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导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导学案

美术导学案教材学段:七年级上册任教班级:七年级1——6班教师姓名:赵成伟所属学校:新泰市汶南镇第二初级中学美术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现状分析: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较高,积极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较好,但学生视野狭窄,对美术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学生的审美意识较浅,没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指导思想:在校教导处的领导下,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步伐,提高学生美术技能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学期拟定十五个课时的课程教学,分为四个单元七课教学:第一课《画画你我他》,是造型与表现即绘画训练课。

第二课《卡通故事》,是卡通综合漫画、连环画的一些特点。

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

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色彩》,了解西方美术的特点和用色。

让学生热爱自然、生活。

第四课《标志设计》,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学习标志的设计方法与应用。

第五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理解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学习剪纸与中国结的基础技法。

第六课《让图表说话》,了解图表的分类与功能,学习图表设计,理解图表中的信息。

第七课《书法的点画之美》,赏析点画线条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

四、教学重点难点: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和能力,例如学生的绘画技能、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自主欣赏和自主创作的目的。

重点内容涉及到绘画创作和设计的内容,包括人物、国画、油画等绘画技能和设计知识。

五、教学目标:(一)教学总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和了解一些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开阔学生视野,了解人物头像的画法;学习和了解一些色彩和构图知识。

(2)智能目标: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基础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色彩、构图、制作等知识,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并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单元目标:(1)造型·表现单元:通过对环境、人物以及各种绘画表现造型的学习,加深对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2)设计·应用单元:通过标志设计与剪纸艺术的设计与操作体验训练,了解和掌握版面设计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热爱,加强对传统艺术的学习。

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体验和分享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和快乐。

(3)综合·探索单元:通过学习图表艺术品的设计与模拟制作活动,启发学生积极探索各种艺术方法与艺术手段,提高综合运用多领域知识、技能的能力。

(4)欣赏·评述单元:通过欣赏我国传统书法的点画之美与中国美术作品展览(一)(兵马佣和石窟文化艺术),启发学生积极关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主动学习与继承。

六、主要工作及措施:1、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积极推进“生本课堂”教学改革,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2、认真地分析新湘版初中美术教材的编写特色及体系,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3、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

4、积极上好绘画“活动课”,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

七、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教学内容课时第一至二周《画画你我他》 2第三至四周《卡通故事》 2第五周国庆第六至七周《画家笔下的色彩》 2第八至九周《标志设计》 2第十周期中考试第十一至十二周《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2第十三至十四周《让图表说话》 2第十五至十六周《书法的点画之美》 2第十七周中国美术作品概览(一) 1第十八周期末考试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第1课画画你我他一、教材简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单元。

通过欣赏、感受、体验“漫画自画像”的方式,尝试学习人物头部特征的表现方法。

本课旨在有意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身边人物的典型特征,强调通过人物头部特征的刻画来捕捉人物形象、性格和精神状态,发展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漫画自画像”和“画画好伙伴”两个部分。

“漫画自画像”是学习用漫画的形式表现自我,“画画好伙伴”是在活动一“脸形”、“头发”的画法之上,重点体验“五官”的画法和用笔技巧。

二、课时安排:约2课时学习活动一:漫画自画像 1课时学习活动二:画画好伙伴 1课时第 1 课时七年级上学期美术导学案(1 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身边人物(同学之间)面部表情的某些典型特征。

知道脸形和头发构成人物头部的大体轮廓。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画家自画像局部的表现技巧,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学习漫画“省略、夸张、比拟、象征”等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画家“自画像”的意境创作,体会尝试自画像要突出个性特征介绍自我的“名片”要求。

学习重点:脸形、头发等局部造型体验。

学习难点:意境创设。

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自主预习1、小组同学间相互观察对方的特征……2、仔细观察,你的同桌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型等)。

————智慧引领————1、导语:教材p2上的文字……2、相互观察:对照教材p2班级同学的神情画面,小组内同学互看面部表情特征。

二、自信展示1、对方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2、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的同学有哪些较为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3、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说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1、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的同学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型等)2、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说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3、三庭五眼。

三、自我提高1、感受形象,体验表现特点。

2、明确脸形和头发构成人物头形的大体轮廓。

3、感悟、体验“省略、夸张、比拟、想象”等表现手法。

4、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

1、引导欣赏:戴逸如、詹同、潘丁丁的(局部自画像)2、教师介绍“头部的形状”:脸形:瓜子脸、国字脸......头发(发质特征):卷、柔、硬......3、意境分析:彭大立“自画像”,画家刘云泉、贾又福“自画像”作品的创作意境。

