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相互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2.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
3.国际分工: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4.世界市场:指世界各国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国家间各种类型市场的组合。

5.对外贸易政策:国家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各项政策的总称。

6.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所采取的限制逐步减少,为进口商品和服务提供贸易优惠待遇的过程或结果。

无论是以往的关贸总协定,还是现在的世贸组织,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

1.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对进口的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给予降低或者取消进口关税待遇的一种税收优惠.
2.商品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集中或持续地大量向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
3.国际投资:是指资本从一国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实现资本增值的国际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区域内或区域之间国家或政治实体同股票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内商品流通或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及生产分工最优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产品和要素市场,经济和社会政策或者体制等统一的过程.
1.现代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是采用现代化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服务技术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和知识型的生产与生活的服务行业.
2.国际服务贸易: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
3.跨国公司: 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或控制着某种经营活动,在一个统一的决策系统中来实现其全球化经营战略目标的公司。

4.战略联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为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任何股权或非股权形式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协议.
1.贸易条约与协定: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为了确立它们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而缔结的书面性协议。

2.最惠国待遇原则: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国对方.
3.电子商务:就是企业运用各种电子化手段开展各类商务活动的总称,包括广义电子商务与狭义电子商务。

4.出口导向:就是扶植和鼓励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逐步取代过去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
1.什么是对外贸易额与贸易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对外贸易额也称为对外贸易值,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它是由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加该国同时期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构成的.
对外贸易量是为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化而确立的一个批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的实际规模.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作报告期的对外贸易量.
贸易额就是用货币表示的贸易的金额,贸易量就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之后的贸易额,贸易量使得不同时期的贸易规模可以进行比较。

2.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供求关系 2)垄断 3)经济周期 4)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 5)商品的质量与包装6)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 7)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

3.影响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因素有哪些?
1)经济实力的强弱 2)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3)利益集团的影响 4)国家的就业与失业状况 5)国际收支、贸易差额状况 6)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一国的外交政策。

4.贸易自由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1)大幅降低关税,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缔约方范围内大幅度地降低关税,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特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对内实行优惠关税或取消关税,对外通过
谈判,达成关税减让的协议,导致关税大幅下降,通过普遍优惠制的实施,发
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进口给予普遍的、非歧
视性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

2)削减或撤销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会产生哪些影响?
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发展起着很大的阻碍作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性的非关税壁垒加强的程度与国际贸易增长的速度成反比关系。

非关税壁垒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变比。

关税壁垒对进口国来说,可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的市场和生产,但也会引起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上涨。

进口国加强非关税壁垒措施,特别是实行直接的进口数量限制,固定了进口数量,将使出口国的商品出口数量和价格受到严重影响,造成出口商品增长率或出口数量的减少和出口价格下跌。

课本P108
2.出口管制的措施有哪些?
课本P116
1)出口税2) 出口工业的产业税3) 出口配额4) 出口许可证制5) 出口禁运
3.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趋势与特点是什么?
课本P128
1) 发达国家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输入国和输出国2) 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显著提高3) 跨国并购交易复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4) 在国际直接投资中,自然资源行业和服务业增长迅速。

4.什么是关税同盟,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是什么?
课本P139
关税同盟(Customsun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
税税率和外贸政策。

关税同盟从欧洲开始,是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之一。

对内产行减免关税和贸易限制,商品自由流动;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

静态效应
有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产生由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其他成员国进口产品所带来的利益。

贸易
转移效庆是指产品过去从生产成本较低的非成员国进口转向从成本较高的成员国进口的损失。

这是参加关税同盟的代价。

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转移效应时,参加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综合效应就是净效应,意味着成员国的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反之,则为净损失和经济福利水平的下降。

1.简述当代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1)国际分工深化是国际服务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扩大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规模3)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带动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4)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国民收入的提高推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5)各国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支持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催化剂。

2.简述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

课本P169
1)无形性2)多次交易性3)复杂性
3.当代跨国公司具有什么特征?
课本P182
1)具有全球战略 2)多种经营,专业分工 3)国际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形成的主要方式 4)具有一体化的内部管理机制。

4.二战后跨国公司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课本P191
1)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进步为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应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是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内在动力 3)投资环境改善是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外
在推力。

1.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目标和职能
课本P218
宗旨:1)提供生活水平,确保充分就业,大幅稳定地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2) 拓展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3)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合理地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4) 大幅削减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5)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

目标: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内容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使之可以包括关贸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

职能:组织实施各项贸易协定;为各成员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并为多边谈判结果提供框架;解决成员间发生的贸易争端;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与法规进行定期审议;协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关系,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课本P220
1)自由贸易原则2)公平竞争原则3)非歧视原则4)透明度原则5)取消数量限制原则6)对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

3.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有哪些主要优势?
课本P241
1) 降低贸易成本2) 提高交易效率3)提高客户满意度4)扩大贸易机会5)提高国际竞争力。

4.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有哪些?
课本P250
1)贸易自由化
2)新贸易保护主义:A、限制进口的主要措施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B、扩大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行动C、加强财政、金融、外汇等鼓励出口措施
3)加强外贸管理:A、以立法形式强调单边协调管理,使外贸管理制度法律化B、从加强国际多边合作转为更多地使用双边协调管理的方式C、突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