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都会摄入大量酸碱物质,我们感到不舒适了吗?——摄入的酸碱物质在体内如何被平衡的?——引出教学内容。
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s)教学目标1.掌握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各项指标的含义,正常值2.掌握四种单纯型ABD和混合型ABD概念及英文词汇3.掌握四种单纯型ABD的原因和机制,机体的代偿调节,血气检测特点,对机体的影响4.掌握ABD类型的判断方法(一划五看)5.了解四种单纯型ABD的防治原则,了解混合型ABD的类型及血气检测特点酸碱种类挥发性酸:碳酸(H2CO3)肺排除呼吸因素。
固定酸:肾脏排泄HCO3-为代谢因素。
碱:主要来自蔬菜、瓜果、代谢产生。
机体内与酸相比少。
第一节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一、体液缓冲系统血浆缓冲系统:HCO3-/ H2CO3Pr-/HPr(蛋白酸)HPO42-/H2PO4-红细胞系统:Hb-/HHb,HbO2-/HHbO2HPO42-/H2PO4-组织间液缓冲系统:HCO3-/ H2CO3HPO42-/H2PO4-二、肺的调节作用:通过改变呼吸运动,调节CO2排出量,控制血浆[H2CO3]浓度。
三、肾的调节作用通过排出H+(排固定酸)和重吸收HCO3-(保碱)来调节血浆[HCO3-]四、细胞的缓冲作用(一)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H+-K+交换,Cl- - HCO3-交换)(二)骨骼缓冲作用(可造成骨质疏松)第二节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一、酸碱度(pH)概念:溶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
正常值:动脉血7.35~7.45意义:区分酸碱中毒。
pH =-log [H+]血pH =pKa + log [HCO3-/ H2CO3]= pKa + log [HCO3-][0.03xPCO2][HCO 3-/ H 2CO 3]=20/1时 pH=7.4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aCO 2)概念:物理溶解在血浆中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4.39~6.25kPa (33~46mmHg,平均40mmHg) 意义:反应呼吸因素的指标。
三、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ocarbonate , SB )及 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ocarbonate , AB )1.SB概念:全血在标准条件下(37-380℃,血氧饱和度100%,用PaCO 2 40mmHg气体平衡)测得血浆中HCO 3-浓度。
正常值:22~27mmol/L (24mmol/L ) 意义:反映代谢因素的指标。
2.AB概念:隔绝空气的全血标本,在实际血氧饱和度和PaCO 2 条件下测得血浆中HCO 3-浓度。
正常值:AB=SB 意义:(1)判断呼吸及代谢双因素的指标。
(2)AB 与SB 差值反映呼吸因素的变化。
四、缓冲碱(buffer base ,BB )概念: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总和。
正常值:45~55mmol/L 意义:反映代谢因素的指标。
五、碱剩余(base excess ,BE )概念:在标准条件下(37-380C,血氧饱和度100%,用PaCO240mmHg气体平衡及血红蛋白150g/L),用酸或碱将1L全血或血浆滴定到pH为7.4时所用的酸或碱量。
用酸滴定称碱剩余(BE),用碱滴定称碱缺失(-BE)。
正常值:0± 3 mmol/L意义:反映代谢因素的指标。
六、阴离子间隙(anion gap , AG)概念: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UA)与未测定阳离子(UC)的差值。
AG=UA-UCAG = Na+-( HCO3- +CL-)= 140 - (24 +104)= 12 mmol/L正常值:10~14 mmol/L意义:反映代谢因素,区别不同类型代谢性酸中毒。
常用指标小结1 区分酸碱中毒:pH2 反映代谢因素指标:SB,BB,BE,AG,AB3 反映呼吸因素指标:PaCO2第三节碱平衡紊乱分类一、根据pH变化1.酸中毒 pH<7.352.碱中毒 pH>7.45二、根据起始病因1 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 [H2CO3]原发改变2 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 [HCO3-]原发改变三、根据代偿状况1.代偿性[HCO 3-/ H 2CO 3]=20/1; pH=7.35~7.45 2.失代偿性 pH 超出正常范围。
四、根据酸碱丢失状况1.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2.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1)双重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2)三重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第四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一、代谢性酸中毒 (metabolic acidosis )(一)概念:由血浆[HCO 3-]的原发性减少而导致的pH 下降。
