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质异常处理办法

品质异常处理办法

2.作業內容
2.1 相關權責
2.1.1檢驗員對不合格品進行檢驗判定并記錄
2.1.2工程﹑品管負責對不合格品進行確認及技朮性分析
2.1.3業務負責異常問題的內部調整及對外的溝通協調
2.1.4生產單位提出品質異常之問題﹐并協助作異常分析及改善措施的執行
2.1.5品保負責品質異常之主導工作﹕品質異常確認﹑召集相關單位至現場分析﹑改善措施的提案及追蹤確認
3.1.10內部稽核缺點報告表(附件9)
3.1.11預防處理單(附件10)
3.1.12客戶抱怨處理報告表(附件12)
3.1.1進料檢驗結果報告表(附件1)
3.1.2制程異常記錄表(附件2)
3.1.3品質異常處理單(附件3)
3.1.4不合格品處理單(附件4)
3.1.5品質異常改善追蹤單(附件5)
3.1.6內部聯絡單(系統單)
3.1.7制程不良報廢單(附件6)
3.1.8報廢申請單(附件7)
3.1.9報廢呆滯或不良存貨報廢申請單(附件8)
(4) 客戶退貨之不合格品處理
(A) 屬客戶使用后之不合格品﹐檢驗后全部報廢
(B)屬整批性退貨之不合格品﹐經QA檢驗判定后﹐如能修復﹐則由資材安排生產重工處理﹐如不能修復則作報廢處理
(C)屬外包﹐則由資材與外包商協調處理(特采情況除外)
(5) 托外加工之不合格品處理﹕經檢驗發生之不良﹐退回廠商處理
(6)庫存之不合格品處理﹕倉庫不合格品開具<<內部聯絡單>>(系統單)交相關單位作相應處理
2.4預防措施管理程序
2.4.1任何部門人員如發現有潛在品質問題時﹐均可呈報部門主管
2.4.2部門主管在<<預防處理單>>(附件10)上提出﹐發給品保部或工程部
2.4.3品保部或工程部審批<<預防處理單>>後﹐評定並通知潛在問題部門
2.4.4潛在問題部門主管評審<<預防處理單>>後﹐如認爲要求是不合理或不完整時﹐須將不接受的原因寫於<<預防處理單>>上﹐然後交回品保部或工程部
2.4.5品保部或工程部及潛在問題部門根據潛在問題的性質﹐作出研究及找出改善對策
2.4.6潛在問題的分析﹑改善對策及預計完成日期記錄在<<預防處理單>>上﹐然後回復品保部確認
2.4.7品保部如認爲回復的預防措施不實際﹐則要重新擬定預防措施
2.4.8品保部負責監控預防措施實施結果﹐並將期間的跟進行動及意見記錄在有關的<<預防處理單>>上
ⅱ由廠處級主管於存貨預定銷燬日到場勘查監毀(須配合主管機關勘查監毀者,請以主管機關會勘為準)。
ⅲ檢具商品銷毀前照片、報廢監毀過程照片﹝須加註銷燬日期﹞予台南總公司留存。
②報廢總金額在RMB5萬元以上者
ⅰ請擬定存貨預定銷燬日期並檢附報廢清單,向廠處級主管申請銷燬審核,並需經台南總公司核准。
ⅱ由總管理處派員於存貨預定銷燬日到場勘查監毀(須配合主管機關勘查監毀者,請以主管機關會勘為準)。
(2) 庫存不合格品報廢
(A)客戶退貨、庫存之不合格品:可按月申請報廢。
(B)經業務單位及工程單位確認已無市場或生產使用價值之存貨(即呆滯存貨):統一於每年度之4月及10月份申請<<報廢呆滯或不良存貨報廢申請單>>(附件8)。
(C)呆滯存貨報廢呈核前,須經業務及研發、工程單位確認;於廠處主管核決後,呈送台南總公司審核。
(A) 文件登錄與編碼發行
(B) 原版文件之保管
(C) 文件補發作業
(D) 文件管制作業
1.3.3 其他相關單位發之申請
(3) 文件修改、廢止之審議
1.4 名詞定議

