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PPT课件
8、图解为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据图回答: (1)图解中_____过程为感应阶段,_____过程为反应阶段, _____过程为效应阶段。 (2)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其成分是 (3)多数情况下效应阶段的机制是__________。
答案:(1)A、B、D C、E、F、H G (2)球蛋白 (3)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 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中学生物
中学生物
2、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 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C ) A.体液大量流失 B.特异性免疫减弱 C.非特异性免疫减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3、组成人体第一道防线的结构是( C ) A.吞噬细胞 B.杀菌物质 C.皮肤黏膜 D.抗体
A、91 B、79 C、30 D、20
中学生物
免疫对人体稳态维持
中学生物
什么是“免疫”?
狭义上: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和有
害物质的抵抗力。
广义上:生物能识别“自己”,排除“非
己”,也就是机体对异物的识别、排除或 消灭等一系列过程,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中学生物
中学生物
(三)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胸腺
特异抗原 识别受体 B细胞
转移到淋巴器官中
T细胞
转移到淋巴器官中
1、起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2、分化: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 3、分布: 外周免疫器官
免 疫 器 官
中学生物
免疫的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免疫) 来源:天然防御
特点:非专一性 来源:出生以后才产生
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特点:专一性
中学生物
非 特 异 性 免 疫
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第一道防线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皮肤和黏膜组成)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肿瘤细胞
效应T细胞
如果人(动物)的组织细胞发生变异,这些变异细胞 (肿瘤细胞)由于含有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成为抗 原被免疫系统识别。免疫系统就通过免疫反应将这些变异 的细胞清除,从而避免肿瘤的形成。
中学生物
已知某抗原为一蛋白质分子,由一条多 肽链形成,且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 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28。根据抗原的性 质,我们可以推知通常组成该抗原蛋白 质分子的氨基酸数目一般不少于( )
免疫系统的组成
中学生物
巨 噬 细 胞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淋巴因子
中学生物
抗体
体液免疫
抗原 吞噬细胞 B细胞 效应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 抗体 T细胞
抗原、抗体结合
中学生物
作用对象
抗原 效应B细胞产生 的抗体与相应的 抗原特异性结合
靶细胞 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作用方式
2.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
联系
1.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 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而 予以彻底消灭 2. 两种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中学生物
特异性免疫的全过程:
抗原
B细胞
T细胞
效应B细胞
体 液 免 疫
抗原与抗体结合
细 胞 免 疫
效应T细胞 靶细胞
中学生物
练习:
1、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C )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 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 患白日咳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
(1)用大剂量的射线照射大鼠,杀死其淋巴 细胞和其他白细胞,大鼠就失去了免疫的功 能,因而很容易感染疾病。 (2)给上述大鼠分别输入各种类型的白细胞, 发现只有在注入了淋巴细胞之后,大鼠才能 恢复免疫功能。
上述实验能证明什么? 结论: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 是淋巴细胞 。
中学生物
中学生物
3、淋巴细胞起源于(A ) A.骨髓 B.脊髓 C.胸腺
D.脾
4、下列器官中,不具有免疫功能的有( A ) A.肝脏 B.皮肤 C.扁桃体 D.骨髓 5、下列细胞不可能在淋巴中出现的是( C ) A.效应B细胞 B.T细胞 C.红细胞 D.吞噬细胞
抗体
1、抗体发现过程
防御性保护成分的发现 免疫球蛋白的发现 抗体结构的发现
中学生物
抗体具特异性
2、抗体: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 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3、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 液及外分泌液中
实验资料
爱德华· 詹纳的第一次接种
中学生物
(一)抗原
1、抗原: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 2、抗原的三大性质: ⑴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
⑵大分子性:通常都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物质。 ⑶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 发生特异性结合。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 白细胞消灭病原体
人体“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 线”的区别?
中学生物
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特异性免疫
病毒侵入细胞 T细胞 靶细胞
攻击
靶细胞裂解、死亡
(+)
释放
效应T细胞 分泌细胞因子
抗原(病毒)
中学生物
思考:
“抗体”和“淋巴因子” 的作用方式有什么不同?
中学生物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中学生物
6、下列结构不属于抗原的是( D ) A.牛痘病毒 B.细菌 C.癌细胞 D.自身正常细胞 7、人体的免疫功能,可消除自身的损伤细胞, 在这一生理过程中,损伤细胞属于( B ) A.病原体 B.抗原性物质 C.抗体 D.自身物质
中学生物
(三)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科学研究
(1)用大量X射线照射去掉胸腺的小鼠,小鼠可失 去全部免疫功能。 (2)输给小鼠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虽 得到恢复,但不能产生的抗体。 (3)输给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功能 得到一定的恢复。 (4)同时小鼠输入来自胸腺和骨髓的淋巴细胞, 小鼠就可恢复全部免疫功能。 结论:胸腺内的淋巴细胞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在免 疫中起不同的作用,分别称为T细胞和B细胞。
B细胞的二次免疫
例:在教室里,甲和乙分别是丙的邻座。有一天,丙患了 感冒。两天后,甲也患了感冒,而乙则没有。乙说一星期 前他患过了感冒,现在已经痊愈了。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乙 没有象甲那样患感冒?
抗 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体 数 量
时间 初次抗原刺激 二次抗原刺激
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