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钢丝缠绕增强外覆橡胶液压型 规范

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钢丝缠绕增强外覆橡胶液压型 规范

EN 856:2015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钢丝缠绕增强外覆橡胶液压型 规范1 范围这一欧洲标准规定了公称内径从6~51的四种类型4SP、4SH、R12型和R13型的钢丝缠绕增强外覆橡胶液压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的要求。

它们适用于:——温度范围在-40℃~+100℃(4S P和4S H)和温度范围在-40℃~+120℃(R12和R13)符合ISO6743-4要求的除HFD R,HFD S和HFD之外的液压液体;——温度范围在-40℃~70℃的水基流体;——温度范围在0℃~70℃的水。

这一欧洲标准不包括对接头的要求。

只限于软管和软管组件的要求注1:软管不适合用蓖麻油或酯类液体。

注2:软管和软管组件仅适用于本标准范围。

注3:用于地下开采的液压软管的要求另有标准规定。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的引用成为本标准不可或缺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项)适用于本文件。

EN ISO 1302 产品几何规范.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特性表示法(ISO 1302)EN ISO 1402:2009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其组合件——液压试验方法(ISO 1402:2009)EN ISO 4671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其软管组合件 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的测定方法EN ISO 6743-4 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相关产品(L类)分类 第四部分:H族(液压系统) EN ISO 6803 橡胶或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无屈挠液压脉冲试验EN ISO 7326 橡胶和塑料软管 静态条件下耐臭氧性能的评价EN ISO 8033:2006 橡胶和塑料软管各层间粘合强度的测定E N I S O 10619-2 橡胶和塑料软管和管件 挠性和刚度的测量-第2部分:在低于环境温度下弯曲试验EN ISO 1817:2005 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EN ISO 23529 橡胶 物理试验方法用试样制备和调节的一般程序3 软管型别规定了四种型别的软管:1)4SP型——4层钢丝缠绕的中压软管2)4SH型——4层钢丝缠绕超高压软管3)R12型——4层钢丝缠绕高温中压重型软管4)R13型——多层钢丝缠绕高温高压重型软管4.材料和结构4.1 软管软管应由一层耐油或耐水的合成橡胶内衬层,以交替方向缠绕的钢丝增强层和一层耐油和耐天候的合成橡胶外覆层构成。

缠绕钢丝层间应有一层合成橡胶层的隔离层。

4.2 软管组合件软管组合件仅使用经验证符合本标准6.1、6.3、6.4和6.5要求的软管进行装配。

技术交流翻译人:曾煜 校核:何孟群5 尺寸5.1 直径与同心度当按照E N I S O 4671进行测量时,软管的直径应符合表1给出的值。

表1 软管的直径单位为毫米公称内径内径 4SP型 4SH型 R12型R13型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最大 6 6.2 7.0 - - - - - - 10 9.4 10.1 - - 9.3 10.1 - - 12 12.6 13.5 - - -12.3 13.5 - - 16 15.8 16.7 - - 15.5 16.7 - - 19 18.8 19.8 19.1 19.8 18.6 19.8 18.6 19.8 25 25.4 26.4 25.5 26.4 25.0 26.4 25.0 26.4 31 31.8 33.0 32.0 33.0 31.4 33.0 31.4 33.0 38 38.0 39.3 38.2 39.3 37.7 39.3 37.7 39.3 5150.652.050.652.050.452.050.452.0当按照EN ISO 4671进行测量时,软管的增强层直径和软管外径应符合表2所给出的数值。

表2-增强层直径及外径单位为毫米当按照EN ISO 4671进行测量时,软管的同心度应符合表3所给出的数值。

表3 软管的同心度单位为毫米5.2 长度5.2.1 软管软管的供货长度由采购方指定,偏差不能超过指定长度的2%;公称内径壁厚最大偏差mm内径与外径之间内径与增强层外径之间6.3 0.8 0.5 大于6.3但小于或等于191.0 0.7大于191.30.9当没有指定规定的软管长度时,在交货软管不同长度的百分比应按以下要求:-超过20m 不少于总长的80%-超过10m但不超过20m 包括20m 不多于总长的20%-超过20m 不多于总长的3%所有软管长度至少应该1m5.2.2 软管组合件软管组合件的长度偏差应该符合表4所给的数值表4 软管组合件长度公差公称内径25以下(包括25) 大于25但小于50(包括50) >50 软管组合件长度mm 公差 公差 公差 长度≤630+7 mm +12 mm-3 mm -4 mm +25 mm630<长度≤1250+12 mm +20 mm -6 mm -4 mm -6 mm1250<长度≤2500+20 mm +25 mm -6 mm -6 mm2500<长度≤8000+1.5% -0.5%长度>8000+3% -1%6.性能要求6.1 静液压要求6.1.1 当按照EN ISO 1402的标准进行测试时,最大的工作压力,验证压力和爆破压力应符合表5所给出的值。

