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不能用来测开水的温度B.不是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C.液化和汽化都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D.在温度为20℃的房间里,冰水混合物温度仍为0℃3.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A.37.5℃和38.5℃B.37.5℃和38℃C.38℃和38℃D.38℃和38.5℃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7℃~42℃B.热值高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比热值低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C.质量越大,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就越多D.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5.两只用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8.5℃,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7.2℃和39.4℃的两个人,则这两只体温计的读数分别是()A..37.3℃,39.4℃B..37.3℃,38.5℃C.38.5℃,39.4℃D..39.4℃,39.4℃6.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高B.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结构和原理上都相同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不可以D.体温计需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下端泡中,而普通温度计不用甩动,其液柱会自动下降7.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8.小明测体温时,忘了甩体温计,也没有读体温计的示数,直接用这个体温计去测体温,测量结果是37.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的体温一定是37.5℃B.他的体温一定高于37.5℃C.他的体温可能是37.5℃,也可能低于37.5℃D.他的体温可能高于37.5℃9.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6℃.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A.38℃,39℃B.37℃,40℃C.38℃,40℃D.39℃,39℃10.两支体温计的示数都是38.2℃,用完后都没有甩,就用一个给39.3℃的高烧患者甲,另一支给37.5℃的低烧患者乙测量,其结果是()A.甲的测量结果为38.2℃B.甲的测量结果为39.3℃C.乙的测量结果为38.2℃D.乙的测量结果为37.5℃二.解答题(共10小题)11.(1)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是根据的规律制成的.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到℃,它的分度值是℃,所测患者的体温是℃.(2)如图11所示的电流表,量程为0.6A,则电流表每小格表示的值是A,所测电流值为A.12.(1)在初中两年的物理学习中,同学们使用了多种测量仪器,各种仪器使用前,首先应弄清楚该仪器的量程、分度值以及零刻度是否到位,再进行测量读数.观察下面两图按要求回答问题,并把答案填在横线上.①左图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到℃,所测患者的体温是℃.②右图中量程为3V的电压表每小格表示的值是V,所测电压值为V.(2)根据下面两图演示的实验现象,请你分别说明反映了什么物理规律.①左图的奥斯特实验,说明了.②右图的小孔成像实验,说明了.13.(1)体温计的读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2)质量40g的烧杯,盛有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它们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砝码和游码如图所示,则液体的质量是g.若测得液体的体积为54cm3,则该液体的密度为g/cm3.(保留1位小数)14.在初中两年的物理学习中,同学们使用了多种测量仪器,各种仪器使用前,首先应弄清楚该仪器的量程、分度值以及零刻度是否到位,再进行测量读数.观察下图,按要求回答问题:(1)图1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到℃,所测患者的体温是℃.(2)图2中量程为3V的电压表每小格表示的值是V,所测电压值为V.15.如图是小红同学测量体温时的示数,她的体温是℃.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乙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进行计数时,若分别沿A、B方向观察,其中沿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应用了原理.16.(1)如图1所示,是两支温度计的一部分,其中表示体温计的是图,测得的体温为,另外一支温度计的示数是.(2)在图2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cm 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小于60”、“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2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20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到某个位置,这时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如图3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通电螺线管的上端是极(选填:“N”或“S”),滑片向b端移动时,悬挂条形磁铁的弹簧将(选填:“变长”、“不变”或“变短”).17.(1)①如右图体温计的示数是℃;②如图甲、乙分别是汽车仪表盘上的转速表和速度表,从图甲可以看出,汽车发动机此时的转速为转/分,从图乙可以知道,汽车目前行驶的速度是km/h.③如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2)天平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回到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将所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如图所测物的质量是g.(3)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的信息是:②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出的信息是:.18.写出测量的数据:(1)图1中物块的长度为:cm;(2)图2的体温计为三棱体,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一发烧病人量得体温如图所示,用后忘记甩几下就给一正常体温的人使用,测量后体温计显示的温度为:℃.(3)抄表工人分别在元旦日和3月1日看到小明家的电能表如图3所示,电能表参数表明小明家所有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Kw;小明家一、二月份一共用电KWh;借助电能表测量家庭中电吹风的额定功率,小明还需要一个工具(或器材)是:.19.