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基础(IP地址)

计算机网络基础(IP地址)

最前面一位为“0”,即A类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于 1~
126之间,因此A类网络地址的范围从1.0.0.0到
126.0.0.0。全世界总共只有126个可能的A类网络,
每个A类网络最多可以连接16777214台主机。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B类地址通常为大、中型网络而提供。
用14位来标识网络号,16位标识主机号,前面两
111:3位
(3) 决定子网掩码
B 类 地 址 的 标 准 掩 码 为 : 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 借 用 主 机 ID 的 3 位 以 后 子 网 掩 码 为 : 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 。 即 255.255.224.0。
(4) 决定可用的网络ID 列出附加位引起的所有二进制组合: 000→0 (00000000 ) 129.20.0.0 001→32 (00100000 ) 129.20.32.0 010→64 (01000000 ) 129.20.64.0 011→96 (01100000 ) 129.20.96.0 100→128(10000000) 129.20.128.0 101→160(10100000) 129.20.160.0 110→192(11000000) 129.20.192.0 111→224 (11100000) 129.20.224.0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络号127,TCP/IP协议规定网络号 127不可用于任何网络。其中有一个特别 地址:127.0.0.1称之为回送地址 (Loopback),它将信息通过自身的接口 发送后返回,可用来测试端口状态。
PING指令的用法简介
学习目标:
对PING指令有个基本了解
重点和难点: PING指令中所用到的参数
位是“10”(如表3-2)。B类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于 128~191之间,第一段和第二段合在一起表示网络 号,因此B类网络地址的范围从128.1.0.0到 191.254.0.0。全世界大约有16000个B类网络,每个
B类网络最多可以连接65534台主机。
C类地址通常为小型网络而提供。
用21位来标识网络号,8位标识主机号,前面三位 是“110”(如表3-3)。C类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于 192~ 223之间,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合在一起表示网络 号。最后一段标识网络上的主机号。因此,C类网络地 址范围从192.0.1.0至223.255.254.0。每一个C类地址 理论上可支持最大256个主机地址( 0~255),但是仅 有254个可用,因为0和255不是有效的主机地址。在IP 地址中,0和255是保留地址。IP地址中所有的主机地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E类地址

E类地址的前4位恒为1,因此有效的地址范 围从240.0.0.0至255.255.255.255。E 类地址虽被定义,但却被保留作研究之用。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2、 子网掩码 IP协议标准规定: 每一个使用子网的网点都选择一个32 位的位模式,若位模式中的某位置1,则对 应IP地址中的某位为网络地址(包括网间 网部分和物理网络号)中的一位;若位模 式中的某位置0,则对应IP地址中的某位为 主机地址中的一位。子网掩码与IP地址结 合使用,可以区分出一个网络地址的网络 号和主机号。
址为0用于标识网络,而全为1表示在此网段中的广播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D类地址


