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媒体时代校对工作的重要性
摘要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异常迅猛,新媒体的新闻信息生产数量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广大网民和大众的视角,如果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校对不严肃的问题,会给媒体平台的权威性和大众的阅读上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值得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新媒体;校对;重要性
1 引言
随着采编出版方式的变化,校对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校对的载体由过去的手写稿、打印稿,转变为网传界面。
二是校对的方式由过去的比对原稿校对,变为没有底稿的独立作业。
这种带有编辑功能的变化,正在成为现代校对工作的主流。
校对工作如何适应这种转变,是有效提高报纸质量的重要一环。
2 校对工作的特点
校对工作是报纸出版流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将各种差错消灭在报纸印刷之前,从而保证报纸的质量。
校对工作不是简简单单重复的工作,是文字性、学识性、技术性的创造性劳动,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需要敏锐的观察力,熟悉政治动向,更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确保校样与原稿一致的基础上,注意发现原稿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等内容方面的差错,以及在语言文字表述、图表公式排列、体例格式统一、字体字级批注等方面的差错,及时负责地提请编辑部门解决。
除此之外,校对工作还很考验校对人员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三“心”缺一不可,校对人员更要不断地自觉地认真地学习业务知识和规章制度,才能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修养都有所提高。
在提倡精细化管理的今天,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这在校对工作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除了上面说的各种能力,就是每一个细节都要完美:报头、日期、标题、图片说明,甚至标点的运用以及逻辑关系等,每一处细节都不能出问题,这些更加仰仗于个人强烈的责任心,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虚心的学习。
3 重视、搞好新媒体校对工作的措施
3.1 观念转变,打破常规,向“编校合一”转变
网络化后,没有了原稿,样稿就是原稿,尤其是用计算机校对软件(如黑马校对软件)辅助部分人工校对之后,文字校对工作由“校异同” 向“校是非” 转变,校对工作的编辑功能化趋势明显,对校对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记者、编辑在采编过程中努力追求创新与突破,在选题、版面、语言等各方面常有出人意料之举,具体表现在:更加追求整个版面的视觉效果,较多使用新闻图片或者后期制作图表;注重标题制作,追求“一见倾心”的效果;语言更加生活化、“接
地气”,更多地使用方言俚语或网络流行语,如“给力”“拼爹”等。
这些给校对工作带来的挑战是,既要跟上采编人员的思维,不落伍,不守旧;又要做语言规范、版面规范和报纸品位的维护者,不媚俗,不逾矩。
由于追求时效性等原因,临时撤换稿子、“倒版”的情况比以前频繁,使得校对工作量增大,无形当中加大了出错的风险,有时一字、一句、一图的改动都会影响整个版面,会出现“丢尾”甚至“丢段”的现象;版面创新带来的图片、字体、字号、格式等变化,也增大了图片颠倒、图注错配、图文不符等差错出现的概率。
这些,都需要校对人员认真审核,并与编辑沟通。
至于网络流行语的大量使用,则要求校对在原则规范与灵活适用之间寻找平衡点。
3.2 坚持科学的校对工作制度,使用人机结合完善校对工作
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计算机知识,熟練使用有关辅助校对环节的软件(如黑马校对软件),并且总结积累它们在工作中容易产生的问题,避免在利用先进设备的同时造成技术上的失误。
黑马校对软件如何与人工校对更好地结合,是提高出版质量的重要一环。
一是放在最后一道工序,能查出人的误区。
二是用黑马校对软件代替二校,因为一校后编辑常有改动,校样上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如果在一校时使用黑马校对,就会有很多问题出现,如丢字落段,电脑就不会发现,给二校留下隐患,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脑的优势,而一校改版后再用电脑校对,上面的问题就都解决了,二校样上已消灭了大部分差错,校样不会有大的改动,在此基础上进行电脑校对,既能校出遗留的差错,又为三校做好准备。
但是,电脑校对仍有很多不足,不仅有漏查漏检的情况,一些版面格式错误等,校对软件都识别不了。
这说明电脑还不具备人脑判断是非的智慧,还不能取代人脑的全部校对功能,只能充当校对的辅助工具。
电脑和人脑各有优势,只有将人工校对与电脑校对统一起来,发挥两者优势,才有利于提高校对质量。
4 总结与体会
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对人员还必须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各种新信息、新知识、新观点,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库,以适应新媒体大潮。
以往抱着各种典籍、资料、工具书来解决校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方法已经不够用了。
总之,校对是出版工作流程重要的环节,是报纸印刷前对内容、文字、版式的最后一次审核、把关,将各种差错、问题在付印之前加以修正完善,因此,校对工作是报纸质量好坏的根本保证。
校对从业人员必须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工作上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动精神,本着对作者、对出版物、对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校对经手的每一篇文稿;平时应做好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总结,经常加以梳理与归纳,形成自己的案例库;与时俱进,要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和与编辑校对、文稿档案处理等各种相关的业务培训,更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和新技术,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开阔视野、博学强记、不断更新,在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的同时,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成为一个又博又专的“通才”,胜任校对这一岗位。
新媒体时代注重快速阅读,更体现着新闻信息的快速生产,而快速出版和发行,都必须建立在认真精细的校对工作之下来开展,否则勘误、错误太多,也就影响了媒体平台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而且容易让网民、大众产生指责和谩骂的现象。
严肃的新媒体,尤其要注重对校对工作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