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提高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针对性(王卫星)..
提高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针对性(王卫星)..
各位置球员跑动距离分类比例(依Bangbo2003)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中后卫 边后卫 中场队员 前锋
慢跑 走动 强度跑 冲刺跑
%
中国划艇队
最大力量测试成绩
项目
测试日期
2003.2.28
最大卧推 1RM
2003.11.29 2004.2.9 2003.2.28
三名世界著名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成绩关系
专项成绩 项目姓名 刘易斯 (美国) 100m:9″86 200m:19″82 4×100m接力:37″50 跳远:8.91m 50年代末—70年代初 世界著名篮球中锋, 技艺非凡,运动水平 出众。身高:2.16米 身体训练 水平 具有非凡 的身体训 练水平 创造并保 持优异成 绩年龄 21岁—38 岁 备注
(三)能量代谢特点:
1. 磷酸原供能为主(举重、投掷、跳跃、跳水等); 2. 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为主(短跑100m、200m,游 泳50m、击剑、乒乓球、羽毛球、三大球等); 3. 糖酵解供能为主(短跑400m、游泳100m、速度滑 冰500m、皮划艇200m等) 4. 糖酵解和糖氧化供能为主(田径800m、1500m、 3000m、游泳 200m、 400m、 800m、赛艇皮划艇 500m、 1000m、公路自行车等); 5. 糖氧化和脂肪氧化供能为主(田径5000m、1000m、 马拉松、赛艇2000m、公路自行车60km等); 6. 脂肪氧化和糖氧化供能为主(铁人三项、越野滑 雪、各种极限耐力运动等)。
125 kg. 105 kg. 115 kg. ---------kg. 90 kg. 105 kg. 100 kg. 105 kg. ---------kg. 110 kg. ---------kg.
135 kg. 115 kg. 120 kg. 115 kg. 105 kg. 110 kg. 100 kg. 120 kg. 120 kg. 115 kg. 110 kg.
狭义的“体能”概念:
完成高水平竞技所需要的专项力量体 系及其相关的运动素质。
力量素质在体能 训练中所处的位置。 力量
速度 耐力
灵敏
协调
柔韧
体能训练的意义
㈠有利于掌握先进的技术动作和提高运动成绩 ㈡有利于承受大负荷量训练和高强度比赛 ㈢有利于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㈣有利于防伤防病、延长运动寿命
24小时内恢复 100% >3min,6-7min后达到稳态 30%
35min后的主 要能源,需足 够的摄氧量 依赖于膳食
运动形式
跑动中供能系 统所占比例
起动、短冲、射门、带球、头球 等。 16%
长距离冲刺与 往返快跑 20%
慢跑、抢位、行走、攻防中的中 等强度的跑动 64%
排球供能特点:既有高水平的无氧代谢能 力又具备高水平的有氧代谢能力的运动项 目。
利用率
储存
非常有限
5mmol/kg 肌肉 ≤60%
消耗
受O2利用率 的限制 400g糖原(骨 骼肌)+100g 果糖(肝脏) 90min后血糖 浓度下降
24小时内恢复 100% 8sec-3min 30%
恢复 供能持续时间 供能比例
8sec内恢复 100% 20%
3-5min内恢复 100% 6-8sec 20%
3. 参与运动肌肉的收缩特点 4、参与运动肌肉之间的配合
膝 关 节 度
180 140 100 2.0
/
蹬 速
1.2 0.4
m\s
140
蹬 力 体 重
100
60 20
-0.8 -0.6 -0.4 -0.2 0.0 0.2
\
常规滑冰时的膝关节角、蹬速、蹬力(依Gemser等,1999)
时间/s
一、认清项目特征
跆拳道的技术特点
以腿法为主,拳脚并用:由于竞赛的需要、规则
的限制和跆拳道攻击方法的特点,跆拳道主要是以脚 法攻击对方为主。进攻中髋关节的发力起主导作用, 力求出腿的力度和击打的效果。在比赛中虽然可以使 用拳的得分技术,但往往只起到防守、格档的作用。 进攻时则主要是运用腿法攻击对方头部和被保护的胸 腹部。
第23届奥运会4枚金牌 第24届奥运会2枚金牌 30岁时再创世界纪录(100米.4×100 米接力) 身高1.91米 体重76公斤 4次美国最佳篮球选手 连续7年美国最佳投篮手 62年全年每场平均得50.4分,其中单 场得过100分,71年投篮命中率为 72.7%,均创世界纪录 第20.21届奥运会特重量级冠军,先 后82次打破特重量级(110公斤以上 级)推举.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世界纪 录。
最大卧拉 1RM
2003.11.29 2004.2.9
一分钟引体向上
2003.2.28 2003.11.29 2004.2.10
仰卧起坐
1分钟斜板负重10 kg.
