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家国情怀(1)
首页 末页
会忘却的记忆。吞没口中的涎,脑海里开始一 帧帧闪现,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让我清 楚地看见妈妈系上围裙,忙碌的身影,还有那 一碗鲫鱼汤。几尾野生的鲫鱼,撒上几滴鲜奶, 几片豆腐,文火慢炖,就可以熬成一锅靓汤。 抛些提神的香菜,翠泽的葱花,肉质细嫩,汁 液浓郁。 ⑥而所有的美食,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火候和 手感。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 越是平淡无奇。妈妈懂得美味需要耐心的等待, 也感谢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只有妈妈最明白自
首页 末页
(三)亲近土地
海峰
①这是我驱车二千公里,迫切想看到的地方,
②我清晨早起,神清气爽,漫步田间,雾霭如 纱,黝黑的泥土散发着芬芳,玉米苗子,在晨 露中滋润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在肥厚的叶片上 滚动着,大地上那漫无边际的绿意尽情地向朦 胧的雾气中流淌着,一株株小苗一纵纵一列列, 犹如绿色的波浪,犹如颤动的五线谱,犹如农 民们高唱的欢歌,这时,早起的燕子,在空中 翻飞着呢喃着忙碌着……
首页 末页
家胃口,她所挑拣的新鲜香菇肉质肥厚,伞盖 匀称,剪去蒂,洗净放置竹篮里,借助阳光和 风,肥美的香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 点点凝聚。这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他海鲜 和菜肴搭配,提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食 材的本味。
⑦眼见妈妈辛苦劳作奉献精彩的烹饪过程,我 会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品尝着来自妈妈创造的美 味。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会喜欢舌尖上的 厚味。我那时虽然不懂什么叫人生厚味,却知 晓了家中美味。等一切的辛劳换来一顿喷香的 饭菜,家人围坐一起的时候,沉甸甸的爱融聚
首页 末页
⑦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②,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 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 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 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 “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 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
首页 末页
雪为侣,是这条小路,是这片田地,见证了我
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当我考试考出好成绩
的时候,我会欢快地在小路上,在田野间奔跑;
当我受到挫折,经历失败,特别是中考落榜,
我就像一个幽魂,散漫在小路中,回想往事,
不禁黯然神伤。当时的班主任老师鼓励我们说:
“要有坚强的毅力,才会战胜困难”。她列举
了她的一名学生考了五年中考,终于考上了一
(本文略有删改)
首页 末页
1.第③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4分)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在内容上 承接了上文的生命中最新鲜的味道和故乡味道, 同时开启下文对家乡美食的回忆。
首页 末页
2.第④段中的“这些感受与体验”在本段具体指 代什么?(4分) 即是思亲、念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 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思亲、念 家、乡愁也可)
⑥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 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 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
首页 末页
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 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 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①的瑞士莱茫湖上, 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 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 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 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 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 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 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 掉你!
