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冲刺班讲义中的曲线)
考点三:需求曲线及供给曲线
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
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2、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m、两种商品的价格P1、P2
(1)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2)如果只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不动,且收入不动,会使预算线会发生旋转。
如价格下降向右(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左(内)旋转。
(3)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同比例下降,
CMC(边际成本)
AC(平均总成本)
MAVC(平均可变成本)
M’
宏
)。
投入劳动的数量为2单位,总产量为3000,
边际产量=(3000-2000)/(2-1)=1000
平均产量=3000/2=1500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三点三线)
1、边际产量曲线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Q
MP
L1L3L(劳动投入)
边际产量图形
(1)劳动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劳动投入达到一定程度L1,MP最大。
(2)L1后边际产量递减,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到L3,MP=0.如果再增加劳动投入,边际产量为负值。
(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边际
2
3
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消费者得到的满足程度水
I2
A
B
C
X1
【分析】A、B均位于I2,AB偏好相同;BC均位于I1,BC偏好相同,根据偏好的可传递性,B与C的偏好相同,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B比C具有更多的X2,B必定比C更受偏好。
因此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③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注1】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斜率为负,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X个单
2
位
【解析】相对价格不变,收入增加,m/P2,m/P1增加,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预算线向左平移。
(二)、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
1、如果只是其中一种商品X1的价格上升,预算线中另一种商品X2的截距固定不变,而商品X1截距缩小,表明随该商品价格上升,可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减少。
表现为预算线在纵轴上的端点不变,而横轴
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比。
【知识点二】需求曲线的推导及决定因素
(一)、消费者均衡的前提条件
(1)偏好不变(2)收入不变(3)价格不变
(二)、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
假定X2商品价格不变,收入不变,X1商品价格变化,分析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从而说明X1商品需求曲线的形成。
X2 Array
A
M
NP
I3
I1I2
X11X
BB1B
D
P11
P12
P13
X1
X11X
2.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
上图分析如下:
(1)平均总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M点时平均总成本最低(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在M点后,平均总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2)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下降,达到M’点时(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平均可变成本最低,在M’点后,平均可变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3)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
(4)边际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最低点后,便随产量的增加迅速上升,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
(5)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6)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
此时MC=ATC,ATC最低;M点前,MC<ATC,ATC下降;M点后,MC>ATC,ATC上升,
(7)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此时MC=AVC。
M’之前,AVC下降,MC<AVC,;M’之后,AVC上升,MC>AVC.
由此可推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MR=平均收益AR=单位产品价格P
例如:产品单价10万元,销售量1台时,R=10万元
销售量2台时,R=20万元
AR=10/1=20/2=10万元
、需求
边际收益=(20-11)/1=9,小于平均收益。
(3)企业又增加1个单位销售,即销售3单位产品时,单位价格降为9元。
总收益=3*9=27元,
平均收益=27/3=9元
边际收益=(27-20)/1=7元,小于平均收益。
【结论】
完全垄断企业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但是由于单位产品价格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因此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所以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而且比平均收益曲线陡峭。
如下图所示:
W
L(投入劳动的时间)
L1L3L2
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用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
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的,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高。
后来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上升,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下降。
政府进行决策时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