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福建省港口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福建省港口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福建省港口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行政管理专科年级:指导老师:教师职称:副教授浅析福建省港口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写作大纲绪论:近两年来,随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实施,福建港口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捷与热络,年投资总额呈翻番增长态势。

前不久,福建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提出,现阶段必须在省级层面上集中力量强势推进“两集两散”建设,突出发展重点,加快海峡西岸港口群建设。

福建省港航管理局对于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备感鼓舞。

福建省交通厅党组集中力量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多次召开港口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建设问题,举行“海西”港口发展论坛。

本论:一、福建省港口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一)港口分散,协调性不够(二)配套设施不健全(三)港口发展模式落后二、福建省港口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历史遗留问题(二)基础建设投资不足(三)守旧的思想阻碍发展模式创新三、解决福建省港口建设问题的对策(一)大力提高港口集约化水平(二)深水泊位与配套设施双管齐下(三)创新港口发展模式(四)加大“海西”港口推介力度结论:港口现代化,既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组成内容,又是促进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因此,实施福建港口现代化建设战略,是福建发展港口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也是福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浅析福建省港口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港口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对解决办法做了些探讨。

从思考和探索中认识到做好港口现代化建设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到现代化建设工作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港口现代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关键词:福建省港航管理局现代化建设探讨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港口的现代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沿海主要港口的现代化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先进港口,局部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在科技的推动下,中国港口的总体规模和总吞吐量均已居世界首位。

据了解,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4年位列世界第一,2006年中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共计56亿吨,中国目前已有14个亿吨大港。

为促进港口发展,推动港口科技进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港口科技投入力度,加强高水平港口科技人才培养,并注重港口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福建港经过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现代化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但在发展工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只有好好的解决才可以使福建港在现代的竞争中长期发展。

一、福建省港口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虽然福建港口建设的现代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巩固提升厦门港、加快开发湄洲湾港、整合优化福州宁德港,实现全省沿海港湾资源整合优化,一定程度上推进港口体系建设。

通过港口资源、体制一体化整合,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中部、南部打造福州、湄洲湾(泉州-莆田)、厦门三大港口,走一条海西特色的大港口发展之路。

但是整体的建设水平还不够,在规模和配套设施上都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只有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才可以在整体上提高福建港口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竞争优势。

(一)港口分散,协调性不够在国家规划中,福建港口已列入我国五大港口群之一。

但由于发展历史比较早,而当初并没有港口集聚的思想,所以大部分都是小港,而且又比较分散,所以存在港口建设分散问题,同时福建港在港口规划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临港各专业规划与港口规划间协调性不够、导致港口在运行中出现各功能之间交叉,相互之间比较干涉的现象,码头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致使港口泊位能力适应度比全国沿海港口平均水平低,形不成规模集聚效应。

(二)配套设施不健全港口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港口设备,大型的起吊运输设备在港口运行中是不可缺少的。

但福建港现有的起吊和运输设备都很陈旧,设备老化程度严重。

要想用于更好的运输能力,在港口运作过程中必须要现代化的配套设施,但是福建港的现代化水平还是很低,老化程度严重,很多已不能正常运行,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

这样的配套设施肯定满足不了现在的运输能力,所以比较加强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

目前,各国港口都在向大型化、深水化方向发展,而福建省1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建设还未开始。

没有大型深水码头的港口,将逐步被国际航运市场淘汰出局。

(三)港口发展模式落后福建港的发展模式还处于传统发展模式状态,都是按照以前留下来的思路去做,在港口的运行中遇到问题再去想办法解决,没有去整体规划改变现在落后的港口结构,港口的吞吐量一直没有很大的提高。

很多新的思路和构想都没有得到体现。

先进的港口结构模式在福建港没有体现,在港口的交叉作业还存在很多,相互之间容易出现干涉现象,导致港口运输能力大大降低。

现代港口发展模式在福建港还没有完全得到体现,要想长远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改变当前的传统发展模式。

只有具有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才能跟上世界港口的发展,守旧的思想不可能带动港口的进步,要多学习国外的发展经验,取其精华,用到自身发展中。

这样我们的发展才会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

二、福建省港口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

从而减少限制港口长期发展的因素,使得福建港口现代化建设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历史遗留问题福建省港口群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承长三角经济区,南接珠三角经济区,东南濒太平洋,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位居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我国距离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我国南北海运和主要国际航线的必经之路。

历史上,福建曾有过“千帆竞发刺桐港,百舸争游丝绸路”的辉煌。

有着“海上丝绸之路”之称的福建省,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就是港口。

但是由于发展历史比较早,而当初并没有港口集聚的思想,所以大部分都是小港,而且又比较分散,在整个沿海地带到处都有大大小小的小港口。

这些就导致临港各专业规划与港口规划间协调性不够、码头结构性矛盾突出。

所以当前要针对福建港口的特点拟定适应其发展的模式。

(二)基础建设投资不足由于福建港口的分散化,而且数量很大,导致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加大。