4、绘画工具“毛笔”的认识,并简单介绍几种画笔“HB”、“2B”铅笔等。

5、作业:学习活动一:模仿画家的创作,用制作“名片”的方式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

教学反思第 2 课时七年级上学期美术导学案(2 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国画、素描、木刻”等几个画种。

了解、学习人物五官的基本画法。

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大胆的描绘你的同学头像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画、素描、木刻”等几个画种,了解、学习人物五官的基本画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学习重点:结合造型表现学习五官的画法。

学习难点:人物肖像画面部表情的刻画。

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自主预习1、学生观察组内同伴,感受他(她)的可爱之处。

2、重点观察“五官”的形状特征。

————智慧引领————1、导入:(1)以激励方式评价上节课作业……(2)导语:教材p5上的文字……2、学生仔细观察组内同伴,感受他(她)的可爱之处。

(特别注意观察五官的形状特征)二、自信展示1、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的同学五官上有哪些比较明显的差异特征?2、说说教材p5的三幅绘画作品中“五官”的典型特征。

1、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的同学五官上有哪些比较明显的差异特征?2、说说教材p5的三幅绘画作品中“五官”的典型特征。

三、自我提高1、学生认识、了解“中国画、木刻、素描”等几个画种。

(结合教材p7的相关链接)2、体会、学习“五官”的基本画法。

3、学习体验“五官”、头部等的动态变化(模拟表演)。

4、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

1、引导欣赏教材p5的三幅绘画作品。

2、示意“五官”的基本画法。

(重点分析眼睛、鼻子、嘴吧在正面、四分之三面、侧面的结构关系)3、面部表情的刻画:主要体现在眉、眼、嘴唇等部位的变化。

4、作画步骤参考:教材p6的步骤。

5、作业:学习活动二教学反思第2课卡通故事一、教材简析:本课教材依据课标“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基本理念,选择学生喜爱、熟悉的卡通艺术展开教学。

现代生活中,卡通以其鲜明的主题,典型的形象,幽默风趣的造型,简洁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生活,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本课主要学习用卡通艺术形式来表现学生自己的生活,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具有通过形象反映生活,抒发和传达作者情感观念的作用。

本课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重点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卡通的特点、表现手法和特殊语言。

并通过卡通形象的创作,编绘小故事的尝试练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课时安排:约2课时学习活动一:“卡通形象造型特点”和“卡通人像的绘制方法” 1课时学习活动二:编绘卡通小故事 1课时第 1 课时七年级上学期美术导学案(3 课时)课题:学习活动一:“卡通形象造型特点”和“卡通人像的绘制方法”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卡通形象的基本造型特点,通过人体五官的不同画法的相互组合,体会卡通造型的内在特征作用。

通过对卡通人体动态造型表现的学习,了解基本要领,体会其作用。

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加深对文化、历史和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欣赏与创作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思考、讨论、练习、自我评价与老师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增添学生的幽默情趣与智慧,激发学习热情。

学习重点:“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和“卡通人像的绘制方法”。

学习难点:卡通人像的绘制方法。

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自主预习1、学生回忆小时侯喜欢看的动画片名称。

2、仔细聆听,体会《喜羊羊与灰太狼》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如造型夸张、可————智慧引领————1、导语:教材p8上的文字导言……(1)同学们,你们小时侯最爱看的动画片是什么?爱、幽默、故事情节充满了智慧等)。

3、自主学习:教材p9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

(2)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段……让学生欣赏。

《喜羊羊与灰太狼》有哪些特点最吸引我们?二、自信展示1、学生模拟表现“表情、动作、形体”的夸张。

2、欣赏“动物、植物、器物”的拟人化表现。

1、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有哪些表现手法?2、归纳:在原型上简化、夸张、拟人。

(1)夸张的表现手法。

(2)拟人的表现手法。

三、自我提高1、感受形象,体验表现特点。

2、学习、体验卡通头像的绘制方法步骤。

3、学习、体验“五官”的不同画法(简化或夸大)的有机组合可暗示个性、人格特征及表现丰富表情。

4、拓展提高:增加服饰充实形象。

5、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

1、引导欣赏:教材p8的不同卡通形象,并解释“卡通”的含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