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姓名:班级:考号:得分:(考生注意:本考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A卷(100 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绚.(xuàn)丽提.(tí)防尴尬.(ɡài)B.埋.(mái)怨栈.(zhàn)桥炽.热(zhì)C.鄙.(bì)夷污秽.(huì)处.(chù)理D.拮据.(jū)粗犷.(ɡuǎnɡ)魁梧.(wú)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断章取意翻来覆去墨守成规脑羞成怒B.出奇制胜世外桃园不可名状冥思暇想C.旁证博引别出心裁登锋造极谈笑风生D.声名狼藉心无旁骛貌合神离安详和蔼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春冰薄薄压枝柯,分与清香是月娥。

忽似暑天深涧底,老松擎雪白婆娑。

”这首诗描摹了琼花的形之美丽,色之,香之清淡,晶之高洁。

②、1月26日,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路线的发布仪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扬州成为入选的135个城市之一。

③一个能够通过读书充分领略心灵的快乐,形成丰富的内心世界,他拥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快乐源泉。

A、素雅举办即使\也B、素雅举行倘若\就C、素雅举行即使\也D、文雅举办倘若\就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北京“申奥”成功,我就萌发了想学好外语,2008年到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

C.这些年我国城市夜景照明工程发展很快,“让城市亮起来”成为一句非常响亮的口号。

D.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

5.下面对名著中的人物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齿白唇红双眼俊,两眉入鬓常清,细腰宽膀似猿形。

能骑乖劣马,爱放海东青。

百步穿杨神臂健,弓开秋月分明,雕翎箭发迸寒星。

人称小李广。

——花荣B.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把红缨……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

——杨志C.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

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

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

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鲁智深D.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

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战裙巧绣盘龙凤,形比哪吒更富胎。

双手绰枪威凛冽,祥光护体出门来。

——红孩儿6.朗读下列句子,句中语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或说/处杀虎斩蛟B.将军岂愿/见之乎C.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A、《乞丐》---------屠格涅夫----------俄国B、《周处》------------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家C、《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 丹尼尔·麦克法登----------- 俄国D、《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 美国8、四部名著分别代表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类别,《水浒传》是()的代表A爱情传奇 B 历史演义C神魔小说D英雄传奇二、填空(10分)(1)白兔捣药秋复春,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相期邈云汉。

(3)_____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

(4)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被压的喘不过气来乐,他就会有这样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一诗中遥望明月祝福平安,现在人们也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把酒问月》中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的诗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中有从这句中脱胎二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题(16分)(一)阅读文段答题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

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

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

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

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

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

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

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

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

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

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

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

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

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境况就不同了。

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1.《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选自短篇小说集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国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________。

(4分)2.为什么于勒由“全家的恐怖”变成了“全家惟一的希望”?(3分)答: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家里人“怎样的心理?(3分)答:4.最后一段中“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这句话,有照应上文的作用,它照应的句子是?(3分)答:5.读了上文后,你认为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理由是什么?(3分)答:(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题。

(8分)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

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分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庭下如积水空明()2.翻译句子。

3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四、作文(50分)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我心中的那(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山野里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留下了你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留下了你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混浊的小河边,留下了你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留下了你徘徊与进击的脚印。

开拓不止,路才无尽。

身后是脚印,前方是太阳,不必徘徊顾盼,但只用力前行!请以“深深的脚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如选题一,请在提示的四个选项中任选一个词语补全题目;如选题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

(3)不少于600字。

(4)书写工整,规范。

————————————B卷(50分)一. 读不面的两则笑话,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体会共同的妙处。

(3 分)(1) 古时一考生为文 , 援引了《诗经》中“昧昧我思之”句 , 却误写成了“妹妹我思之”。

考官便批道:“哥哥你错了 !”(2) 李鸿章一亲戚参加考试,但这位仁兄胸无点墨 , 使欲仰仗李鸿章的权势得到优待。

于是 , 他在考卷上写道:“我是中堂大人的亲口。

”欲写“戚”, 无奈搜索枯肠 , 就是想不起“戚”如何写 , 最后写成“妻”字。

为此 , 考官批曰:“所以我不敢取!”语言运用的共同妙处是二. 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 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 修辞方法相同。

(4 分)①悲观者说, 希望是地平线, 就算看得见, 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 希望是,,。

(2分)②乐观者说, 风是帆的伙伴, 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 风是,。

三. 根据下表提供的内容和数据,用比较的方法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句子,与上下文语意保持一致。

(2 分)从以上两组数据的对照中我们发现,上网聊天应该讲真话是网友美好的愿望,可在现实中,网上聊天之言又令人难辨真假。

四.名著阅读。

(5分)宋江听了,慌忙着蔺仁引入。

直到后牢枯井边望时,见里面黑洞洞地,不知多少深浅。

上面叫时,那得人应,把索子放下去探时,约有八九丈深。

宋江道:“柴大官人眼见得多是没了。

”宋江垂泪。

吴学究道:“主帅且休烦恼。

谁人敢下去探看一遭,便见有无。

”说犹未了,转过A来,大叫道:“等我下去!”宋江道:“正好。

当初也是你送了他,今日正宜报本。

”A笑道:“我下去不怕,你们莫割断了绳索。

”吴学究道:“你却也忒奸猾。

”且取一个大篾箩,把索子络了,接长索头,扎起一个架子,把索挂在上面。

A脱得赤条条的,手拿两把板斧,坐在箩里,却放下井里去,索上缚两个铜铃……A叫一声:“柴大官人!”(1)选段中人物A是__________________,绰号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2)请简述一则有关A人物的其他故事,并对这个人物的性格、品质稍作评价。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运用。

(5分)(1)阅读下面一则有关“嫦娥奔月”的新闻报道后,任选一副对联补写上联或下联(宽对即可),来表达自己喜悦、自豪的心情。

(3分)新华社西昌2007年10月24日电:“嫦娥奔月”,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正在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

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

海拔1500米的西昌,有着“月亮城”之称。

火箭升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阳和火箭喷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组成了一幅奇妙的图景。

18时29分,嫦娥一号离开托举她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开始了100多万公里的奔月之旅。

中国航天人用了3年时间,就托举着完全自主创新的嫦娥一号进入太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