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则1.1 项目建设背景营城子分区是**新开发的住宅分区,位于**城区的东南部原千山区营城子村,北临东山风景区,西邻湖南分区,南至环市铁路,东侧与大孤山工矿区相毗邻,分区规划总用地为287.1公顷,其中居住用地共分七块(即1#~7#),面积248.7公顷,公共绿地二块,规划总人口6.0万人。
分区总体开发建设由鞍山***房屋开发有限公司承担,工程分期逐步进行,小区的一期工程不在评价范围内,本项目为4#B分区续建二、三期工程。
项目规划用地(4#B地块)面积10.7公顷,拟建一处27栋住宅楼及相应配套公建设施的住宅小区,建筑总面积13.4866×104㎡。
其中二、三期工程负责建住宅18栋及相应配套公建设施。
1.2评价目的1.3编制依据1.3.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9)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10.30)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号,2002年10月13日)⑼《辽宁省环境保护条例》(1993.9.27)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管理规定》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编制规范》(***环保局鞍环保发[2002]24号文,2002.4.1)1.3.2 与建设项目有关的文件、规范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⑶《城市居民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⑷《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⑸《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中国建筑出版社,2002版⑹《*****花园项目环评任务委托书》,鞍山***房地产开发公司,2003.6⑺《鞍计审字[2003]—13号关于下达二○○三年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通知》,***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3⑻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其它相关技术资料1.4评价内容及重点1.6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1.6.1 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由于已过施工期,施工期的污染物不作评价,主要营运期水污染源为生活污水;主要废气污染源为居民生活燃用煤气废气、进出停车场的汽车尾气。
噪声源主要为营运期居民装修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污染源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及环境敏感程度,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大气和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均为三级,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低于三级,其它只作简要分析。
1.6.2 评价范围1.6.2.1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是:营运期居民装修时产生的有机废气及生活用燃气(煤气)设施产生的废气,以上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较小,主要以低空方式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有限。
因此,确定环境空气的评价范围以项目建设地点为中心,2×2km2。
1.6.2.2 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项目主要噪声源是居民装修的施工机械及营运期设备噪声,根据环评导则,本项目声环境的评价范围确定为地块边界外扩100米以内。
1.6.2.3 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营运期的主要水污染源是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通过城市污水管道外排,营运期雨水主要通过小区内新建的暗渠外排。
因此,废水排放的评价范围是进入市政管网的污水排放口。
1.6.2.4 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仅限于建设小区内。
1.6.2.5 其它主要是固体废物,分析范围仅限于建设小区内。
1.7 评价方法一般评价内容按环评技术导则进行。
生态环境评价参照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体系中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技术导则》和小区生态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中的《小区生态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两种方法进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技术导则》其评估内容包括环境规划设计、能源与环境、室内环境、水环境、材料与资源等五大部分,对住宅小区全面评价。
《小区生态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评估内容涵盖了环境质量状况、绿化与景观等自然生态环境和包括建筑与设施、文化教育、交通便捷性、人口密度与综合管理等人文生态环境。
以上两种方法皆采用按规定细则评分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以百分制计算得分多少,以判定城市住宅小区生态环境等级。
1.8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开发地块西北侧为明达别墅居民住宅区及26中学,西南侧为申江嘉宝花园小区,南侧为铁东环卫处及市政一公司,其它方向为绿地(主要山坡),区域内无名胜古迹、疗养院等特殊环境保护敏感点。
根据本项目规模、建设性质、排污形式及特点(主要污染营运期产生的废物),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的重点是西北侧明达别墅区、26中学和项目建设小区本身。
1.8.1 水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水污染控制主要是针对小区生活污水。
