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总结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总结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总结篇一:幸福美丽新村情况介绍周家镇幸福美丽新村(天星村)情况介绍天星村位于周家镇政府驻地西北面,同时也是兴文县北大门,全村4个村民小组,农户150户,人口600余人,幅员面积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达到55%,耕地面积1000亩,其中良田300亩,土地700亩,该村海拔在600800米之间。

天星村又名桃花源。

桃花源群山环抱,唯一通道从穿山洞(又名神龙洞)洞中通过,除此没有别的通道。

经穿山洞进入桃花源,天地豁然开朗,其景犹如著名诗人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一般。

**日报曾以《周家有个桃花园》来描述了天星村的美景,新华社也曾以《世界第一大天坑》报道了天星村的独特地貌,芝加哥电视台97年曾在美国以《再现1700年前桃花源》对天星村的自然景观做了电视报道。

天星村属喀斯特地貌,全村除周围环岩壁立外还有许多景观景点,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群师共舞、清官面壁、一品当朝、石笋猪猴(十省诸侯)、凤舞九**等,气势浑宏,大气磅礴。

天星村(桃花源)与**竹海毗邻,将是兴文通往**竹海的主要通道,其东面还有天生桥地缝、加兴七二朵莲**、神风洞、神烟洞等世界第一流的景观景点相连接,也将成为**竹海和兴文**的连接中心。

该村地处兴文、珙县、**交接处,属于兴-珙-长经济发合部中心区域。

从周底路(穿山洞段)只有1公里,由**社区沿园区公路进入天星村也只有3公里,沿天红公路直通**县双河镇,距**县双河镇8公里碎石路现已全线贯通。

目前通村主干道已按宽,22CM厚的标准全面硬化,硬化长度公里。

XX年省级扶贫新村建设,已完成米宽,9600米长的便民路。

是XX年省级财政基础设施建设新村,村内房屋修建错落有致,风格独特,经示范建设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聚居点有集中供水池4口,生态垃圾池4个,花台600余米,供水管网3000余米,新硬化排污渠1000余米。

前年代表兴文县接受市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检查,经过环境打造后的天星村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秩序井然。

村民饮上了清洁的自来水,每家每户都建了花池,种上了鲜花贵树。

村民文化生活丰富,建有农家书屋,有一支文化志愿队,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去年县文广新体局已在天星村二组的聚居点建设一个标准的运动场,配备了比较完备的体育器材。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天星村已形成以烤烟、蚕桑为主,**、金银花为辅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并且去年已在天星村聚居点栽种了300多亩桃树和**,3年以内,阳春三月,天星村将沉浸在花海之中,仲夏之际来采摘美味果子的游人络绎不绝,天星村将是旅游休闲的绝佳圣地。

该村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曾聚居了大量的仡佬族(僰人),云南文川县有一支少数民族就是由此地迁去的。

同时在民间还有许多古老的传说,如:鱼孔传说、古庙传说、周红毛担石镇山&&。

周家镇天星村经过近几年来打造,已成为美丽文明的小村庄。

今后,天星村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同时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提高群众收入水平。

同时,天星村还将重点进行文化阵地建设,举行多种多样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娱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建设兴业、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

篇二:崇州白头镇五星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崇州白头镇五星村幸福美丽新村相关情况介绍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新村鸟瞰。

(崇州市农发局供图)五星村幅员面积平方公里,下辖2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78户,总人口3066人。

XX年以前,村民主要以小聚居的方式散居在各处林盘。

XX年6月,五星村启动新村建设,新居规划和建设风貌一出来,短短时间,800余户村民中就有731户村民参加了新村建设。

五星村农民新居规划了3个点位,采用川西民居风格,公共配套设施齐全(包括水、电、气、路、绿化、健身广场、民俗广场等)。

据了解,随着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一条桤木河湿地,五星福居、五星逸居、五星闲居三个幸福美丽新村,三个现代农业产业主体布局托起了?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村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生活环境也变得舒适了,村里的产业则还在持续发展。

曾经,由于全村缺乏主导产业支撑,种植模式单一,缺少有力的经济增长点,村民增收难度较大。

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4800元。

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幸福美丽新村。

(崇州市农发局)白头镇副镇长易惰介绍说,在新村建设推进过程中,五星村成功引进了?盘古?和?柏萃?两个农业项目,流转了当地上千亩土地发展现代农业。

这些项目的引进解决了不少农民的就业问题。

为转变经营模式、提高农民收入,五星村于XX年4月成立了?五星土地股份合作社?。

谈及合作社的经营情况,该合作社理事长赵水伏充满信心,?现在,五星村所有的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达到361户,经营面积亩,统一经营率达到100%。

