流,老师小结并板书。
)
五、小结课文。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儿子》的故事,让我们再分角色读一读课文吧!
2、指名读,不要旁白。
再指名读,加上旁白
3、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老爷爷夸奖的是第三个儿子,因为他是个孝顺父母的好儿子。
学习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话想对故事中人物说呢(老爷爷、唱歌的孩子、翻跟头的孩子、提水的孩子、提水孩子的妈妈)
是呀,相信下一次,当三个妈妈来打水,三个孩子再来时,老爷爷一定会说:“我看见了三个儿子!”
六、拓展升华
1、师小结。
2、学生读补充材料:三字经。
老师解释。
学生齐读。
3、师:后面还有个《黄香温席》的故事,同学们课下读一读。
同学们,学了今天的故事,又读了三字经。
你有没有明白什么呢
4、让我们一起约定:每天回家不光顾着玩耍,帮爸爸妈妈做一两件家务事,并坚持做下去。
5、今天的语文作业是:以小组为单位,表演《三个儿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