该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而后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因此,水污染控制目标是项目污水排放符合进入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水质要求。
水环境保护目标是保护运粮河水体使用功能。
1.8.2 空气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施工期已完成,主要是控制营运期居民装修大气污染、汽车尾气等,控制目标是项目大气污染物符合相关标准。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是项目及周围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居住功能区标准。
1.8.3 噪声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施工期已完成,噪声控制目标是控制营运期居民装修噪声应尽可能减少对附近居民产生的影响。
保护目标是小区内区域环境噪声符合居住区要求。
1.8.4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拟建小区,以及周围生态环境。
1.9评价标准根据项目建设地区的环境功能,以及污染控制要求,评价采用标准如下:1.9.1 环境质量标准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⑵《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1类标准。
上述标准详见表1-1。
1.9.2 污染物排放标准⑴ 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见表1-3。
表1-3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⑵ 混凝土中氨的限量执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18588-2001),见表1-4。
表1-4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⑶建筑材料放射性限量执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见表1-5。
2建设项目概况2.1建设项目名称、性质、投资及法人代表项目名称:***园小区建设单位:****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性质:续建二、三期房屋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六千万元项目法人:***2.2建设项目位置***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2°59′46″,北纬41°06′50″。
项目拟建小区位于***铁东区东南部的营城子4#B地块,建设地点距市中心约3.5公里。
所建区域原为***民政局高官岭村拟作农场留用的荒山坡地,杂草丛生,场界南侧矿工路,西北与明达别墅区相邻,西侧主干道为深营路,东侧为山坡地,隔山相望是万科城市花园,项目建设地点详见图2-1(项目地理位置图)。
2.3占地面积及土地利用2.3.1小区总占地面积及土地利用***小区居住区总规划用地为10.7公顷。
总土地利用详见表2-1图2-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表2-1二、三期小区居住区规划用地为7.7公顷。
土地利用详见表2-2。
2.4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4.1 建设规模***小区总建筑面积13.4866万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2.6043万m2、公建建筑面积0.8463万m2。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3。
表2-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二、三期工程总建筑面积8万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7.73万m2、公建建筑面积0.27万m2。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4及表2-5。
表2-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2.5小区总体规划布局2.5.1 建筑规划拟建小区地势属低山丘陵地段,项目主要依靠人工降平推坡,使整个小区达到地势平整。
根据小区用地范围、地形特点及功能定位,规划按居住小区——组团两个层次考虑。
小区基本以南北联排式建筑为主体,整个小区根据一期(含1-7#、9#、10#楼)二期(含8-1#、8-2#及11-18#)三期(含21-28#)工程分A、B、C三个组团。
每栋楼利用山坡地势均建成6层结构。
小区共建楼房27栋,其中二、三期工程建设18栋住宅。
A组团为该小区一期建设项目,南北向联排分布有住宅楼7栋,靠近7号楼北侧为深营路入口的主道。
其中1号楼底层设置一处商店,2#楼底层设有地下自行车库,4号楼有地下停车场,9#、10#楼与B组团11#及14-1#楼相邻,A组团1-5#楼的西侧与申江嘉宝花园相邻。
B、C组团为该小区的二、三期建设项目,8-1#楼北侧与明达别墅区相邻,西侧为26中学,8-2#楼底层为商店,12#楼底1-2层设有商店、社区活动中心等,12#楼与13#楼之间建有网球场、篮球场,14-2#楼与17#楼之间建有变电站一处、自行车棚,16#楼北侧为小区中心广场,B组团与C组团一道相隔。
C组团东侧为山坡,27#与28#楼南侧与假山相望,25#楼南侧建有变压站一处。
A组团共建9栋住宅,400户居民,1400人;B组团共建10栋住宅,410户居民,1435人;C组团共建8栋住宅,390户居民,1365人。
小区采用封闭建筑,以罗马广场为中心,周围建有假山,网球场,篮球场及健身场地,构成小区中心地带。
小区组团内建有半地下车库2处,变电箱5处,其中二、三期有2处变电箱,形成环行小区供电网络。
小区每栋楼的一侧均建有露天自行车棚。
商店及其他服务设施设在楼的底层,街道绿化情况良好,整个小区设计绿化率为40%。
项目平面布置详见图2-2。
2.5.2 建筑特色拟建小区建筑造型采用现代的处理手法。
立面处理主要有三种要素:⑴在外墙面之外利用阳台、观景台、空调板在立面上形成一系列简捷、大方的立体构架,打破寒冷地区住宅平整、呆板的平面形象;⑵局部红色外墙面砖、色块分割的运用,尺度的控制与使用部位的选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⑶充分考虑建筑天际线的变化,以轻挑的架子、五顶退台、色彩的坡屋顶,体现出浓郁居住氛围。
此外,小区户型设计中均体现出以下几个特征:⑴充分利用南向空间,来完善不同气候环境中的生活起居条件与质量。
⑵强调餐厅的作用,将其作为现代都市高节奏日常生活中的核心内容来加以强化设计,保证其完善、明亮、舒适以突出其重要性。
⑶户型平面合理、分区明确、保证客厅与主卧室、餐厅有良好的朝向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