虽然发展是硬道理。

要发展,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需先行。

受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阻隔的福建,境内“八山一水一分田”,素有“闽道更比蜀道难”之说。

进入21世纪,当不少省份开始大建高速公路时,福建却因三倍于内陆地区的造价而进展缓慢,直到2004年底,福建省的高速公路里程才突破1000公里。

到2006年底,福建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229公里,这一水平甚至落后于不少中部省份。

如果没有好的交通运输基础,港口的吞吐量再大也没有用,而这些重大建设项目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若单靠政府埋单,不要说对目前大多吃饭财政的地方不现实,就是对较为发达地方来说,也难以为继。

资金短缺或严重不足正困扰、制约着不少港口的发展。

所以要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就要加大融资数额。

这样才可以吸收外部的财力物力,发展好福建的港口建设。

(三)守旧的思想阻碍发展模式创新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新的精神”正出现“弱化”的趋势,尽管国外港口高速发展,我们对港口管理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却明显不足,在发展模式上,仍然未能实现从学习向自主创新的转变;我们引进的国外规模越来越大型,引进的技术设备越来越先进,但合作的形式却越来越简单,我们参与的程度越来越低级,我们的得益越来越减少;而创新精神的“弱化”,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各级干部因循守旧思想很严重。

增强勇于创新的意识,已经成为保证新一轮发展的现实要求。

否则我们永远落后于别人,发展自然受到阻碍。

三、解决福建省港口建设问题的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顺应发展趋势,把握港口发展规律,制定处符合我们自己的发展战略,在发展战略指导下,推进福建港口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加强管理,创新发展模式。

(一)大力提高港口集约化水平针对港口建设分散问题,福建应该提高港口集约化水平,使港口尽快形成规模,提升竞争力。

对于港口建设要突出重点,可以先力争在厦门港和福州港的江阴港区,形成两个2000至3000万标箱的主要集装箱干线港,从而培育开辟福建通往国际主航线的港口,这样可以减少资金分散,重点发展几个重要的港口,从而带动整体的发展;其次可以在湄洲湾和罗源湾岸线,形成两个具有散货吞吐能力2至3亿吨的散货转运中心,可以将那里作为运输枢纽,联系各个大小港口。

在推进“两集两散”建设的同时,依据经济发展和大型临港工业项目落地的实际情况,适时发展宁德三都澳、漳州古雷等港区,使其早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港口,并努力形成干线、支线层次分明的各类港口。

(二)深水泊位与配套设施双管齐下由于没有深水泊位,配套实施不健全。

使得福建港的竞争力低于同行业其他单位。

所以福建省加快1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建设刻不容缓。

要着力加快福州港江阴港区4个大型集装箱泊位、厦门港嵩屿港区一期3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等项目的建设步伐,同时加速推进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4个大型干散货泊位、将军帽作业区15万吨级散货泊位等项目,要在全省建设各类10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达到25个以上。

与此同时,还应集中力量建设配套设施,包括航道建设、疏港铁路建设、疏港高速公路建设和管道运输建设。

这些是港口发展的保障,同时很好的服务港口的发展。

(三)创新港口发展模式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应该设立政府主导的港口特许经营机构,注入资金,通过政府指导下的企业运作,构建多元化融资平台,对全省港口建设实施连片开发或整体开发的创新发展模式。

连片开发模式就是根据港口项目建设规划和近期港口储备开发项目,由港口特许经营机构对港口建设项目进行连片开发。

即以若干个泊位为整体,成规模一次性开展前期工作。

各阶段根据需要,通过招商吸引大型航运企业、大型港口经营集团和大型临港工业区对码头项目进一步开发,吸引物流仓储公司开展港口配套业务,以实现港口滚动发展。

整体开发模式就是根据港区控制性规划,对重点开发的港区进行综合开发。

其开发范围除码头泊位外,还包括码头后方2至3公里纵深内可供建设物流、仓储及临港工业设施的陆域。

只有采用现代化港口发展模式,才可以使得福建港在发展中减少阻碍,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与同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四)加大“海西”港口推介力度2006年年底,福建省赴江西南昌推介“海西”港口成效初显,特别是福建省政府出台的《鼓励中西部省份从福建省港口进出口货物及投资建设码头泊位暂行规定》施行后,周边省份从高速公路进入福建省沿海港口的货物量不断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海铁联运业务量同比增长217.28%,铁矿石吞吐量同比增长46.59%,周边省份从高速公路进入福建省沿海港口的集装箱达154 8标箱。

这种增长势头还在继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