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析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析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
经过多年的经营,中国港口物流发展迅速,年吞吐量不断扩大。

然而,它和以前一样。

同时,也面临着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缺乏长期规划等问题和不足。

本文对我国港口物流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港口物流;现状;问题;对策
目录
1中国港口物流发展环境及现状...........................................1 2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
2.1大多数港口物流建设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和长远规划...22.2物流规模普遍较小,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22.3物流建设走自己的路。

物流联盟的水平不高...................22.4港口物流管理水平有限,信息服务水平低,专业人才匮乏.......2 3中国港口物流发展对策 (3)
3.1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

................33.2重视物流联盟。

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43.3加快港口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4 4结论. (5)
1
1中国港口物流发展环境及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港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
生了深刻的变化。

港口作为综合运输链中的关键环节,其战略地位日益增强,是中国国际贸易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中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11万公里的内河航道和1460多个港口,国内贸易占9%,对外贸易占85%以上。

随着港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港口也意识到发展港口物流的重要性,加快了港口物流的规划和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XXXX至少完成了4800万个标准箱,居世界第一。

上海港和深圳港分别完成了1128万标准集装箱和1062万标准集装箱,在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中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

香港突破了XXXX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成为中国港口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港口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港口管理进入了依法治港的新阶段。

促进了市场导向型港口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了港口管理与国际接轨。

3)港口已经成为我国对外的门户和窗口。

目前,中国有140个对外开放的港口,与50多个国家签署了航运协议,来自30多个国家的近100家海外航运公司获准在中国港口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

我国港口物流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的现代物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1
2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大多数港口物流建设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和长远规划。

自1999年世界银行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召开“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研讨会”以来,现代物流在中国发展迅速。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物流园
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港口物流建设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脱离自身实际,可操作性差。

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各种误区,主要表现在物流园区功能模糊、盲目圈地不切实际、物流规划缺乏依据、地区间比较、重复建设,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和企业运营成本低效率。

2.2物流规模普遍较小,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现阶段,中国的现代物流正在起步。

在XXXX,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为2797.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4%,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反映出中国物流仍处于落后状态。

港口物流也不例外。

其规模一般较小,业务单一,规模经济性差。

港口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和管理成本都达不到国际港口的先进水平。

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建造了功能更高的现代化仓库,购买了大量的物流加工设备,但这些设施与市场需求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特别是交通设施的建设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2.3物流建设独立,物流联盟水平不高。

现阶段,港口物流活动范围有限,与航运、铁路、公路等相关大型物流企业联系不紧密。

缺乏长期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

很难使物流服务快速、准确和灵活。

与工业企业和加工企业的联系也较少,物流联盟水平不高。

2.4港口物流管理水平有限,信息服务水平低,专业人才匮乏
现代港口应该是现代物流信息中心,而港口信息化是港口现代化的前提,是
2
港口物流服务的技术保障。

随着港口航道的加深和船型的增加,每小时的运营成本逐渐增加。

港口需要有顺畅的进出、及时的装卸和全天候服务。

各种商品和材料的清关、储存和运输以及配送等物流环节可以密切协调。

这就需要建设一个强大的信息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来控制和管理港口物流的全过程,为客户提供准确、及时、高质量的信息。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沿海港口和大型内陆港口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信息化服务水平仍然相对较低。

港口物流信息系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

因此,一些单位和部门建立的信息数据无法相互沟通,形成一个“信息孤岛”。

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之间没有良好的联系,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难以实现,物流活动难以顺利开展,客户需求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

此外,港口物流专业人才匮乏,对现代物流决策和管理的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对策
总的来说,除了港口物流实现形式的不同,中国港口物流未来的发展战略基本相同。

因此,针对我国港口物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港口物流业的发展环境,从宏观角度提出了我国港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3.1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
物流运作的质量取决于所有环节的灵活连接,以较低的成本满足客户的需求。

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港口通过物流信息网络发展电子商务,发展成为电子物流中心,
形成离岸贸易和远程物流,实现整个物流过程的可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使港口物流中的运输、装卸、仓储、包装、配送、配送、配送加工和信息服务都建立在公共服务平台上。

从港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应根据不同时期港口物流发展的要求,完善港口功能。

借助信息处理平台业务流程,尽可能减少中间业务环节,强化持续运营流程,实现科学合理的运营流程,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设施,拓展增值服务,提升港口辐射能力。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