2003 .11.10 2004.2.10
孟关良 杨文军 王 兵 景 影 宫拥军 裘赛荣 朱雄辉 潘梅兵 郑天岩
150 kg. 145 kg. 140 kg. --------120 kg. 150 kg. 115 kg. 110 kg. --------125 kg. ---------
提高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 的针对性
北京体育大学 王卫星
广义的“体能” 概念:
体能是人体为适应运动的需要所储存的身体能力要素, 是人体活动基本能力的表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 能在运动中的综合反映。 根据运动员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结构特点,体能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形态;2)身体机能; 3)健康水平;4)运动素质。 运动素质主要分为4大类: (1)力量素质类;(2)速度素质类; (3)耐力素质类;⑷协调柔韧类。
一、认清项目特征
(四)技术特点:关键的技术环节
以短跑为例,快速伸髋、鞭打扒地。优秀与非优秀运 动员的主要差距在于:伸髋的速度与力量;落地的距 离与缓冲。 以跨栏为例,“跨栏步”在全程跑中占显要地位,完 成跨栏步所需腾空时间和身体水平位移距离约等于起 跨支撑所需时间及身体重心位移距离的3倍,这意味着 起跨要花费很大的能量(平跑一个单步腾空阶段和支 撑阶段的时间比值为1.2∶1),每次过栏身体重心起 伏差在 12 — 18 厘米,平跑时为 6 — 8 厘米,这就构成 “跨栏步”支撑阶段动作由“跑”向“跨”转化,无 论在动作结构、用力性质及动作意识上都有明显的不 同。
130 kg. 115 kg. 120 kg. 115 105 kg. 110 kg. 100 kg. 110 kg. 125 115 kg. 110
23 X 22 X 23 X ---------18 X 21 X 22 X 28 X ---------19 X ----------
27 X 25 X 24 X 24 X 24 X 17 X 22 X 30 X 22 X 21 X 18 X
足球运动的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 主要能源 反应方程 CP CP +ADP= ATP+ Creatine 非常有限 16mmol/kg 肌肉 60%in20sec 无氧系统 ATP ATP=ADP+ Pi(能量) 乳酸系统 糖原 糖原+ADP= 乳酸+ATP 糖原 糖原+O2+ ADP=H2O+ CO2+ATP 不受O2利用 率的限制 400g糖原(骨 骼肌)+100g 果糖(肝脏) 90min后血糖 浓度下降 有氧系统 脂肪、蛋白质 脂肪+O2+ ADP=H2O+ CO2+ATP 没有限制 15kg甘油三脂
张伯伦 (美国)
100m: 10″9 400m: 47″0 跳高: 2.02m 国家青年 排球队候 补队员, 100m11″ 跳高: 1.90m
22岁—38 岁
阿列克谢耶夫 (原苏联)
举重三项总成绩640 (推235抓175挺230) 公斤,两项总成绩445 (抓187.5挺257.5)公 斤
23岁—36 岁
一、认清项目特征
(二)动作结构和肌肉工作特点
1. 参与运动的主要肌群 2. 动作结构和用力特点
运动(脚支撑)短跑 0.08-0.10 跳远0.11-0.12 跳高0.180.22 运动(出手或推手)标枪 0.16-0.18 铅球 0.15-0.18 跳马 0.18-0.21 运动(拉浆)皮艇20-25kg赛艇3发球速度对比
东京第四届排球大冠赛: 我国运动员训练中的跳发球速度为 90公里/小时,而本次大赛中的国外选手 一般发球速度可达120公里/小时左右,而 训练中的发球速度俄罗斯运动员曾高达 170公里/小时。 ——国家男排主教练邸安和
排球运动中的“魔鬼三角形”
现代高水平的排球队,必须具备3种主要的、有决定意义 的、必不可少的取胜因素(VHP): 1. 快速多变的打法(V——velocity and variety of play); 2. 占有空中的优势(H——height of action above net); 3. 完美无缺的技术(P——perfection of skill)。
⒈没有一场比赛使血糖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这种现 象可能是由于比赛间歇和运动员在间歇时摄糖所致。 ⒉没有一场比赛使血乳酸值发生显著性变化。这种现 象表明:尽管排球是一项高强度运动项目,但是高强 度动作并不是连续出现到足以产生由于血乳酸堆积所 造成的疲劳。 ⒊肌糖元在第一场比赛后下降32.28%,全天比赛后肌 糖元下降40%,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且慢肌纤维肌糖 元下降的比例比快肌纤维大。 ⒋这些队员的平均摄氧量为56.4±58毫升/分/公斤体 重,与职业橄榄球运动员大致相同。
150 kg. 150 kg. 150 kg. 140 kg. 140 kg. 135 kg. 150 kg. 140 kg. 140 kg. 125 kg. 155 kg. 145 kg. 115 kg. 105 kg. 120 kg. 110 kg. 140 kg. 140 kg. 135 kg. 125 kg. 140 kg. 130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