1.5 相關辦法
1.5.1 進料檢驗管理辦法
1.5.2 製程檢驗管理辦法
1.5.3 成品檢驗管理辦法
2.2.3不合格品處理之分類
(1)特采品﹕缺陷較輕微﹐使用后不致影響品質之產品
(2)挑選品﹕經過挑選剔除不良之產品
(3)重工品﹕有缺陷可修補整理﹐使其符合品質要求之產品
(4) 報廢品﹕失去使用性及價值之產品
2.2.4經品委會判定為特采﹐由相關單位根據特采判定的類別和數量﹐分別做特采標識﹐移入合格品區
2.4.9當預防措施實施完成後﹐品保部將實際完成日期記錄在<<預防處理單>>內﹐並進行驗證和確認是否需要進一步行動
2.4.10潛在問題的原因﹑解決方法和<<預防處理單>>的記錄﹐應呈報管理者代表核准﹐然後由品保部存檔備查
2.4.11預防措施的實施及效果由品保部在管審會召開時匯總報告
3. 附則
3.1 附件
2.3.3根據以上問題進行分析﹐依不同之問題狀況提出有效的改善對策﹐經權責部門審核﹐并加以實施﹔如有不合理﹐應將原因寫出﹐再進行二次分析。
2.3.4品保部確認改善措施有效時﹐匯總文件資料﹐進行結案﹔若改善無效時﹐則記載后續之處理方式﹐重新分析﹑改善﹑追蹤﹑確認。
2.3.5相關單位在『長期改善對策』未實施出台時﹐先以『緊急改善對策』執行。
(3)庫存不合格品銷毀作業:
(A)年度申請報廢之存貨,若無其它特殊因素且經核准者,一律須於報廢核准后3個月內銷燬。
(B)存貨報廢申請,依核決權限呈核,並經核准後,須向廠處級主管及台南總公司申請銷燬除帳。
①報廢總金額在RMB5萬元以下者
ⅰ請擬定存貨預定銷燬日期並檢附報廢清單,向廠處級主管申請銷燬核准,並知會台南總公司處理。
(3)管審會評審的缺失
(4)品質異常事件(應用統計技朮分析而體現的非機遇性品質異常)
2.3.2根據問題來源做相應作業
(1)屬客戶抱怨事件﹐由業務填制<<客戶抱怨處理報告表>>(系統單)﹐按<<客戶抱怨事件處理辦法>>執行改善作業
(2)內部品質稽核之缺失﹐由品質稽核員填制<<內部稽核缺點報告表>>(附件9)﹐按<<內部品質稽核程序>>施行改善
(2)制程檢驗之不合格品處理﹕由權責人員在<<制程異常記錄表>>(附件2)中鑒許認可作相應處理﹔如遇品質異常﹐經過確認后﹐由異常發生單位開具<<品質異常處理單>>(附件3)交相關部門處理
(3)最終檢驗之不合格品處理﹕開具<<不合格品處理單>>(附件4)交責任單位作相應處理;FQC檢驗之不合格、電氣、型號混裝開《品質異常改善追蹤單》(附件5)交相關部門處理。
2.1.6工程負責異常問題的技朮性分析
2.2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2.2.1不合格品來源
(1) 進料檢驗之不合格品。
(2) 制程檢驗之不合格品
(3)最終檢驗之不合格品。
(4)客戶退貨之不合格品
(5)托外加工之不合格品
(6)庫存之不合格品
2.2.2不合格品之處理
(1)進料檢驗之不合格品處理﹕進料檢驗達拒收時﹐由IQC填寫《進料檢驗結果報告表》(附件1);IQC依核決結果進行相應作業
ⅲ檢具商品銷毀前照片、報廢監毀過程照片﹝須加註銷燬日期﹞予台南總公司留存。
2.2.7不合格品經相關單位處理后﹐執行單位均應做相關標識﹐以備追溯。
2.2.8當在交付或使用中發現不合格品時﹐本公司將以換貨處理或由業務作相應處理。
2.3矯正措施管理程序
2.3.1異常問題來源
(1)客戶抱怨案件
(2)內﹑外部品質稽核的缺失
2.2.5經挑選﹑重工后之產品﹐須經過重新檢驗確認合格后方可入庫或交下一制程
2.2.6不合格品報廢作業
(1) 非庫存不合格品報廢
(A) 非庫存不合格品定義:屬進料檢驗、制程檢驗、最終檢驗及托外加工之不合格品。
(B) 報廢作業:由發生單位開據<<制程不良報廢單>>(附件6)或<<報廢申請單>>(附件7系統單)﹐經主管審核交品保權責單位檢驗確認。
1. 總則
1.1 制定目的
為加強本公司產品之品質管制,使生產過程中品質異常能得予以適當處理,特訂定本辦法。
1.2 適用範圍
本辦法適用於製造關係、各單位發現異常之處理。
1.3 相關權責
1.3.1生產部
(1) 文件之執行與制作
(2) 文件遺失、補分發之申請
(3) 文件修改、廢止之審議
1.3.2 管理部
(1) 文控室
(3)管理審查的缺失﹐按<<管理審查程序>>執行
(4)進料檢驗所發現之品質問題﹐由品管開具<<進料檢驗結果報告表>>,按<<進料檢驗管理辦法>>執行
(5)外部品質稽核之缺失﹐按本程序辦理
(6)品質異常事件﹐經品保確認異常問題成立后﹐由生產單位開具<<品質異常處理單>>,由品保召集相關單位至異常現場作異常分析﹐并提出改善對策及效果追蹤確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