(1)如图1所示的体温计的最小刻度为℃,此时它的示数为℃;(2)如图2所示是测量硬币直径的一种方法,它的直径是cm;(3)图3中电流表的示数为A;(4)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实心金属块的密度.把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中,右盘中放砝码,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4甲所示,金属块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4乙所示,金属块密度是kg/m3.请你依据给出的密度表确定,组成金属块的金属是.20.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性质制成的.在某次晨检中,甲同学测完体温后(体温计示数如图所示),同桌的乙同学把该体温计直接夹到自己的腋下,结果乙同学的体温记录与甲同学相同,都是℃.这两位同学中有可能没有发烧的是,你判断的理由是:.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分析:在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因为水银柱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解答:解:甲的体温等于39.5℃,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结果准确.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甲的体温.故选B、D.点评:体温计内玻璃管与玻璃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管子,由于水银的表面张力比较大,所以,水银柱从此处断开,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不能用来测开水的温度B.不是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C.液化和汽化都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D.在温度为20℃的房间里,冰水混合物温度仍为0℃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A、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标准气压下开水的温度为100℃.B、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C、液化是指从气态变为液态,汽化是指从液态变为气态,汽化又分为蒸发和沸腾.D、0℃是水的凝固点和冰的熔化点,0℃以上是液态,0℃以下是固态.解答:解:A、体温计的最大测量值为42℃,而开水的温度在100℃,所以体温计不能测开水的温度,故A正确;B、固体中的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所以不是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B 正确;C、水蒸气放出热量就可能从气态变为液态,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故C错误;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吸热用来使冰熔化为水,放热使水凝固为冰,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故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最大测量值为42℃;熔化是指固态变为液态,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液化和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3.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A.37.5℃和38.5℃B.37.5℃和38℃C.38℃和38℃D.38℃和38.5℃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体温计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结构就是在它靠近液泡的上方有一个小的缩口,它的作用是使上方的水银无法自行回到液泡中,从而使体温计的示数不经过甩动不会下降.因此,示数为38℃的体温计,如果不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会下降.解答:解:用示数是38℃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7.5℃的病人体温时,由于缩口的作用,示数不会下降,所以仍保持38℃;用示数是38℃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8.5℃的病人时,水银会从液泡内膨胀上升,使示数增加到38.5℃.故选D.点评:了解体温计缩口的作用,是判断该题的关键,正是因为有了缩口才使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也正是因为有了缩口,才千万不要忘记用完甩一甩.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7℃~42℃B.热值高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比热值低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C.质量越大,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就越多D.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内能的概念;燃料的热值.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2)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少跟燃料的热值和燃料的质量大小有关,完全燃烧同种燃料的质量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3)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得多少,是内能的变化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4)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做热运动的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同物体的内能不但和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解答:解: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故A错误;B、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少跟燃料的热值和燃料的质量大小有关,所以热值高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比热值低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正确;C、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得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C错误;D、同物体的内能不但和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在物体质量不一定的情况下,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正确.