表5 最大工作压力、验证压力和爆破压力最大工作压力,bar 验证压力,bar 爆破压力,bar 公称内径 型号 型号 型号4SP 4SH R12 R13 4SP 4SH R12 R13 4SP 4SH R12 R136 450 - - - 900 - - - 1800 - - -10 445 - 280 - 890 - 560 - 1120 =12 415 - 280 - 830 - 560 - 1780 - -16 350 - 280 700 560 1660 - 1120 -19 350 420 280 345 700 840 560 690 1400 1680 1120 138025 280 380 280 345 560 760 560 690 1400 1520 1120 138031 210 325 210 345 420 650 420 690 1120 1300 1120 138038 185 290 175 345 370 580 350 690 840 1160 840 138051 165 250 175 345 330 500 350 690 740 1000 700 1380660 700 *1 bar=0.1MPa6.1.2 当按照EN ISO 1402的标准进行测试时,在最大工作压力下的长度变化率:4SP和4SH为+2%~-4%,R12和R13为±2%。

6.2 最小弯曲半径当弯曲到表6给出的最小弯曲半径时,在弯曲部位内侧测量,软管在弯曲状态下应符合6.3和6.5的脉冲和低温屈挠性的要求。

表6 最小弯曲半径单位为毫米 公称 最小弯曲半径内径 4SP型 4SH型 R12型 R13型6 150 - - -10 180 - 130 -12 230 - 180 -16 250 - 200 -19 300 280 240 24025 340 340 300 30031 460 460 420 42038 560 560 500 50051 660 700 630 6306.3 脉冲测试要求6.3.1根据EN ISO 6803进行脉冲测试时。

4S P和4S H型的测试温度为100℃,R12和R13型的测试温度为120℃。

6.3.2对于4S P和4S H型软管,当在最大工作压力的133%的脉冲压力下试验时,软管最少应能承受40万次脉冲。

对于R12型软管,当在最大工作压力的133%的脉冲压力下试验时,软管最少应能承受50万次脉冲。

对于R13型软管,当在最大工作压力的120%的脉冲压力下试验时,软管最少应能承受50万次脉冲。

6.3.3在达到指定的脉冲次数之前,软管应无泄露或者其他失效现象。

6.3.4本试验应视为破坏性试验,试验件应按照当地环保要求进行报废处理。

6.4 软管组合件的泄漏当根据E N I S O 1402:2009的8.4进行试验时,应无泄露或者其他失效现象。

本试验应视为破坏性试验,试验件应按照当地环保要求进行报废处理。

6.5 低温曲挠试验按照EN ISO10619-2的方法B在-40℃下进行试验时,内衬层或外覆层不应出现龟裂。

在恢复至环境温度后,按EN IS0 1402进行验证压力试验时,试样应无泄漏或龟裂。

6.6 层间粘合试验当根据E N I S O 8033:2006测试时,4S P和4S H型软管的内衬层与增强层和外覆层和增强层之间的粘合强度不应少于2.5kN/m。

当根据E N I S O 8033:2006测试时,R12和R13型软管的内衬层与增强层和外覆层和增强层之间的粘合强度不应少于1.4kN/m。

按照E N I S O 8033中表1的描述,内衬层与增强层层间用5型试样,覆盖层与增强层使用2型和5型试样。

6.7 耐磨耗试验所有型号的软管应该根据附录进行测试对于所有的软管类型,当用一个垂直的力50±0.5N进行测试时,三个或更多的测试件的平均值在2000次循环后的质量损失不应大于1克。

6.8 耐液体试验6.8.1 试样耐液体试验应使用最小厚度为2m m、硫化程度与软管相同的模制内衬层和外覆层试片进行。

6.8.2 耐油试验当按照ISO 1817进行测试时,在100℃下在3号油浸泡168h,4S P和4S H型软管内衬层体积变化率应在0~+60%,不允许收缩。

当按照I S O 1817的标准进行测试时,在70℃下在3号油浸泡168h,对于4S P和4S H型软管覆盖层体积变化率应在0~+100%。

不允许收缩。

当按照I S O 1817的标准进行测试时,在120℃下在3号油浸泡70h,R12和R13型软管内衬层体积变化率应在0~+100%,覆盖层应在0~+125%,不允许收缩。

6.8.3 耐水基流体当根据I S O 1817进行测试时,在等体积的1,2-乙二醇和蒸馏水中,70℃条件下浸泡168h 后,内衬层体积膨胀率应为0-25%,覆盖层应为0-100%,不允许收缩。

6.8.4 耐水性能当根据I S O1817进行测试时,在蒸馏水中,70℃条件下浸泡168h后,所有型别软管内衬层体积膨胀率不得超过0-25%,覆盖层层为0-100%,不允许收缩。

6.9 耐臭氧根据软管的公称内径,按照EN ISO 7326的方法1或2进行试验,2倍放大观察,软管外覆层应无龟裂或其他破坏7 标识软管应按以下例子标识。

公称内径为10的4S P型钢丝缠绕增强液压软管:Hose EN 856-4SP 108 标志8.1 软管软管应至少标志出以下内容,至少每500m m 重复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