(二)原因主要原因:固定酸过多, HCO 3-丢失↑ 1.HCO 3-丢失过多 (1)直接丢失过多: (2)血液稀释,使HCO 3-浓度下降 2.固定酸过多,HCO 3-缓冲丢失: (1)固定酸产生过多: ①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 ) ②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2)外源性固定酸摄入过多:①水杨酸中毒②含氯的成酸性药物摄入过多(3)固定酸排泄障碍3.高血钾:K+与细胞内H+交换远曲小管上皮泌H+减少(反常性碱性尿)(三)分类1.AG增高性代酸特点:AG升高,血氯正常机制:血浆固定酸↑2.AG正常性代酸特点:AG正常,血氯升高-丢失↑机制:HCO3(四)机体的代偿调节各调节机制相继发挥作用。
1.细胞外液的缓冲作用2.肺的代偿调节3.细胞的缓冲作用4.肾的代偿调节(五)血气特点pH PaCOSB AB BB BE负值大2(六)对机体的影响1.心血管系统(1)心律失常(血钾增高所致)(2)心肌收缩力降低(与钙竞争结合肌钙蛋白;抑制钙内流;抑制肌浆网释放钙)(3)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S:中枢抑制机制:GABA生成增多;ATP生成降低3.电解质代谢:高钾血症机制:细胞内外氢钾交换增加;肾脏排氢增多,排钾减少。
(七)防治原则1.防治原发病2.改善微循环,维持电解质平衡3.应用碱性药二、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一)概念:由PaCO2(或H2CO3)原发性升高所导致的pH下降。
(二)原因主要原因:肺通气障碍,CO2吸入过多。
1.肺通气障碍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呼吸道阻塞、胸廓、肺部病变;呼吸机使用不当2.CO2吸入过多(三)分类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2.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四)机体的代偿调节1.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急性呼酸主要代偿)(1)细胞内外 H+-K+交换---CL-交换(2) RBC内外HCO3结果:血pH增高,血钾增高,血氯降低。
2.肾的代偿调节(慢性呼酸主要代偿)(五)血气特点(六)对机体的影响:基本同代酸,较代酸严重。
(七)防治原则1.同代酸2.加强呼吸机管理。
三、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的原发性升高导致的pH升高。
(一)概念:由血浆[HCO3(二)原因主要原因:-过量负荷H+丢失,HCO31.H+丢失(1)经胃丢失丢失H+丢失CL-(低氯性碱中毒)丢失K+(低钾性碱中毒)丢失体液(2)从肾丢失(药物的影响,疾病的影响)-过量负荷2.HCO33.H+向细胞内转移低血钾:K+与细胞内H+交换远曲小管上皮泌H+增加(反常性酸性尿)(三)分类1.盐水反应性碱中毒(saline-responsive alkalosis)特点: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或低氯造成2.盐水抵抗性碱中毒(saline-resistant alkalosis)特点:醛固醇增多症或低血钾造成(四)机体的代偿调节各调节机制相继发挥作用。
1.细胞外液的缓冲作用2.肺的代偿调节3.细胞内外离子交换4.肾的代偿调节(五)血气特点SB AB BB BE AB›SBpH PaCO2(六)对机体的影响S:中枢兴奋机制:(1)GABA减少(2)氧离曲线左移→脑组织缺氧2.神经肌肉:兴奋性(血游离钙减少)3.低钾血症(七)防治原则1.防治原发病2.纠正血pH3.盐水反应性碱中毒患者给予等张或半张的盐水。
四、呼吸性碱中毒 (respiratory alkalosis)(一)概念:由于PaCO2(或H2CO3)原发性减少导致的pH升高。
(二)原因主要原因:通气过度。
1.低张性缺氧2.肺疾患3.呼吸中枢受刺激4.人工呼吸机使用不当(三)分类1.急性呼吸性碱中毒2.慢性呼吸性碱中毒(四)机体的代偿调节1.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急性呼碱主要代偿)(1) 细胞内外H+-K+交换(2) 红细胞内外HCO3--CL-交换结果:血pH降低,血钾降低,血氯增高2.肾的代偿调节(慢性呼碱主要代偿)(五)血气特点pH PaCO2SB AB BB BE正值(六)对机体的影响基本同代碱,手足搐弱,在急性呼碱时更易出现;脑血管收缩,脑组织缺氧加重。
(七)防治原则1.同代碱;2.急性呼碱可吸入5% CO2混合气体。
单纯型(acid-base disturbance ABD)小结1.概念:根据原发变化因素及方向命名。
2.代偿变化规律:代偿变化与原发变化方向一致。
3.血气特点:呼吸性ABD,血液pH与其它指标变化方向相反;代谢性ABD,血液pH与其它指标变化方向相同。
4.原因和机制:代酸:固定酸生成↑及HCO3-丢失↑→HCO3-降低。
呼酸:CO2排出减少吸入过多,使血浆[H2CO3]升高。
代碱:H+丢失,HCO3-过量负荷,血HCO3-增多。
呼碱:通气过度CO2呼出过多,使血中[H2CO3]降低。
5.对机体的影响:CNS 离子改变其它酸中毒抑制性紊乱血钾增高血管麻痹,心律失常,收缩力降低碱中毒兴奋性紊乱血钾降低肌肉痉挛6.代偿调节(1) 代谢性ABD,各调节机制都起作用,尤其是肺和肾;呼吸性ABD,细胞内外离子交换是急性紊乱的主要代偿机制(两对离子交换),肾调节是慢性紊乱的主要代偿机制。
(2)代偿是有限度的。
(3)pH值取决于代偿能否维持[HCO3-]/ [H2CO3]比值为20/1。
第五节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mixed acid-base disorders)一、概念同一病人有两种或三种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
二、类型(一)双重性酸碱失衡(double acid-base disorders):1.按照起始病因:(1)呼吸性代谢性混合型:(呼酸+代酸,呼碱+代碱、呼酸+代碱、呼碱+代酸)(2)代谢混合型(代酸+代碱)2.按照pH变化:(1)相加型:(呼酸+代酸,呼碱+代碱)(2)相消型:(呼酸+代碱,呼碱+代酸,代酸+代碱)(二)三重性酸碱失衡(triple acid-base disorders)1.呼酸+代酸+代碱2.呼碱+代酸+代碱三、血气变化特点(一)相加性混合型ABD:两因素变化方向相反;PH 明显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