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



在使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预防和减少并 发症的同时,需考虑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及 合并用药的相互作用。

2、GDM患者与PGDM患者
3、围手术期患者





4、肠内/肠外营养患者 接受肠内/肠外营养的住院糖尿病患者如血糖 得不到满意控制,可增加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无论是否诊断为糖尿病,接受人工营养的患 者血糖>7.8mmol/l即可起始胰岛素治疗。 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大部分患者血糖控制目 标推荐7.8-10.0mmol/l。 需严格控制血糖的重症患者:6.1-7.8mmol/l。
α-糖苷酶抑 制剂
抑制糖苷酶活性,延缓碳水 进一步降β细胞分泌胰岛素
在基础胰岛素的全天持续作 可不减少药物剂量,注意监 用基础上促进餐时胰岛素分 测血糖,避免低血糖 泌,进一步降PPG
基础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方案的特点剂注意事项
药物
TZDs
口服降糖药作用机制
抑制近段肾小管对葡萄糖的 协同降糖,低血糖风险小, —— 重吸收,使大量的葡萄糖从 体重增加少 尿液中排出
主要推荐意见
项目 基础联合餐时胰岛素
适用人群 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FPG达标,HbA1C未达标者; 使用多次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或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 需短时间内纠正高血糖的患者;
推荐内容
胰岛素起始 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基础胰岛素维持原剂量,主餐/早餐前予餐时
方法 胰岛素4-6u; 预混胰岛素转为基础餐时方案的患者,可按照目前总剂量的40%-50%作为基础胰岛素起 始,余量作为餐时胰岛素,三餐平均分配;需短时间内控制高血糖者,可根据0.3-
0.5U/(kg.d)估算总量,50%为基础胰岛素,50%为餐时胰岛素,三餐平均分配
对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注射依从性差者; 基础胰岛素起始方 法
通常0.1-0.3U/(kg.d)起始,肥胖或HbA1C<8%,可0.2-0.3U/(kg.d) 起始,从预混胰岛素调整为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依据血糖水 平设定为总胰岛素剂量的60%-80%
基础胰岛素调整方 案
在医生指导下,根据FPG每周调整2-6u直至FPG达标; 患者进行剂量自我调整,推荐每3天调整2u直至FPG达标

在生理非进食状态下胰岛β细胞持续分泌 的胰岛素被称为基础胰岛素,约占胰岛素 全天分泌的50%。
基础胰岛素种类及特点
胰岛素种类 起效时间 (h) 峰值时间 (h) 持续时间 (h) 特点
中效胰岛素 (NPH)
长效胰岛素 (PZI) 甘精胰岛素 地特胰岛素
2.5-3.0
3.0-4.0 2.0-3.0 2.0-3.0
口服药联合基础胰岛素调整方案
表1、医生调整剂量方案 (以FPG目标6.1mmol/l)为例 表2、患者自我调整剂量方案 (以FPG目标6.1mmol/l)为例 FPG (mmol/l) <4.4 基础胰岛素剂量调整 (U ) -2
FPG (mmol/l)
<4.4 4.4-6.1 6.2-7.8 7.9-9.9 >10.0
5-7
8-10 平稳,无 显著峰值 平稳,无 显著峰值
13-16
长达20 长达30 长达24
作用曲线具有峰值,作用时间短
作用曲线具有峰值 平稳,无显著峰值,作用时间长, 每日注射1次 平稳,无显著峰值,作用时间长, 每日注射1次或2次
三、基础胰岛素临床使用方案

1、概述 控制高血糖与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发生的 风险下降相关。临床研究证实,糖尿病患 者早期进行积极有效的降糖治疗能够显著 降低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而在病程长的患 者中,强化降糖并未带来心血管获益。

血糖控制目标:年龄、病程、预期寿命、伴发疾 病、降糖治疗方案、患者意愿。
人群 大多数非妊娠成年T2DM 血糖控制目标 HbA1C<7%,FPG4.4-7.0mmol/L
病程短,预期寿命长,无严重并发 症或低血糖风险低 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短,合 并严重并发症
HbA1C≤6.5%,FPG<6.1mmol/L
四、基础胰岛素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1、老年糖尿病患者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器官功 能减退,且低血糖感知性弱、耐受性差, 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下降。因此老年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一般较为宽松。 HbA1C为7.5%-8.0%。 对于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或合并多种疾病的 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进一步放宽。
基础胰岛素剂量调整 (U)
-2 不调整 +2 +4 +6
4.4-6.1
不调整
>6.1
+2
基础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方案的特点剂注意事项
药物
二甲双胍
口服降糖药作用机制
联用益处
注意事项
改善IR,抑制肝糖输出,提 机制互补,低血糖风险小, —— 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体重增加不明显 及利用
磺脲类
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更好的解决胰岛素分泌不足 可不减少药物剂量,注意监 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 的缺陷,短效磺脲类药物有 测血糖,避免低血糖 助于改善PPG
胰岛素调整 逐步增加餐时胰岛素方案:根据下一餐前血糖值,每周调整1-2次餐时胰岛素,每次调 方案 整1-2u或10%-15%,直至达到下一餐的餐前血糖目标,根据每3-6个月HbA1C结果,可 逐渐增加至2-3次餐时胰岛素治疗; 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根据FPG值,增加基础胰岛素剂量1-4u或10%-20%,根 据下一餐前血糖值,增加餐时胰岛素剂量1-2u或10%。
联用益处
注意事项
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作用 在胰岛素用量较高的患者中 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增加心 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利用 使用,改善血糖控制并可减 力衰竭风险 少胰岛素用量
DPP-4抑制 剂
提高内源性GLP-1水平,增 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升血 糖素分泌
进一步改善血糖
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SGLT-2抑制 剂



持续肠内营养采用基础联合餐时方案:每日 1-2次基础胰岛素联合每4-6h 1次短效/速效胰 岛素,基础胰岛素按0.15-0.25U/(kg.d)起 始。 肠外营养的DM患者可根据7-10U/100g葡萄 糖的比例酌情添加胰岛素,皮下胰岛素注射 也可作为补充。 接受持续肠内/肠外营养的患者,推荐每4-6h 测1次血糖。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 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王庆美
一、前言


T2DM是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自然病程的 进展,胰岛ß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胰岛素 补充或替代治疗成为控制T2DM患者高血糖 的有效手段。 基础胰岛素是常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具 有低血糖风险低,使用简单方便等优点, 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 控制不佳时即可起始基础胰岛素与口服药 联合治疗。


但临床研究显示,中国T2DM患者起始基础 胰岛素治疗较晚,起始剂量偏低且在起始 治疗后剂量调整不足,是导致起始胰岛素 治疗后血糖控制不满意的重要原因。 为规范基础胰岛素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 我国内分泌临床专家制定了《成人2型糖尿 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 议》,供临床参考。
二、基础胰岛素种类及特点
HbA1C<8%,FPG<8.0mmol/L,或更 高
主要推荐意见
项目 推荐内容
口服药联合基础胰岛素 适用人群 高血糖伴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T2DM患者;
1-2种口服降糖药(超重肥胖患者1-3种口服药)规范治疗3个月以上 血糖控制仍未达标的患者;
预混胰岛素治疗(<50U/d)血糖控制不佳,或频繁发作低血糖,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