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酸碱)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酸碱)


17
采集标本的标准化

确保密闭
必须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抽血时必须做到: ①抽血针筒不漏气; ②抽气时应让血液自动进入注射器,切勿用力拉 针蕊,以免空气沿针筒壁进入; ③针头拔出时应立刻将针头刺入橡皮塞内,注意 针头不要穿通橡皮塞。

隔绝空气
空气中氧分压高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动 脉血
18
采集标本的标准化
反映代谢性酸碱紊乱 呼吸性酸碱紊乱后的肾代偿
(五) 实际碳酸氢盐
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AB)指血浆中HCO3-的 实际浓度。即指未接触空气的血液在37℃时分离的血浆中 HCO3-的含量。 【参考范围】22-27mmol/L
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的影响 当AB=SB =24mmol/L时,正常 AB ,SB 同时升高或降低,反映代谢因素 AB> SB,CO2有潴留,合并呼吸因素 AB< SB,CO2排出过多,合并呼吸因素

放臵仪器的实验台要稳固(最好水泥 台),工作环境要清洁(最好操作间 单独隔开),要防潮、防止阳光直射, 室内温度应在15~25℃之间,相对 湿度应<80%。仪器应有稳压器,并 有良好的接地。
23
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

严格的操作规程是质量的保证,将 操作规程张贴在操作台前,随时检 查及时对照,同时要建立仪器使用 工作记录,每天记录仪器的使用情 况及故障的发生与排除。
7
(二)血中的氧

血液氧含量(ct o2)

ct o2 = cd o2 + o2 Hb 1.5% 98.5%
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 对氧的运输:血浆中PO2的改变会直 接影响O2与Hb结合

8
氧的运输与氧解离曲线
血氧饱和度: 血液中HbO2的量与Hb总量 (包括HHb和HbO2)之比 血氧饱和度=HbO2/(HHb+HbO2)
39
酸碱平衡的调节1 Generation-buffering-compensation-correction
血浆的缓冲系统:
NaHCO3/H2CO3 Na2HPO4/NaHPO4
NaHCO3重吸收 磷酸盐酸化 氨的排泄
CO2排出
红细胞: KHCO3/H2CO3 K2HPO4/KH2PO4 KHb/HHb KHbO2/HHbO2
36
体液的酸碱来源

酸来源: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产生(主要)
摄取的食物、药物(少量)
酸产量远超过碱

两种酸:能提供H+的物质
挥发酸: CO2 + H2O H2CO3 H++HCO3— 最多 ,通过肺进行调节,称酸碱的呼吸性调节.
固定酸: 不能变成气体由肺呼出,仅通过肾排, 称酸碱的肾性调节。
如: 硫酸、磷酸、尿酸(蛋白质代谢) 甘油酸、丙酮酸、乳酸(糖酵解) 三羧酸(糖氧化) ß -羟丁酸、乙酰乙酸(脂肪代谢)。
把吸入针筒的抗凝剂尽量排出,肝素的浓度必须足够 低,标本的最终浓度要在50~100ul/ml之间。 残留肝素愈多,使标本中PH值偏低,PO2偏高,PCO2偏 低,实验证明对PCO2影响最大。
16
采集标本的标准化

血液和肝素混合的标准化 取样后要认真混匀,将注射器放在 手心中慢慢滚动1分钟,并上下翻转5次, 充分混合,动作要慢不能太剧烈,避免 溶血。
7.35-7.45
40
酸碱平衡的调节2

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作用不持久
血浆中:NaHCO3/H2CO3 为主 红细胞中:KHb/HHb,KHbO2/HHbO2为主

