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告学 专业考察报告

广告学 专业考察报告

课程实习专题报告课程名称专业考察专业年级广告学2009级姓名学号教师总成绩2011 年12月31日09广告学专业考察路线图(一)专业考察目的:提高专业技能,了解地方本土的风土人情,为毕业创作搜集必要的素材,并且对户外的风景能够更好的描绘与自然色彩的了解,使大家把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与加强,同时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点为以后专业学习以及毕业作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考察内容:本次专业考察基本路线是上海、苏州、乌镇、杭州,考察的内容涉及五个方面:1. 现代艺术与创意考察上海田子坊、莫干山M50、8号桥等上海最具规模和质量的当代艺术社区,通过参观现代画廊、设计公司、艺术机构,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接受艺术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体验创意园区的艺术家及创意设计机构所营造了浓厚的创意氛围。

2. 现代建筑与室内考察上海世博园、上海浦东、上海博物馆以及苏州博物馆等,了解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以及当今最前沿的室内设计潮流和发展趋势。

3. 传统建筑与园林考察拙政园、狮子林、乌镇等,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包括结构(木构架)、装饰手法(屋顶、彩画、雕刻等)、组群布局以及室内布置与家具风格;了解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造园手法;了解徽派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

第一站——上海 2011-12-25~2011-12-272011年12月25日,凌晨,经过一夜的疲倦与困顿之后我们拖着行李赶上了前往福州火车站的大巴。

抵达火车站后,我们踏上了D3102次07:28分动车赴上海。

首日的安排是参观【上海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漫——陈漫视觉艺术展)。

【上海美术馆】在上海美术馆参观的大部分是描述抗战时期的一些作品,在馆内气氛相当的沉重,也许是游客们的气氛所带来的,或者又是作品的内容所反射出来的气氛,特别是看到这张做作品时更是突然的气血方刚!(附:)整张作品有大面积的红色作为主色调,映射出抗战时期“血”的气息,作者李斌,1949年出生于上海,曾是红卫兵、知青。

另外上海美术馆的建设也是令人很难忘怀,该建筑建成于1933年,原为旧上海跑马场,是30年代英式风格的楼宇。

改扩建工程完整地保留了其原有的新古典主义特色外观,并根据美术馆的功能要求进行了内部改造,在设计上继承了欧式建筑的传统语言,并强调了明快的现代气息,是一座典雅、大方的艺术殿堂。

当观众步入端庄的大厅,仰望凝重的梁柱,再沿着宽敞的楼梯拾级而上,抚摸着三十年代的铜铸马头,浏览着艺术家的精美之作,定会领略到新旧上海的历史变迁,感受到引人入胜的文化魅力。

在参观上海美术馆之后我们绕过恬静的公园,到达了另一个参观点陈漫视觉艺术展。

【上海当代艺术馆】(漫——陈漫视觉艺术展)首先一进馆里,充斥着的是跟之前完全不同的感觉,刚才的美术馆让人为之沉寂,而现在则令人跳跃的,且说是思想的跳跃吧,现代的气息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上海当代艺术馆是以人为本的艺术馆。

艺术馆所置身的人民公园,是个对上海市民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地方。

但这次我们来到这里并没有完全地感受到艺术馆所带来的感觉,而是完全被陈漫的作品所深深地吸引,我喜欢她作品中所展示的那种张力,把一些现代的元素融入到我们平时熟悉的角色中,如明星、人体、建筑环境等。

其中很喜欢的一张作品是对王菲进行的设计(附:),王菲是我们很熟悉的明星天后,她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那冷冷的傲气与自信,而这张作品通过半黑白色调与半绘画效果的融合,绘声绘色地把王菲那一冷傲形象展现了出来。

今天的两家馆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这些精美、令人叹为观止的优秀中华艺术品此次大规模的展出,让我们在高雅艺术的熏陶下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尽情享受美的世界,同时也提升我们的艺术素养。

2011年12月26日的考察主要是围绕生活与创意进行的,主要的行程安排是【田子坊】;【8号桥创意园区】;【M50莫干山】(展出:《找自己》、《安慰剂》);【1933老洋坊】;【宜家家居】(全世界最大家居产品零售商场)。

【田子坊】“田子坊”其名其实是画家黄永玉几年前给这旧弄堂起的雅号。

据史载,“田子方”是中国古代的画家,取其谐音,用意自不言而喻。

使得曾经的街道小厂,巷子废弃的仓库,石库门里弄的平常人家,抹上了“苏荷”(SOHO)的色彩、多了艺术气息熏染。

田子坊是里弄民居味道,弄堂里除了创意店铺和画廊、摄影展,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咖啡馆。

在闲散的下午,就着弄堂里的习习凉风,明媚的阳光铺在地上,空中中满是慵懒的咖啡香味,真个是大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境。

田子坊最大的特色就是,它依然有很多居民在这里生活。

(附:)瞧,这里居然还有居民们使用后的酒瓶,在这种环境下,我已经分不出这是他们有意的设计摆设还是就是居民们生活带来的,这里有一种出人意料的艺术美感。

【8号桥创意园区】8号桥这个项目不是简单的旧房改造、房屋出租,而是创意开拓的典型。

相比苏州河仓库区鲜明的中国艺术家聚集的氛围,8号桥更国际化,聚集了不同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更像是一个世界的窗口。

