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着战鼓,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密网不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木材就用不完。
≡: □>鸡豚狗彘之畜,无矢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鸡、狗、猪的畜养,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热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如今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百姓的粮食却无人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只要)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一加工)就直了,刀剑等金属放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马车远行的人,并不是脚步快,却能达到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非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骏马跳跃一次,(毕竟)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十天(也能行千里),(它的)成功在与坚持不懈。
≡: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秦国有足够的力量乘他们困敝来制服他们,追赶逃兵败将,倒下的尸体上百万,流出的血可以漂起盾牌;(秦国)乘着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诸侯,分割各国的土地。
≡: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收缴天下的兵器,聚集到都城咸阳,销毁兵刃箭头,熔铸成十二尊金人≡: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然后凭借华山作城墙,凭借黄河作护城河,占据着亿丈高的城墙,下临不可测的深渊,把这当作坚固的屏障。
≡: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他们砍来木棍做兵器,举着竹竿做旗帜,天下百姓像云那样聚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和着,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
≡: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试着让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量一下长短大小,较量一下权势和力量,那就不能够相提并论了。
可是秦国凭借那狭小的地盘,得到了天子权势,统治着八州,使同列的诸侯朝拜称帝,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易也。
可是一人发难,秦王朝就毁掉了,(秦王子婴)自己也死在人家的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不施行仁义,攻和守的形势就变了。
≡: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一方面)不通晓断句,(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不知句读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能解惑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我看不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chǎn)媚。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等人,君子们不屑于之同列,(可)现在君子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他们),真是奇怪的事啊!《寡人之于国也》1.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2.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样便使得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3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4.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5.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
”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劝学》1.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木材笔直得合乎墨线,(如果)把它烤弯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即使再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烘烤使它成为这样的。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3.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4.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过秦论》1.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谋取周王室(的权力),有并吞天下的意图。
2.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宝座来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
3.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4.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认为险固的关中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是子孙称帝称王的万代基业。
5.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师说》1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知句读,有疑惑不能解决;有的从师学习,有的却不;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
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
4.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
5.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这样罢了。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1、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被任命为上卿,廉颇凭借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中出名。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
4、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5、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6、璧有瑕,请指示王。
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7、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召唤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
8、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
9、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迳道亡,归璧于赵。
就让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从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赵国。
10、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11、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送他回赵国去了。
12、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如果大王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
13、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秦王身边的侍从要用刀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被吓退了。
14、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但是蔺相如只不过凭着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
况且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自己的职位)在他下面!1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因为仰慕您高尚的品德。
现在您和廉颇同在朝廷做官,廉将军说出无理的话,但您却害怕躲避他,害怕得太过分了。
就是一般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16、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17、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只是我考虑,强大的秦国不敢用兵侵犯赵国的原因,只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
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急事为先而把个人的私仇为后啊!18、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呀!《苏武传》班固1、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