合作社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分为粮食规模种植、种养循环、立体养殖、育秧中心、农机、粮食烘干加工中心数个经营小组。

并且注册了‘白头五星’农产品品牌,推行O2O 模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篇三:岳阳镇深沟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方案岳阳镇深沟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方案深沟村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宜建则(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总结)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应建必建、应改则改、应保必保”的新农村建设新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散则散、宜聚则聚、适度聚居的原则,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全面覆盖”思路,建成一批“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就地城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着力夯实“一区两都五中心”支撑载体,为实现“五年总量翻番”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基本情况深沟村位于岳阳镇南部,距离镇政府14公里,距国道15公里,距省道3公里。

全村幅员面积平方公里,台地及坡地占100%,该村属于浅丘地貌,海拔350米至368米之间,年均气温约18摄氏度,年降雨量900至1100毫米左右。

现有耕地亩,其中田亩,土亩,森林亩。

全村辖8个社,299户,现有总人口1111人,有劳动力736人,贫困户29户,贫困人口77人。

该村主导产业是柠檬,种植面积723亩,产值达115万元。

XX年,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72元。

二、制约因素本村地理条件特殊,海拔368米,属典型的丘陵地貌,严重缺乏水资源,影响了人畜的安全饮水,通社、通户水泥路仅建设30%,严重影响交通运输,使农副产品、种养业等无法增加经济效益。

三、发展潜力本村森林覆盖面积达70%,社会稳定,若建设好水利设施,搞好联网水泥路,对水产养殖和种养殖有十分优势的发展潜力。

四、建设目标(一)业兴。

种植业和养殖业实现规模、特色、绿色、高效发展,一二三产业互动相融,主导产业能够支撑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二)家富。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本县农牧区前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本县农牧区平均水平,基本消除农村贫困户。

(三)人和。

家庭和睦、生活文明、邻里融洽、社会稳定,公共秩序良好,文化生活丰富。

基于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入学,村民对“两委”满意率达95%以上。

(四)村美。

村民住房安全、实用、经济、美观,无危房,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够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改厨、改厕、改圈、改安全饮用水率达到100%,因地制宜建有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集等设施设备,生活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0%,“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完善,利用率高。

(五)建设年限。

XX年1月至2020年12月。

规划布局和建设任务第一节村落民居建设布局和建设任务一、村落民居建设布局全村以蒋家坡、李家坡、刘家坡三处为聚居点,每个聚居点规划一处文体设施,做到“宜散则散、宜聚则聚、适度聚居”的原则。

二、建设任务(一)新村建设:新民居改造率达100%,旧村落改造299户,改造提升新村聚居点3个,位于2、6、8社。

(二)院坝建设:民居院落整治面达到100%,垃圾、污水水无害化处理率到80%。

(三)三建四改:建生态经济园299户,建硬化入户道路7500米,建沼气池150口,改安全饮水299户,改厨299户,改厕299户,改圈299户。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建设任务一、建设布局以村道为主,分建通社、通户水泥路,形成联网水泥路,整治年久失修山坪塘,增强水产业养殖,增加蓄水池的修建,保证种植业的灌溉。

二、建设任务建设通村水泥路1公里,通社、通户水泥路公里,建设联网水泥路14公里,整治2、3、5、6、7、8社山坪塘9口,新打机井148口,解决安全饮水人口1111人,改造中低产田土1250亩,新建蓄水池80口,新建柠檬产业管网灌溉723亩,新建排灌渠8500米等。

第二节产业建设任务以发展柠檬为主导特色种植业,柠檬种植723亩,另规划种植核桃10亩,发展以水稻、玉米为主导的粮油常规农作物,种植816亩,发展以生猪为主导的养殖业,适度规模养殖户15户,发展以渔业为主导的水产养殖业,规模60亩。

第四节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达到1000平方米,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达到100%,每年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12次以上,群众参与面达到80%。

投资估算与资金源投资估算一、新村聚居点建设(投资万元)(一)新村建设新民居改建投资516万元,旧村落改造投资258万元。

(二)院坝建设:硬化庭院299户,投资万元,绿化庭院299户,投资万元。

(三)三建四改:建生态经济园投资155万元,建硬化入户道路投资万元,建沼气池投资45万元,改安全饮水投资万元,改厨投资万元,改厕投资万元,改圈投资万元。

二、基础设施建设(万元)(一)乡村公路建设投资:万元。

1、通村通社水泥路:万元2、涵洞:投资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