首页 末页
③我就出生在这片土地上,这里曾经放飞我的 多少梦想,为了求学,为了走出这片土地,为 了自己的思想不再是南边的山叫南山,东边的 山叫东山,西边的山叫西山,“那么北边咋没 有山呢?北山在哪里?”我疑惑地问着爷爷,爷 爷笑着说:“长大你就知道了。”于是,我盼 望着自己长大…… ④后来,才知道,自己就像井底之蛙,自幼困 在这山水之间,于是,我背着书包每天往返于 这田间小路,到五里外的镇子上去求学,每天 都对着小路说话,路为朋,花为友,草为伴,
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一空,一碧数 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 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 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首页 末页
⑧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 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 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 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 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⑨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 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首页 末页
在一锅美味之中。朴素,而有力量的幸福,是 回荡在舌尖的福报。 ⑧滚烫而粗糙的甜蜜,储存在心底的思念和期 盼,简简单单的美食,纯纯粹粹的世间真情。 美味之所以值得回味,只是因了那一饭一粥皆 由满满的温情和爱意慢慢熬煮煨炖,用一生的 时光盛好等待。 ⑨最珍贵的等待,也许就是餐桌上另一副碗筷 的归属吧。
首页 末页
一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这些感受 与体验,在作家那里写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 吟成了诗,在妈妈那里变成了唠叨,煮成了饭, 炒成了菜。父母朝五晚九,餐风饮露,为的不 过是一家人能吃饱穿暖,能好吃好喝一顿,能 安逸舒适睡上一觉。 ⑤跳跃于我舌尖上的记忆,莫过于妈妈一手焖 炖的清汤排骨。去菜场买来最好的肋排,配以 笋片、墨鱼、花生,清泉洗之,烈油烹之,文 火炖之,巧搭成一锅营养均衡、鲜嫩爽口的佳 肴。尝一口,齿颊留香,是青丝换了华发都不
首页 末页
3.谈谈第⑦段“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会喜欢 舌尖上的厚味”这句话中,两个“厚味”的不 同含义。(4分
第一个“厚味”是指:血亲之间的关系,母亲 的辛苦劳作,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等人生感悟; 第二个“厚味”是指:喷香的饭菜(妈妈创造 的美味)
首页 末页
4.文章以“舌尖上的乡愁”为题有什么作用?请 简要分析。(5分) (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交待文章的 内容(线索)。全文以“舌尖上的味道”为切入点 来组织材料,巧妙地揭示了美味和乡愁之间的关 系。(3)点明了文章主旨。全文通过舌尖上的美食 的描写,抒发了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①旖旎(yǐ nǐ):柔和美丽。②耄耋(mào 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 七八十岁的年纪。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首页 末页
1.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请简要 概括。(4分)
回忆了四件趣事:一是躺在场院的地上数星星; 二是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三是在大 苇坑边望月游玩;四是坑边苇子丛里捡鸭蛋。
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
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
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
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
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
早来临。
首页 末页
⑤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 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 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 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 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 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 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 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 支了。
首页 末页
的取舍关联。它承载的不仅是味蕾上的感官刺 激,更是灵魂深处的涤荡和牵引。虽然地域的 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 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乡音跟味觉, 就代表故乡的味道,总是熟悉而顽固。 ③我是抵挡不住这种味道的诱惑的,抑或是 “好吃不懒做,能吃不体宽”的缘故,这种熟 悉而顽固的味道,让我对家中美食的喜好更是 欲罢不能。 ④工作在外,不能常伴父母身边,最本真的感 受即是思亲、念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
首页 末页
⑧渐渐地,茫茫雾霭已经散去,蓬勃而出的旭 日,放射出万道光芒,露珠更加璀璨,小鸟更 加欢悦,地里多了声响,叔叔开着犁地机动车, 突突地跑过,留下的是湿润的土壤,整齐的垄 台,怡人的芳香……
首土地”的含 义。(4分)
既指“我”驱车二千公里,回到故乡,和土地的亲 密接触;也指“我”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页 末页
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
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
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④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
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
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
首页 末页
因而走了,村里二十几岁以下的孩子们,我几 乎都不认识,那些过去的叔叔婶子们,也被这 岁月之刀雕刻了一脸皱纹,染满了一头白发, 此时不禁想起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 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 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⑦现如今,村村通公路已经进村,孩子们上学, 再不用步行了,村里和镇里通了客车,车接车 送,我祝福孩子们在这良好的环境下,好好读 书。
所称心的学校。我默默地积蓄力量,发誓要走
出这片土地。老师的话应验了,我通过努力,
终于飞出了这山水之间,终于,从井底之蛙长
出了翅膀,任游太空。
首页 末页
⑤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 了,我又经常想念这方土地,想念自己的风里 来雨里去,寒来暑往,倾盆的大雨浇个落汤鸡, 西北风卷着鹅毛飞雪让人举步维艰,想来都已 经成为自己过去的人生掠影。没有经历的人是 个不成熟的人,我感谢经历,感谢困难,感谢 土地,我抓起一把黑土,搓成粉末,扬了出去, 接着传来了唰唰落土声。 ⑥土地是亘古的,时光是运动的,生命是消逝 的,记忆是永恒的。听叔叔讲,村里好多人都 已经去世,同龄人中,也有因这样或那样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