使用全部的8位位组表示主机部分,第一 段的前4位为“1110”,地址空间的范围从 224.0.0.0到239.255.255.254。 D类地址用于在IP网络中的组播。一个 组播地址是一个唯一的网络地址。它能指导 报文到达预定义的IP地址组。D类地址用于 在一个私有网中传输组播报文至IP地址定义 的端系统组中。因此没有必要把地址中的8 位位组或地址位分开表示网络和主机。相反, 整个地址空间用于识别一个IP地址组。
4.使用私有地址块具有以下的特点
(1) 地址数量大 (2)安全性高 (3) 不能直接与Internet连接 (4) 转入和离开私有地址段时,需要对设备重新编 址 (5) 网络互联时容易产生冲突
C、 IP地址分配 设计IP地址方案之前,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是否将网络连入Internet。 (2) 是否将网络划分为若干网段以方便网络管理。 (3) 是采用静态IP地址分配还是动态IP地址分配。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IP地址
学习目标:
1、掌握IP地址的概念和子网掩码的计算 2、掌握子网的划分和地址数计算 3、掌握可变第子网掩码与地址数计算 4、了解IP地址分配原则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本节重点:
1、IP地址的概念和子网掩码的计算, 2、子网的划分和地址数计算 3、可变长子网掩码与地址数计算
1、PING指令的基本格式: ping [-t] [-a] [-n count] [-l size] [-f] [-i TTL] [-v TOS][-r count] [-s count] [[-j host-list] | [-k hostlist]][-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 2、ping指令的参数详解 (1) -t 若使用者不人为中断,ping指令一直 运行下去,强迫停止使用ctrl+C。 (2) -a 将目标的机器标识转换为IP地址 (3) -n 发送count指定的ECHO数据包数。
2.网络地址转换 地址转换,即NAT功能将其私有IP地址 转换为公有IP地址,即用该组织申请的 合法IP地址进行通信 3.私有地址块的范围 RFC 1918将下面三个地址范围做 为私有地址块: 10.0.0.0 – 10.255.255.255 172.16.0.0 – 172.31.255.255 192.168.0.0 – 192.168.255.255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具体实施分配方案时应把握以下 的基本原则:
(1) (2) (3) (4) (5)
简洁性 容易管理 有效的路由 文档 特殊地址不分配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具有特定意义的地址不能分配给网络 节点使用。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址主要有:
主机地址全为“0”。不论哪一类网络,主机地 址全为“0”表示指向本网,常用在路由表中。 主机地址全为“1”。主机地址全为“1”表示广 播地址,向特定网上的所有主机发送数据报。 四字节32比特全为“1”,若IP地址4字节32比特 全为“1”,表示仅在本网内进行广播发送。
本节难点:
1、子网的划分和地址数计算 2、可变长子网掩码与地址数计算
1、IP地址
1)IP协议要求所有参加Internet的网络节点要有 一个统一规定格式的地址,简称IP地址。 IP的原始版本是IPv4,使用32位的二进制地址, 每个地址组织成由点分隔的8位数,每个8位数称 为8位位组,二进制数表示对机器很友好,但却 不易被用户所理解,因此习惯上人们总是把IP地 址用十进制表示。IP地址中的每一个8位位组用 0~255之间的一个十进制数表示。这些数之间用 点( . )隔开,即所谓的点-十进制格式。因此, 最小的IPv4地址值为0.0.0.0,最大的地址值为 255.255.255.255。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Ping是一个测试程序,用于确定本 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成功交换 (发送与接收)数据包。再根据返回的 信息推断TCP/IP参数(因为现在网络一 般都是通过TCP/IP协议来传送数据的) 是否设置正确、运行是否正常、网络是 否通畅等。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4、 可变长子网掩码与地址数计算 目前所采用的IP v4地址资源变得相当 短缺。为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地址资源, 出现了变长子网掩码(VLSM)技术。实 际上子网掩码的大小不会自己改变, VLSM的意思是不同子网的子网掩码可能 有不同的长度,但一旦子网掩码的长度 确定了,它们就不变了。这个技术对于 高效分配IP地址,减少路由表的大小非 常有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 意想不到的错误。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在默认情况下,一般都只发送四个数 据包,通过这个命令可以自己定义发送 的数据包个数。利用它可以衡量网络速 度。比如想测试发送50个数据包的返回 的平均时间为多少,最快时间为多少, 最慢时间为多少,可以从屏幕上提示的 状态信息中直接获得。
(4) -l size 使用户自由定义要发送数据包的 字节数。 在默认的情况下windows的ping发送的数 据包大小为32byt,-l允许用户自己定义它的 大小,但最大只能发送65500byt。只所以限 制到65500byt,因为Windows系列的系统有一 个安全漏洞:当向对方一次发送的数据包大 于或等于65532时,对方就很有可能死机,所 以微软公司为了解决这一安全漏洞限制了 ping的数据包大小。虽然微软公司已经做了 此限制,但这个参数配合其他参数使用时仍 可突破这个限值,造成非常大的危害,网上 的许多黑客就是利用这一点来发起攻击的。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5) 决定可用的主机ID范围 由于主机号全为“1”的网络地址用于 广播之用(同时向网上所有主机发送报 文),主机号全为“0”的网络地址被解 释成“本”网络,所以在列出可用的主 机ID时应去掉这两个地址。 (6) 为每个网段指定IP地址段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2)为适应大型、中型、小型的网络IP地址分 配的需要,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的数量可 将IP地址分为五类: 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E类 地址。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