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2、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优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基于问题情境的探究和合作,在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2、通过上机运行操作程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生活化的实例,培养学生对算法程序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利用信息技术开创美好未来的愿望。
2、让学生在分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通过对教师给出问题进行分析,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成就感和严谨的思维习惯,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知道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剖析程序实例,理解程序结构和功能,并通过修改原有程序实现其他功能。
教学方法策略设计
本课旨在营造生活化、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从电影片段开始,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让学生亲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问题解决的过程,通过探究、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感受编程的乐趣,并产生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美好未来的愿望。
本课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分组协作法、赏识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计算机的踪影,感受到计算机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
然而,在惊叹计算机的神奇和享受的欢乐的时候,你是否了解计算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有没有思考过其中的奥妙呢?下面我们先看一个
古典的问题:”
学生观看约1分钟的电视剧《汉刘邦》片断,内容大致如下:
“韩信是我国西汉初著名的军事家,刘邦得天下,军事上全依靠他。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仅如此,还能经常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在与楚军决战时韩信指挥诸侯联军,在垓下十面埋伏,击败楚军,楚霸王项羽因此自杀。
”
片断结束时屏幕出现“韩信点兵”问题:“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兵士多少,韩信答说,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7人一列余4人、13人一列余6人、17人一列余8……。
刘邦茫然而不知其数。
你呢?”
二、热身思考,体验问题解决
(一)、人工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先助刘邦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
”
展示题目:
“韩信点兵”问题1:求整除3余1、整除5余2、整除7余4的最小自然数。
2、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
学生探究:把全班分成1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讨论问题。
利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找出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和写出求解问题的解题步骤。
并填写“探究问题记录表”。
如下:
探究问题记录表
3、设计算法
经过对问题的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确定了应该做什么,接着就应该解决怎
教师解释第3步“另X为X+1”并指出它与数学中的区别,并从上面的解题步骤中总结出穷举的算法。
4、得出答案,问题得到解决
教师:“刚才有些同学把题目解出来了,答案是67,韩信作为大将军,统率士兵当然不止67人,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个数据量稍大的问题。
”
(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韩信点兵”问题2:求整除3余1、整除5余2、整除7余4、整除13余6、整除17余8的最小自然数。
教师:“计算机怎么样解决问题?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同样要经过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两步骤。
”在讲授过程中展示人工解题中分析问题和设计算法这两个步骤。
2、分析问题
3、设计算法
给2分钟学生分析上述问题并写出算法,不用计算。
学生有了第1题的经验,很快会写出和第一题类似的算法。
如下:
教师:“上面的结果超过1万,人工计算要很长时间,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你想到什么?”(用计算机解题)
教师:“用计算机解题,是不是输入上面的算法?上面用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计算机不懂,必须翻译成计算机的语言,这就是程序设计语言。
”教师展示与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的程序作对照。
简单解释变Y的作用,并提示学生程序设计语言是我们以后学习的重点。
4、编写程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As Integer, Y As Integer
X = 1: Y = 0
Do
If X Mod 3 = 1 Then
If X Mod 5 = 2 Then
If X Mod 7 = 4 Then
If X Mod 13 = 6 Then
If X Mod 17 = 8 Then Y = X
End If
End If
End If
End If
X = X + 1
Loop Until Y > 0
Print "韩信统御士兵数:"; Y
End Sub
5、调试运行程序
教师:“程序编好以后,通过键盘输入计算机,并运行程序查看结果这个过程叫调试程序。
”
6、得到结果
三、初试身手,感受成功
师:刚刚我们看的这个程序是别人设计出来的,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作品出来呢
(1)教师呈现问题:
“温馨问候语”:妇女节要到了,小明想利用所学的VB知识给妈妈编写一个温馨问候语的程序,早上5点以后9点以前妈妈启动该程序会显示“妈妈早上好!”,上午9点后12点以前显示“妈妈上午好!”,中午12点后18点以前则显示“妈妈下午好!”,其它时间则显示“妈妈早点休息!”
(2)分析问题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怎样在“温馨问候语”程序中做出判断
学生回答:Step1:取出当前时间
Step2:判断时间是否在5点以后9点以前,如果是,则显示“妈妈早上好!”
Step3: 判断时间是否在9点后12点前,如果是,则显示“妈妈上午好!”
Step4: 判断时间是否在12点后18点以前,如果是,则显示“妈妈下午好!”
Step5:如果以上条件均不满足则显示“妈妈早点休息!”
(3)画出流程图
师:你能够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画出流程图吗?
学生讨论,尝试画出流程图
(4)程序代码
教师给出该问题的程序代码,让同学们对照流程图思考其含义
Dim gettime As Date, gethour As Date
Gettime = Time ()
Gethour = Hour (gettime)
If gethour >= 5 and gethour <= 9 Then
Print "妈妈,早上好!"
Else
If gethour >= 9 and gethour <= 12 Then
Print "妈妈上午好!"
Else
If gethour >= 12 And gethour <= 18 Then
Print "妈妈下午好!"
Else
Print "妈妈早点休息!"
End If
END IF
END IF
(5)运行程序,验证结果
学生运行程序,简单熟悉vb界面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6)修改程序,实际应用
教师提出要求:发挥你的聪明才智,通过对该程序代码进行修改,你可以将此程序修改为对老师、同学、朋友“温馨问候语”、“悄悄话”等程序,说出你的心里话。
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小组内推选小组长,教师告之小组长的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集中全组智慧解决问题。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小组讨论,形成一个或多个方案,修改程序代码,最后将原程序变成一个新的融入了学生智慧的程序。
课堂小结,寄予希望
师:我们刚刚通过两个实例了解了计算机是如何解决问题,那么现在一起来归纳一下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结语:明天需要我们用心去创造,利用计算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创造美好未来,同学门应该时刻准备!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抓住身边的机会,勇敢尝试。
相信有了大家的智慧,我们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