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管理应以学生为本

班级管理应以学生为本

班级管理应以学生为本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则是班级的组织者,一个班级学生思想觉悟的高低,组织纪律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与否,无疑与班风密切相关。

几年来,笔者在班级管理上不断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班风、学风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赢得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充分肯定。

毋庸置疑,班级的管理工作不仅千头万绪,而且零星琐碎。

但是,只要抓住了班级规律,找准了班级管理工作的着力点,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有条不紊,效率倍增。

一、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把握学生动态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对班级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只有全面了解班级的具体情况,才能做到“运筹帷幄”。

了解学生必须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形式进行。

首先要翻阅班上每位学生的“入学登记表”,了解其家庭成员,如:父母的职业等基本情况,然后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学生生活的热点和兴奋点及其缺点,这样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班里有一名从外地转来的学生,在原来的学校时调皮捣蛋,学习不认真,屡受批评,于是,其家长想方设法把他转到我校。

这孩子有一个优点就是非常聪明。

开学两三天后,他的表现正常,此时,班主任对他“先发制人”,与他谈话。

先把他的优点罗列出来表扬一番,然后说明以他现在的表现并不是老师原来印象中的那名学生。

我们抓住契机,把他那些不良倾向扼杀于萌芽状态。

果然,他后来的表现与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能够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取得了较大进步。

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有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就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更具有凝集力和竞争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自觉自愿的为争取和维护集体荣誉而努力。

集体荣誉感也是一种约束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到不能为集体争光或做了有损于集体荣誉的事会产生一种自遣自责的内疚感。

三、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爱心为纽带,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
班主任只有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

而形成这种良好关系的过程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过程,是一个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班主任的威信来自于他的人格魅力。

班主任要不断完善自我,时刻保持为人师表的形象,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同时,要爱护和尊重学生,在班级里要讲民主平等,开展有效的活动,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千万不能厚此薄彼。

对于确有困难、需要照顾的,无论是谁,都应网开一面。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拥护。

四、创造条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当前,学生中存在着讲吃比穿的攀比心里、依赖心理、追星族的盲从心理等思想问题。

表现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应付,成绩急剧下降,有的沉迷于电子游戏、上网聊天,这些不良习惯不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学业的顺利完成,而且也带坏了周围的同学,影响了班级体。

我们除了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力度,加强正确引导,以严肃的校纪、班规来强化管理和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外,还有一点就是要捕捉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赞扬褒奖,引导激励学生去争取更大的胜利和成功,以满足他们追求自尊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这种做法有时甚至比批评效果更佳。

因此,班主任积极创造条件,适时地在各种活动中发现和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也会对其他学生产生较强的影响。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微妙而琐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但是,为了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真正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在那充满好奇和憧憬的处女地上,栽满理想和智慧的鲜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