故选A、C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体温计的量程、燃料的热值、热量的概念和内能的大小等知识,需要同学们在把握住概念的基础上去认真仔细得分析得出答案.5.两只用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8.5℃,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7.2℃和39.4℃的两个人,则这两只体温计的读数分别是()A..37.3℃,39.4℃B..37.3℃,38.5℃C.38.5℃,39.4℃D..39.4℃,39.4℃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在靠近液泡附近有一个缩口,这个缩口使得液柱中的水银不能自己回到液泡中,使用时必须甩回去.因此,用未甩过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会下降.解答:解:用示数为38.5℃的体温计测体温37.2℃的病人时,水银不能回到液泡中,因此,示数仍为38.5℃;用这支体温计测体温为39.4℃的病人时,液泡内的水银膨胀,仍可使液柱上升,达到39.4℃.故选C.点评:了解体温计的构造,理解缩口这一结构在测量时所起的作用,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6.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高B.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结构和原理上都相同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不可以D.体温计需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下端泡中,而普通温度计不用甩动,其液柱会自动下降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分析: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外观、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上都有所不同,我们结合选项内容一一作出判断.解答:解: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普通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要高,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作的,但是体温计有缩口,温度计没有,故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体温计使用之前要先甩动,温度计不需要,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两种温度测量工具的掌握情况,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如下:①结构上:体温计有缩口,普通温度计没有;②量程和分度值: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是0.1℃,普通温度计约﹣20~100℃,分度值是1℃;③使用前:体温计要甩一甩,普通温度计不能甩;④读数: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7.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解答:解:甲的体温等于39.5℃,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结果准确;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甲的体温,但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故选B.点评:体温计内玻璃管与玻璃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管子,由于水银的表面张力比较大,所以,水银柱从此处断开,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8.小明测体温时,忘了甩体温计,也没有读体温计的示数,直接用这个体温计去测体温,测量结果是37.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的体温一定是37.5℃B.他的体温一定高于37.5℃C.他的体温可能是37.5℃,也可能低于37.5℃D.他的体温可能高于37.5℃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体温计的特殊的构造,以及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解答:解:直接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去测体温,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所以直接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去测体温,测量结果是37.5℃时,则被测人的体温可能是37.5℃,也可能低于37.5℃.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9.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6℃.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A.38℃,39℃B.37℃,40℃C.38℃,40℃D.39℃,39℃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在靠近液泡附近有一个缩口,这个缩口使得液柱中的水银不能自己回到液泡中,必须靠甩才行.因此,用未甩过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会下降.解答:解:用示数为36℃的体温计测体温38℃的病人时,液泡内的水银膨胀,可使液柱上升,达到38℃;此时继续测量40℃的病人的体温,液泡内的水银膨胀,仍可使液柱上升,达到4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使用体温计之前,别忘了“甩一下”.10.两支体温计的示数都是38.2℃,用完后都没有甩,就用一个给39.3℃的高烧患者甲,另一支给37.5℃的低烧患者乙测量,其结果是()A.甲的测量结果为38.2℃B.甲的测量结果为39.3℃C.乙的测量结果为38.2℃D.乙的测量结果为37.5℃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它的缩口.水银膨胀时可以通过缩口向上沿伸,但在收缩时却无法通过缩口回到液泡中,因此,示数为37.5℃的体温计,它的温度如果不甩,只能上升不会下降.解答:解:体温计的缩口使水银不可能自已回到液泡中,因此只能升高,不会下降.用它测39.3℃的甲病人时,则可以升温到39.3℃.用这支体温计测37.5℃的乙病人时,其示数仍为38.2℃.故选BC.点评:认识体温计“缩口”这一特殊结构的作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二.解答题(共10小题)11.(1)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到42℃,它的分度值是0.1℃,所测患者的体温是37.1℃.(2)如图11所示的电流表,量程为0.6A,则电流表每小格表示的值是0.02A,所测电流值为0.34A.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分析:(1)人的体温一般也不会超过35~42℃的范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学会温度计的读数:明确是零上还是零下,明确一个大格和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读数时从绝对值小的向绝对值大的读.