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策略_陈少波

中国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策略_陈少波

中国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策略*陈少波提要:动漫游戏产业化、基地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专业人才提出了很大的需求,而专业人才来源于专业教育。

目前,中国动漫游戏专业教育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成为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化发展的/瓶颈0之一。

中国动漫游戏专业教育要有一个大的改革,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大力发展动漫游戏专业教育此其时也。

关键词: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现状发展作者陈少波,男,1956年生,浙江传媒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

(杭州310018)一、中国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的现实状况动漫游戏产品的巨大需求,促发了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兴起;国外动漫游戏产品的大规模进入,强力推进了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本土化;而数字时代的到来,也给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又给中国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的发展催生了有利的环境和机遇。

中国动漫游戏专业教育在本世纪初开始大规模快速发展的历程后,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化效应,显现出体系化的雏形。

1.办学力量。

目前,中国动漫游戏办学力量表现为下列几个层次:一是本科院校,这是目前中国大陆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的主力军,以培养/具备创新能力,掌握新技术,同时兼备高修养的综合性艺术人才0为目标,占据动漫游戏专业的高端制高点。

二是高职高专,主要培养应用型动漫游戏专业人才。

三是中专职高,由美术学院、动画学院附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动画特色班等组成,主要培养技能型动漫游戏专业人才,所谓蓝领型动漫游戏从业人员。

四是培训学校,这一层次的学校是正规院校的补充,主要承担动漫游戏专业的短期培训、系统培训和行业认证、证书培训等任务。

既有动漫游戏企业附设的,也有社会办学力量独立设置的,还有社会或企业与学院联手举办的。

这些培训学校大小不一,水平参差不齐。

五是课程讲座,国内许多高校,开设了动漫游戏专业课程和讲座,有的高校还将这些课程列入了教学计划,这也形成了很强的教学力量,培养了潜在的动漫游戏专业人才。

在以上几种办学模式中,学院式教学是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的主导模式,也是其主导力量。

2.专业学科。

目前动漫游戏专业教育涉及的专业分技术类和艺术类两个方面,专业名称很不统一。

技术类的专业有计算机图像处理、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NX05W H06)阶段性成果;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扶持型研究中心: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项目成果。

术、信息技术等,艺术类的专业有动画、影视动画、动画设计、影像媒体、数字媒体艺术等,甚至还有叫/电子竞技0专业的。

在专业下面,还分设专业方向,如编导、原画、创意设计等。

另外,绝大多数院校设立的都是动画类专业,游戏类专业只有少数院校设立,从本世纪初始有上海交大、四川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先后成立游戏类专业。

从学科建设角度看,动漫游戏专业教育尚未进入二级学科,只作为二级学科的学科方向,不同的院校将其分别置于美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艺术学、设计艺术学、传播学、摄影学,等等,不一而足,缺乏学科定位。

3.教研基地。

目前动漫游戏专业教育基地建设正在推进中,从基地的设置批准部门来看,有国家广电总局系统批准设立的基地,也有由国家科技部、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文化部等系统批准设立的冠之以不同名称的基地,如/文化创意产业基地0、/数字娱乐产业基地0;从基地设置的层次来看,分别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基地。

其中,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的为/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0,在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和吉林美术学院4所院校分别设立。

/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0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纳入国家整个教育体系,表明了国家对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的肯定和支持,也奠定了这4所院校在中国动漫游戏专业教育中的主导和领军地位。

与国家级动画教学研究基地相应,各地也设立了一些地方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4.科学研究。

随着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相关科学研究也次弟展开。

作为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协调的行业学会,中国动画学会动画专业教育委员会成立后,充分行使了行业管理的职能,先后多次组织研讨会、工作会和论坛,对全国动画教育工作作了历史性回顾,并对影视动画产业发展带来的教育发展也作了规划和研究;将中外动画教育作了系统的比较,提出了中国动画教育发展的一系列相应措施;探讨了数字时代动画教育的性质特点和发展途径。

动画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后,也进行了教育科研项目的实施,组织师资培训班,组织出版系列教材和专著等。

5.教学设施。

经对8所本科院校的抽样调查,每所院校的相关教学设施均在500万以上,有的则达到1000万元以上,这是中国发展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的重要物质保证。

动漫游戏专业教育涉及的教学设施,大多是以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布局安置的,分标准动画实验室、音视频实验室、非编实验室等类型,主干设备是计算机,安装各类动漫游戏制作软件。

各个院校所拥有的动漫游戏教学设施,其投资机制是渠道多样化,购置经费来源大致有3个渠道:一是院校或主管部门自筹或拨款资金,这是主要渠道;二是政府有关部门、中央或地方与学校共建实验室专项资金;三是动漫游戏企业注入的参与合作建设的资金。

投资渠道的多样化保证了教学设施的快速增长,基本满足了教学之需。

6.学、研、产一体化。

涉及这一教育类型的办学力量,不论其层次如何、办学模式如何、所有制类型如何,都比较重视学、研、产的结合,注重建立实践研发基地。

二、中国动漫游戏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1.教育规模小,不能满足动漫游戏产业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目前,中国动漫游戏专业的教育规模较小,人才培养量小,培养的专业人才数量缺口很大,无论是动漫类还是游戏类专业人才数量都不能满足动漫游戏产业化的需求。