肺调节:
效能最大,作用30min达最高峰
通过改变肺泡通气量控制CO2的排出量来维持

肾调节: 作用更慢,数小时后起作用,3-5天达高峰
(一)酸碱度(pH)
pH 电极
不能确定紊乱的性质
[NaHCO3] pH=6.1+log————— 0.03Pco2
【参考范围】动脉血pH 7.35~7.45
27
(二)二氧化碳分压 pCO2
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CO2)是指物
理溶解在血液中的CO2所产生的张力。 在H—H方程中H2CO3代表了呼吸成分,并直接影响pH值,即:
第七章 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
(II)
孙艳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医学部
Tel: 87755766 ext 8468
Email: irissun@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四节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analysis of blood gas)与酸碱指标测 定是临床急救和监护病人的一组重要生化指标,尤其对 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病人的诊断治疗起着关键的作 用。
意义:1)>16mmol,反映HCO3-+CL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如乳酸 丙酮酸堆积,即高AG酸中毒。 2)AG增高还见于与代酸无关: 脱水、使用大量含钠盐药物、 骨髓瘤病人释出过多本周蛋白 3)AG降低,少见如低蛋白血 症
Mg2+
SO42(mEg/L)
35
四 酸碱平衡紊乱
Disturbance in Acid-Base Balance
阴离子隙(anion gap,AG)是根据测定出血清阴离子总数 和阳离子总数的差值计算而出,它表示血清中未测定出的阴离 子数。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AG(mmol/L)=Na+-[Cl-+HCO3-] 【参考范围】 AG:8-16 mmol/L
反映代谢性酸中毒的指标 (AG增高型)
34
包括: 乳酸、酮酸、-羟丁酸、 硫酸 、磷酸、蛋白质等。
泌H+、重吸收HCO3-、排NH4+

组织细胞内液的调节:作用较强,3-4h起效,有限
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如H+ - K+,CL- -HCO341
酸碱平衡紊乱定义
因酸碱负荷过度、不足或 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酸碱度 稳定性失衡的病理过程。
42
pH与[H+]
呈负相关
[NaHCO3] pH=6.1+log————— 0.03Pco2
2
血气分析仪的发展历史

20世纪五十年代末,丹麦的Poul Astrup 研制出 第一台血气分析仪 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50年代末-60年代 手动、笨重、样品用量大、项目少 70年代-80年代 自动定标、自动进样、自动清洗、自 动检测仪器故障和电极状态,并自动报警,电极的使 用寿命和稳定性不断提高,仪器的预热和测量时间也 逐步缩短。几百~几十微升 ,测量+计算 90年代- 90年代以来 血气电解质分析仪
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32
(八)碱剩余
碱剩余(base excess,BE)是指在37℃和PCO2为40mmH 时将1L全血pH调整到7.40所需强酸(+)或强碱(-)的mmol数。
【参考范围】 -2~+3mmol/L
反映代谢性因素的变化 BE负值增加,代谢性酸中毒 BE正值增加,代谢性碱中毒
33
(九)阴离子隙
9
氧解离曲线(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
以血氧饱和度对PO2 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 氧解离曲线。 氧解离曲线呈S型具 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10
(三)CO2的运输
1. 由组织扩散入血浆,其中少量溶于水 8.8% 2. 向红细胞内扩散,在红细胞内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 CA)作用下与水结合成H2CO3 77.8% 3. 与Hb结合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HbNHCOOH) 13.4%
30
(六)二氧化碳总量
二氧化碳总量(total carbon dioxide content,TCO2)指血
浆中各种形式存在的CO2的总含量,其中大部分(95%)是HCO3结合形式,少量是物理溶解的CO2(5%),还有极少量以碳酸、 蛋白氨基甲酸酯及CO32-等形式存在。 TCO2(mmol/L)= [ HCO3-](mmol/L)+ PCO2(mmHg)×0.03
【参考范围】
23-28mmol/L
31
(七)缓冲碱
缓冲碱(buffer base ,BB)指全血中具有缓冲作用的 阴离子总和,包括HCO3-,Hb,血浆蛋白及少量的有机酸 盐和无机磷酸盐。 【参考范围】 全血缓冲碱 (BBb) 46-52mmol/L 血浆缓冲碱 (BBp) 40-46mmol/L
24
其他



质控物:要定期对仪器进行质量监控。查 找失控之可能原因进行逐项排除直至在控, 方可用于病人标本分析。 电极的线性:用不同浓度的气体进行校正, 制作曲线。用于验证电极的质量 温度控制:仪器内温度必须设定在 37〒0.1℃。
25
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与参数及 临床意义
26
判断酸或碱紊乱
PO2是缺氧的敏感指标,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正常参考范围为75-100mmHg <55mmHg 呼吸衰竭 <30mmHg 危及生命
29
(四)标准碳酸氢盐
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指在37℃时用 PCO2为40mmHg及PO2为100mmHg的混合气体平衡后测定的 血浆HCO3-的含量。 【参考范围】22-27mmol/L

抽血后及时送检
细胞离体后还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 使PH下降、PCO2上升、PO2下降,标本存 放时间愈长,室温愈高,变化愈大 ; 如不能及时测定,将标本放臵于4℃, 2小时内检测
19
采集标本的标准化

测定前标本要充分混合 除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外, 在测定前血浆和血球要充分混合, 特别是对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影 响最大。把注射器针头部位不能混 合的血弃去,然后慢慢进行注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