(2)电流表的读数:首先确定使用的量程,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即分度值,最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即可.解答:解:(1)体温计是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人的体温一般不会超过35~42℃的范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体温计的一个大格是1℃,一个小格是0.1℃,故该体温计的读数是:37.1℃;(2)当使用“+”和“0.6”两接线柱时,电流表量程为0~0.6A;刻度盘共分三大格,每一大格又分为10小格,则每一小格表示0.02A;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3A+2×0.02A=0.34A.故答案为:(1)液体的热胀冷缩;42;0.1;37.2;(2)0.02;0.34.点评:(1)正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明确是零上还是零下,明确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知道电流表不同量程的读数.读数时要看清使用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在电流表的同一刻度处,0﹣3A量程的读数是0﹣0.6A量程读数的5倍.12.(1)在初中两年的物理学习中,同学们使用了多种测量仪器,各种仪器使用前,首先应弄清楚该仪器的量程、分度值以及零刻度是否到位,再进行测量读数.观察下面两图按要求回答问题,并把答案填在横线上.①左图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到42℃,所测患者的体温是39℃.②右图中量程为3V的电压表每小格表示的值是0.1V,所测电压值为 2.5V.(2)根据下面两图演示的实验现象,请你分别说明反映了什么物理规律.①左图的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②右图的小孔成像实验,说明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光直线传播的应用;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压表的读数方法.专题:实验题;简答题.分析:(1)①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②电压表选3V量程,分度值是0.1V;(2)①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和磁间的联系,电能生磁;②小孔成像现象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解答:解:(1)①体温计内水银液柱正好指示在39℃上;②电压表指针指在2后面第5个小格上,因此读数为2V+0.1V×5=2.5V;(2)①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②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日月食都是这种现象造成的.故本题的答案为:(1)①42、39;②0.1、2.5;(2)①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或电能生磁,或电流的磁效应);②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点评:本题考查了两个常见的测量仪器读数和课本上两个重要的插图,对于测量仪器读数的方法题中已详细说明,对于插图要求在学习的同时要多留意,要明确每个插图揭示的物理道理.13.(1)体温计的读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37℃.(2)质量40g的烧杯,盛有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它们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砝码和游码如图所示,则液体的质量是48.5g.若测得液体的体积为54cm3,则该液体的密度为0.9g/cm3.(保留1位小数)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天平的使用;密度的计算.分析:(1)此题体温计的示数在量程的范围内,分度值是0.1℃,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体温计的示数.(2)①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而要准确读出游码所对刻度,必须明确标尺的分度值及以游码左端所对刻度为准.如图本标尺的分度值是0.5g.②根据密度公式,通过已知物理量,可以求出该液体的密度.解答:解:(1)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水银柱在37℃,示数为:37℃.故答案为37;(2)①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如图本标尺的分度值是0.5g,游码的左端在8后一格,即游码刻度值对应的质量为8.5g;∴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游码质量+游码对应刻度值=50g+20g+10+8.5g=88.5g;∴液体的质量m液=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烧杯质量=88.5g﹣40g=48.5g;②根据密度公式ρ=,已知液体质量m液=48.5g,液体体积V=54cm3∴ρ液==0.9g∕cm3;故答案为48.5;0.9.点评:(1)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的读数方法,是一道基础题.(2)主要考查天平的读数及密度的基本计算.14.在初中两年的物理学习中,同学们使用了多种测量仪器,各种仪器使用前,首先应弄清楚该仪器的量程、分度值以及零刻度是否到位,再进行测量读数.观察下图,按要求回答问题:(1)图1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到42℃,所测患者的体温是39℃.(2)图2中量程为3V的电压表每小格表示的值是0.1V,所测电压值为 2.5V.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电压表的读数方法.专题:实验题.分析:(1)体温计和一般温度计构造上不同,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也不相同,读数时要注意;(2)电压表的读数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位置读数.解答:解:(1)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液柱指在39上,因此读数为39℃;(2)电压表选择3V量程,分度值是0.1V,指针指在2后面第5个小格上,因此读数是2V+0.1V×5=2.5V.故答案为:(1)42、39;(2)0.1、2.5.点评:体温计和电压表的读数是中考的重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首先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的位置正确读数.15.如图是小红同学测量体温时的示数,她的体温是36.8℃.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乙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进行计数时,若分别沿A、B方向观察,其中沿A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应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