8号桥之“桥”,寓意为不同创意产业提供一个丰富的交流平台。

这片改建后的旧工业厂房由此成为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现代,连接着国内外的时尚、创意、文化和设计,也连接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在参观8号桥时感觉到更多的不是创意的结果,而是创意的过程,我没有把1号楼到8号楼都全部净收眼底,因为就在逛到这时我停住了脚步,把脸贴在玻璃板上就这样一直一直看着,看的就是他们的工作室(附:),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他们的工作室,或者是不是他们制造创意的地方,但自己能联想到的就是这些创意都来之这样为之平凡的设施与工作人员,我想这就是平凡中的不平凡所带来的感叹吧!【M50莫干山】(展出:《找自己》、《安慰剂》)这是个宁静的下午,和平时没有太大区别,太阳依旧懒洋洋的,只是天上有几朵云彩挂在那里,偶尔摆成各异的形状。

在大巴还没到达时我突然想起朋友提到这个地方原先是一片仓库和厂房,后来听说被一群画院学生和艺术家接手了,就变成了现在的“m50 创意园”。

我们的车停在莫干山路50号,挨着路边有几个高大的两层的仓库,现在俨然已变成了画廊。

我可以从它们标新立异的大门和把手设计判断出来,那是一帮玩艺术的人呆的地方。

这跟8号桥给我的感觉一样,创意来自生活来自平凡!我也不自主地加入了创意的小行列,让同学把自己的围巾往M50门口的钢架犀牛角上一绑,做出被拽状,恶搞一番。

【1933老洋坊】对这个创意坊知之甚少,一走到里面,整个的感觉就是一个屠宰场,灰白的墙壁、楼梯、阳台,还有酒窖之类的房间,慢慢的一开始的诧异变成了欣赏,我仔细地端详着他的构造还有楼梯走道的各种走向,不禁赞叹不已,简直像个迷宫,越往里走就看到了一些商业店了,商品来自各个地方省市,品种齐全、数目繁多、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在这里还给亲人跟们买了各种礼物,让我觉得原来便宜的也不一定是坏货。

也许大家的兴致也跟我一样,所以我们在这里照了第一张专业合照(附:)2011年12月27日,这是在上海的最后一天考察,主要的考察安排是世博会展馆【沙特馆】、【毕加索中国大展】;【上海玻璃博物馆】(热玻璃表演);【上海博物馆】;【红坊创意园区】(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旅行/相遇》、《概括的•抽象的》)。

在世博会展馆期间,有两种感觉在交杂着,一个是毕加索画展的迷茫一个是沙特馆的震撼。

【毕加索中国大展】也许是自己的专业素养与艺术气息还非常的稚嫩,在游览毕加索画展的时候更多的是秘方与混沌,但对于毕加索的背景与生平我还是为之震撼与钦佩,高产的毕加索一生创作了近 37000 件作品。

终其一生,他都在不断尝试艺术手法的变化和探索,尝试不断突破自我。

无论是印象派、后期印象派还是野兽派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精华,融会贯通。

你几乎不能为他的艺术风格下一个定论,他的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

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唯一不变的只有自由。

“自由”这两个字似乎有点带我有点理解毕加索的作品,(附:)这是毕加索的立体人体画像,我不知道他的主旨是什么,但我感觉到了一种扩张的自由,一种不能满足呆在画布上而想扩展出来的冲劲!这是一场艺术与视觉的饕餮盛宴,冠之以“建国以来级别最高的世界艺术大师个展”的头衔恐不为过。

【沙特馆】刚有说道,另一个感觉是来自沙特馆的震撼,说到这就想直接来个“插入视频”让大家一睹为快。

沙特馆指间砂的第一幅影片,介绍了中沙两国悠久的传统友谊以及近代在两国领导人关心下的平稳发展。

第二幅影片名为“城市与人民”,以剪影方式展现了沙特的丰富物产、人民生活,以及沙特城市作为伊斯兰最神圣之地的重要位置;最后一幅影片播放沙特各主要城市的图景,3块被分割的屏幕由垂直逐渐倾向水平,展现飞越沙特各主要城市的图景,使观众获得有如飞越、穿行在沙特国土之上的感觉。

珍宝剧院是月亮船的核心展项,剧院屏幕呈不规则球形,为全球最大的异型幕影院,面积超过了两个网球场的大小。

有别与普通影院银幕的横平竖直,它从观众脚下一直延展到头顶之上,呈半球形曲面。

观众站在自动传送步道上穿行于被荧幕包围的空间中,仿佛“悬在半空”。

移动间的影像让观众时而恍若鸟瞰城市;时而如“潜入”水中,身边穿梭着五颜六色的游鱼;时而让观众仿佛置身万花筒中,颜色形状瞬息万变的几何图形,最终化作宇宙星辰,给观众一种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后面还去了【上海玻璃博物馆】(热玻璃表演);【上海博物馆】;【红坊创意园区】(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旅行/相遇》、《概括的•抽象的》)。

各自的收获都不一样,明白了玻璃是怎么练成的,知道了为什么艺术品的要价总会是个天数,因为它本来就是无价的美,如果人们硬是要给个数,那么只能是天数了!第二站——苏州 2011-12-28经过三天的来回奔波,我们又赶往到苏州,花园天地。

2个多小时的大巴就到达了苏州,一来到苏州明显觉得凉意都了许多。

在苏州我们只有一天时间的安排,所以只考察了这几个地方【苏州博物馆】;【狮子林】(苏州四大园林之一);【拙政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寒山寺】。

狮子林跟拙政园都是苏州四大园林的范畴,苏州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来到苏州有种离开大城市(上海),然后得到放松与慢节奏的享受,漫步在园林不用费劲任何的想法或者是联想去感受那作品,苏州园林这一作品就是要让你不带任何感觉的去享受与放空自己!溪水假山相映,让人感到苏州园林独特的醉人的宁静与安详。

其中有个小插曲,就是被文徵明亲手摘种的一棵树给吸引了,(附:)当知道这棵树是文徵明摘种的之后便联想到他的书法,果真是看树如看书,那曲折有致的树干犹如文先生那刚柔并进的书法,让人赞叹不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