2.教育结构不合理,未形成完整的分层教育体系。

主要教育力量积淀在本科教育层次,基本以/综合性艺术人才0为培养目标,而对适应培养艺术创作所需的研究类人才和产品制作所需的技能类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层次和中等专业教育层次所占比例过低;另外,学历教育发展很快,继续教育和培训教育的体系不完善。

发达的动漫游戏专业教育必须有层次不同、功能有别的完整教育体系,上述这种不合理的教育结构的存在,势必造成教育配置不合理,人才分布不均衡,导致人才市场的无序竞争。

3.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和误区。

在相当多的专业院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定位,许多人认为动漫游戏专业教育就是美术加上计算机,有的人则偏重技术层面或艺术层面,对其教育本质理解狭隘化。

由此而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专业学科的建设等一系列环节,阻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事实上,动漫游戏专业教育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理论与技能结合、创作与经营结合等形成的综合性教育体系。

另外,新媒体技术在动漫游戏专业教育领域的运用,也引发了对教育理念的认识误区。

一是对动画本质的认识误区引起的对教学手段采用的失误。

有些院校以CG、多媒体代替动漫教学内容。

CG是CO M PU T ER GR AP HICS的缩写,意指计算机图形艺术,主要是通过电脑软件(三维/特技)等创建视觉效果,如特技、仿真和动画等。

而动浙江学刊2007年第2期漫是以创作为核心的/讲故事0。

事实上CG和动画的关系是:CG可以是动画的一种可选工具,但动画和广告、片头、特技等CG艺术具有完全不同的流程,也是完全不同的作品形式。

以三维CG技术代替动画技术教学,无异于用教文字处理的软件代替教授文学艺术。

二是对动画软件功能的认识误区引起的对教育模式安排的失误。

有的教育工作者认为,会操作常用的2D、3D甚至像flash这样的软件,就可以制作动画作品。

这种认识误区使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课时安排上存在明显的失误。

4.专业学科建设不全面。

目前,中国动漫游戏专业设置不合理,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名称不统一、不规范,这就使得专业的内涵不固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教学质量缺乏评估测量的标准;二是专业比例不合理,影响到招生数量畸少畸多,最终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均衡性;三是专业设置不全面,制作类相关专业比较齐全,而营销类、管理类以及策划类专业设置较少或几乎没有。

动漫游戏学科建设也缺乏力度,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科设置陈旧,未能按动漫游戏艺术的发展,设置新的学科分类;二是缺乏学科归属,或归属不明确,不同的院校归属于不同学科,这主要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未能提供学科建设指南;三是作为艺术与技术结合、创作与经营结合的动漫游戏专业,未能获得学科相对独立设置权,未能组建成为二级学科,甚至连二级学科的学科方向(三级学科)也谈不上。

5.动画教学研究基地数量不足,学研产一体化远未形成。

动漫游戏专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类型,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作为实践教育的主阵地,对提高动漫游戏专业教育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目前教学研究基地数量严重不足,国家级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只有4个,省级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尚未设立,像浙江、广东、江苏、四川、北京、上海等动漫游戏产业及其专业教育相对发达的省市,也未有省市一级的动漫游戏专业教学研究基地。

这与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动漫游戏产业及其专业教育的现状是不相适应的。

国家设立动漫教学研究基地的目的之一是令其充当教育与产业之间的中介和桥梁,打造产业科技的孵化器,由于教学研究基地的数量少,因此其未能充当起这一功能,在整个产业发展中它能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目前,在动漫游戏业界,真正意义上的学研产一体化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趋势,也有些院校与企业联合的例子,但总的来看,学研产一体化在整个产业中所占比重不大,尚未形成主流态势。

6.教学条件较差。

动漫游戏专业教育是高科技密集型教育类型,需配备充裕而又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教学设施作为技术保障,但有的院校由于投资不足,或出于利益的追求,匆忙上马举办动漫游戏专业教育,所以教学基础设施、实验设备不能配套;有的院校甚至连起码的线拍动检设备都不具备,更不要说能实现动画制作完整流程所需要的设备了;还有些院校简陋到搭几台电脑就敢称动画系。

凡此种种,严重侵害了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的技术保障,最终影响教育质量。

7.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动漫游戏产业的兴起,使得其专业教育大规模快速发展,但缺乏相应的师资储备,师资力量的薄弱是显而易见的,整个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呈现着下列两种状况:一是专业师资的数量严重不足,真正具有动漫游戏制作实践经验又具有理论底蕴的教师凤毛麟角。

二是现有师资的素质不合要求。

现有动漫游戏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其他专业或行业转过来的,对动漫游戏专业并不熟悉,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都不够完善。

8.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

由于中国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动漫游戏专业教育历史很短,因此尚未形成适应数字时代的动漫游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的面貌还是因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显现出其不科学的一面,具体表现在: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