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积的近似数

积的近似数

积的近似数
教材分析:
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是在前面取小数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用的方法同取小数的近似值一样,不同的是小数乘法要在计算完后对乘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数位。

教材处理:
例6创设了一个“狗帮助人们抓坏蛋”的情境,为学生求积的近似值提供了素材,同时让学生了解到狗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

通过例题给出的信息“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和问题“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很多小数并不一定都要知道它们的准确值,只需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通过计算狗的嗅觉细胞为2.205亿个为例,来说明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求积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能力目标: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学会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培养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逐步养成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

教学重点: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与实际需要取积的近似值。

备课时间:8月22日
上课时间:
二、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按要求写出下列小数的近似数。

0.9846分别保留三位、两位、一位小数
小结:求小数的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即要看精确数位的下一位是几,如果是比5小,就把尾数直接舍去,如果是5或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后再向前一位上加上1。

2、导入新课。

师: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小数并不一定都要知道它们的准确数,而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数就可以了。

同样,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只要根据需要求出积的近似数就可以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求积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由于求积的近似数所用的方法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完全相同,因此在教学新知前,组织学生复习、练习,让他们回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目的是为自主探索求积的近似数做好准备。

所以,从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引出求积的近似数,过渡自然、顺理成章。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课本例6主题图,教师讲述故事:一天晚上,一个商店里的钱物被盗窃,为了侦破这起盗窃案抓获犯罪嫌疑人,公安干警随即带了一只警犬前往犯罪嫌疑人躲藏的地点。

到达后警犬仔细搜索,突然,警犬大声叫喊,飞速扑向草丛里躲藏的犯罪嫌疑人。

结果,公安干警很快就抓到了这起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2、问题质疑。

为什么警犬能很快帮助警察抓获犯罪嫌疑人?谁来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因为狗的嗅觉很灵敏,狗的嗅觉细胞数量比人多得多,狗能利用它十分灵敏的嗅觉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

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

3、教学例6。

(1)呈现信息: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2)引导提问。

根据学生的提问,教师板书:狗的嗅觉细胞约有多少亿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引导列算式。

求0.049的45倍,就是求45个0.04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教师板书):0.049×45。

(4)学生独立完成求积的近似数。

当学生算出“0.049×45=2.205”后,提问:“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如何求积的近似数呢?”先让每个学生独立求出2.205的近似数,然后组织小组讨论交流:怎样保留积的一位小数?最后请小组学生发言解释取近似数的过程和理由,全体学生对发言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正确的计算过程如下:
0.049×45=2.205≈2.2(亿个)答:狗约有2.2亿个嗅觉细胞。

5)反馈、评价。

引导学生反馈、评价自己的计算过程、结果是否正确,更正自己做错的地方。

(6)小结:求2.205这个积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要看小数点后第二位,因为积的十分位上的数是0,0<5,所以要舍去小数部分的0和5,积的近似数约是2.2。

由于求得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在横式中要用约等号“≈”。

(7)如果将题目中的“45”改为“46”,结果应是多少?
(设计意图:教材主题图设计“警犬抓坏蛋”的情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

创设警犬侦破盗窃案的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引导质疑,引出人和狗的嗅觉细胞的有关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列式计算,自主探索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通过交流研讨、反馈、评价、更正错误,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同时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教育。


4拓展延伸。

同学们,有些应用问题取近似数时,还要联系实际想一想。

下面这道题的答案没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应保留几位小数才合理呢?
出示:我家上个月的用水量是35.3吨,每吨水的价格是2.75元。

小管家们帮我算一算上个月我家应付多少元水费?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5.3×2.75=97.075≈97.08(元)
(2)讨论交流:这道题为什么要保留两位小数?
(3)小结:由于是计算钱数,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分,应精确到分(百分位),所以将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是合理的。

根据“四舍五入”法把百分位后面的数省略,千分位上的数是5,向百分位进1,得到近似数97.08。

5、总结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或题目要求取积的近似数。

取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保留整数,就看第一位小数是几;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是几;保留两位小数,就看第三位小数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

(设计意图:在教学例6后,增加一道计算钱数的练习,旨在拓展延伸,让学生灵活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通过练习,让学生认识到在收付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只要保留两位小数,增强学生应用的自觉性。

通过总结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内化,提升迁移、类推能力。


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1.5×0.54=0.65≈0.6(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2.43×20=48.6(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先让学生算一算,再判断计算是否正确,然后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2、计算下面各题。

(1)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3、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5.25×4.28 0.26×5.9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改错、计算、解决问题等练习,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通过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求积的近似数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数
方法:先求出准确的积,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

注意:计算结果要用“≈”表示。

作业布置:
课内作业:课本练习三第一题前四小题。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