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荨麻疹社区诊治和健康教育指导【中图分类号】r758.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2)07-0054-01
急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变态反应疾病。
常是急性发作,全身有瘙痒,抓之有大小不一的风团发生。
风团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皮损,或成地图样损害。
风团随起随退伴有瘙痒,特别令患者烦恼。
本病病因复杂,很难确定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接触物等诱发因素[1]。
有的患者自行涂抹激素类等药膏,反而使病情反复发作愈来愈严重。
因此,社区医师应帮助患者寻找过敏原,分析发病机理,正确地给予治疗,开展合适的健康教育指导。
我们在社区诊治过程中,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现分述如下。
1急性荨麻疹常见病因和发病机理
1.1引起急性荨麻疹的过敏原很多[2],主要包括:①食物中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
其次某些香料调味品亦可引起。
②药物中以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等常见,常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荨麻疹。
而阿司匹林、吗啡、阿托品、维生素b1等药物为组胺释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引发荨麻疹。
③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均可引起。
④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⑤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都可引起。
此外,胃肠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
1.2急性荨麻疹发病机理
1.2.1过敏性机理引起的荨麻疹。
食物中的过敏原(多属于异种蛋白质)刺激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抗体ige,ige抗体附着在体内的肥大细胞上或嗜碱性白细胞上,当再吃这种食物时,ige抗体就和食物中的过敏原相结合,从而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白细胞释放组织胺。
组织胺又作用于血管,使之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因而大量蛋白质和液体外渗到皮肤组织中,于是产生荨麻疹。
属于这种机理的荨麻疹较多,最常见的有羊肉、鱼、虾、贝壳、蟹、牛奶、蛋类等动物蛋白质,还有草莓、西红柿、大蒜等植物引起的荨麻疹。
内服或注射的药物,空气中存在的霉菌孢子、花粉和化学物质,各种感染或感染性病灶的产物等一般均属此类。
1.2.2非过敏引起的荨麻疹。
①非过敏性组织胺释放。
某些药物(阿司匹林、吗啡、磺胺、青霉素、阿拖品等)、一些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能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使它释放组织胺导致荨麻疹,不需要通过过敏性机理。
②胆碱能性荨麻疹。
温热、运动、情绪激动等可使自主神经系统的胆碱能性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可直接引起血管扩张,也可促使组织胺释放,引发荨麻疹。
③直接刺激血管引发荨麻疹。
有些因素可直接刺激血管使之扩张和产生荨麻疹,如饮酒、精神紧张、失眠以及可使血管扩张的药物等。
④遗传因素。
如家族性荨麻疹综合征,延迟性家族性局限性热荨麻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等,但是临床都较少见。
2急性荨麻疹诊断和治疗原则
2.1主要症状和体征:起病较急,皮肤突然发痒,迅速出现大小不
一的鲜红色风团,继之因水肿明显而呈苍白色,周围有红晕,形状数目不一。
数小时内水肿减轻、风团变为红斑而逐渐消失。
但新的风团不断发生,此起彼落。
如累及胃肠引起黏膜水肿,则引起阵发性绞痛,剧烈时颇似急腹症。
并可发生高热、寒战等中毒症状,如出现此种症状则应警惕有无感染之可能,尤其是夏季小儿患者。
有的急性皮损上可有水疱、大疱,称大疱性荨麻疹。
有的中央可有紫斑发生,称紫斑性荨麻疹。
粘膜也可受累,口唇肿胀,或咽峡部肿胀而造成喉头水肿,致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全身可有发热,一般在39℃以内,如在39℃以上,就应注意病人有无急性化脓性感染或败血症。
严重全身性风团病人还可有血压下降、头晕、胸闷等症状,极少数还可发生休克反应。
应及时给予治疗。
大多数病人仅有风团瘙痒症状,而无其他症状。
病程一般在1~2周内自然痊愈。
2.2治疗原则:荨麻疹目前没有办法根治,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
西医多采用以内服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临时抑制为多;中药也有较好地调理作用。
①消除体内血热血燥,改善皮肤微循环,迅速消除水肿、皮疹、风疹块等荨麻疹样皮损。
②改善血管调节功能,恢复机体自身供血供氧功能,保证各组织器官的细胞呼吸畅通。
③激活人体自身抗炎功能,积极消除皮肤深层炎症和血管炎症,并防止受损部位进一步遭到外界感染恶化,防治湿疹、荨麻疹诱发的并发症状。
④彻底清除皮肤毒素、血毒、脏毒,激活受损部位细胞的毒素自我代谢和屏障功能。
⑤有效调节皮脂分泌,加速因红疹子、感染愈合后引起的老化角质及黑色素的剥落,平衡肌肤自身代谢功
能[3]。
3社区健康教育指导
①患者平时要注意观察过敏原,如发现对某种食物或药物过敏时,应立即停用;对可疑致敏原应尽量避免接触。
②剪短指甲,勿用力搔抓,否则可引起皮损显著增多,瘙痒剧烈。
保护局部卫生避免搔抓以防感染。
③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服果导片2片,睡前服用。
或番泻叶适量开水冲饮。
④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禁放花卉,也不应该喷洒来苏尔、敌敌畏等化学物品,以免致敏。
⑤司机、高空作业者在工作期间禁用扑尔敏、苯海拉明、安太乐等抗过敏药物,以免因头晕、嗜睡等症状导致事故发生。
⑥急性发作时应注意饮食,忌食辛辣食物及酒类。
累及胃肠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易消化食物。
⑦提高免疫,改善过敏体质:适当锻炼,保持乐观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配合服用一些有抗氧化功能的产品以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荨麻疹经治疗后皮疹消失不留任何痕迹。
但长时间或大剂量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会导致药物依赖性,。
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好转,一旦停药后,用药部位原发病变加重。
当重新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再发。
使用激素时间越长,可使皮肤变薄、脆弱、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
还可出现轻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伤口愈合困难等。
对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正确选择治疗药物和逐渐减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质激素的情况
下,选用对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方法或中药治疗。
参考文献
[1]张玉.科学防治荨麻疹[j].求医问药,2009(8):30
[2]段民录,陈瑾兰,陈敏,等.671例患者常见致敏原分析[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8.25(5):290
[3]唐菁.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方法[j].求医问药,2009(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