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精)

2020年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精)


4、【例题】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宋】杨万里
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1、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
“过”字写出了梅花茂盛的特点。诗人富有想象力,赋予梅 花人的情感,表现梅花急切过溪唤“我”回去的情态,生动活泼,
富有趣味。
2、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依恋与不舍----- 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 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三、诗歌中常见景物 的象征意义
类别 植物类
景物名称
杨花 青草 丁香 红豆 梧桐 杨柳 青松 菊花 梅花 莲花
象征意义
离情 离恨 愁思;相思 爱情;相思 凄凉,悲伤 离情;惜别怀远 刚正的节操 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品格 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 爱情;高洁之士
“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采用了什么 样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情(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壮志未 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1、【变式设问】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4)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简要分 析。
2、【思路点拨 】
要准确的评价一首诗的思想主旨、情感态度,应在理 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作者、注释和诗词中的形象 (人物、景物、事物)、事件、典故、诗词题目及直抒胸 臆的的字句等仔细揣摩,根据形象的特征、景物的色彩、 事件的性质、典故的内涵及诗歌语言风格,揭示出这首诗 所表达的思想主旨、情感态度。
2、闺怨诗
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 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宦游在外的丈 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离情別绪,忧愁伤感;三是表宫中中 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 幸福生活的向往。
六、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 故古人特別看重离別。离別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 吟诗话別,因此离情別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4、【例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遭逢:指自己遇到朝廷的选拔。 (2)起一经:是指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1256年, 文天祥以进士第一名的身份入朝为官。 (3)周星:岁星,即木星。木星每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所有古人用 周星借指十二年。 (4)惶恐滩:赣江十八滩之一,以水流湍急而著称。 (5)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用乐府旧题的。 2、基本主题
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 久居边关的多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 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3、分析重点
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 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要注意富 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表现战争特征的事件以及战争中人们的 心理。
四、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 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 科举晋升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入世、昂扬奋进的时代 气氛,于是寄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发展起来了,形成一种新的诗 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 题目中多出現“塞”、“征”、“军”等字眼;也有
4、【例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⑴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⑵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⑶深林:指“幽篁”。 ⑷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 来相照。 ⑸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类别 动物类 景物类
景物名称
猿啼 骏马 乌鸦 杜鹃 鸿雁 燕子 寒蝉 春雨 西风 流水 浮云 月亮
象征意义
愁绪 志向 凄清的氛围 凄凉;哀伤 乡愁 爱情 清高;悲凉 愁绪 愁绪 愁思 在外漂泊的游子 思乡;相思之情
四、答题技巧
1、【变式设问】
(1)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4)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1、【变式设问】
(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2)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
2、【思路点拨 】
第一步,明确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思想、心理特征 和身份; 第二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三步,联系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3、【答题模板】
定性(“xxx是什么的”形象)+分析(结合诗词内容, 抓住细节特征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具体分析诗词使如何 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 注意:“什么的形象”是定性词,要准确概括形象的特征。
2、【思路点拨 】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 价的角度:指出写景的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 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 生动形象等,有时还需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 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3、【答题模板】
某句诗用了····的手法,写了····的内容 (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的词语进行组合),使什么变得 怎么样,具有····的优点,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五、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戌边关,总会引 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別多,这类诗或写 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別;抓住意 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1、行旅诗
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 人的思念。
4、【例题】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戍(shù):守边。 (2)关河:关塞、河流。梦断:梦醒。 (3)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 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4)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南宋词中多指金人。此处指 金入侵者。 (5)鬓:鬓发。秋:秋霜,比喻年老鬓白。
请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做简 要赏析。
这两句诗运用工整的对偶句和生动形象的比喻修辞 手法,把国家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的展 现了当时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1、【变式设问】
(1)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 进行描绘。 (2)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散曲 套数
杂剧
二、诗歌内容分类 及赏析要点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以怀念古代人物和事迹为主要内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 遇,或押平击社会现实。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 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 “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思路点拨 】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运用的手法(修辞); 第二部,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剧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传神的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
3、【答题模板】
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生动形象的写出 了·····的情景,淋漓尽致的表达了作者····的 感情(在结构上起······作用)。
赏析诗中诗人的形象。
诗人是一个独处竹林,可以自由自在的弹琴唱歌, 但又有些孤独寂寞的隐士。
1、【变式设问】
(1)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请指出这首诗所使用的表达技巧,并举例分析说明。 (3)此诗(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2、【思路点拨 】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等; (2)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同、小中见大、 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 (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的方式主要 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 融、寓情于景等。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別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 的直接抒写离別之情,有的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情别绪, 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
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 白;别后情境的想象与对友人的担忧思念。 3、分析重点
古诗词鉴赏
知识清单
一、诗歌的分类
诗歌
按内容有无完整 的故事和人物分
直接抒情 抒情诗
间接抒情
叙事诗
借景抒情 借人、事抒情 描述抒情
格律诗
按形式分 自由诗 散文诗
古诗、楚辞、乐府诗
按时期分
古代诗歌
唐诗 宋词
元曲
现代诗歌(1919年 “五四”创始
新诗(即新体诗)
旧体诗
古诗(唐 四言古诗:《诗经》 诗 古体诗 以前诗歌)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
2、内容特点 (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
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
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