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模技术
预备牙区印模料注入宜从龈端开始,防止形成气泡。
印模材料的量要合适。 自口腔内取出印模时,动作要轻巧。
四、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1、琼脂印模法 2、藻酸盐类印模法
3、硅橡胶印模法
4、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联合印模
四、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1. 琼脂印模法
四、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弹性可逆的水胶体印模材料
基本成分为琼脂,是由海草中所提取的亲水性胶体, 是一种半乳聚糖硫酸脂类分子 20世纪20~50年代广泛应用于临床 由于使用不方便逐渐被藻酸盐印模材料所取代
口腔印模的制取步骤和注意事项 1. 体位调节
调整患者体位,取上颌印模时头稍前倾,上颌颌平 面与地面平行,取下颌印模时头稍后仰,使下颌颌平 面与地平面平行。 2. 选择托盘。
3. 按照印模材料要求调拌印模成膏状。 4. 取印模
四、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5. 固定修复制取印模的注意事项 预备牙龈边缘区无血液和唾液。
三、排龈技术
在牙体预备前和取印模前,为使龈沟敞开,肩台预备或形态复制更 准确、清晰所采用的方法
三、排龈技术
排龈的作用机理
其主要的作用机理是排龈线吸水后,体积膨大将牙 龈推开,扩大龈沟,为龈沟内安全地进行牙体预备提供 空间,也利于取模时印模材料进入龈沟,取得清晰准确 的颈部边界。
三、排龈技术
排龈的方法:
四、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1、按厂商说明书推荐的比例,水粉比2:1 2、调合时间:30~45s
3、印模在口中凝固1.5-2min取出,冲洗晾干后立 即灌注,1小时后去除印模
4、注意消毒
5、材料贮存时防潮,密封及避免温度过高
四、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3、硅橡胶印模法
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塑性,且体积收缩性
小,制取的印模精确度高,化学稳定性好,与
全牙列托盘
无牙颌托盘
二、印模用托盘
二、印模用托盘
口腔用印模托盘的要求:
1. 托盘大小能覆盖印模对象 2. 托盘与印模对象之间应有3-4mm的间隙 3. 托盘应不妨碍口腔软组织的正常功能运动 4. 具备便于操作的把柄 5. 有防止印模材料与托盘分离的固位设计
二、印模用托盘
如何选择托盘 1. 牙弓大小和形态
流动性、弹性及强度
藻酸盐在调拌合适时在溶胶状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藻酸盐印模材料的弹性恢复性较差
我国国家标准和ADA规定藻酸盐印模材料的强度不低 于0.35MPa,通常为0.5~0.9MPa.
四、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尺寸稳定性
水胶体缺点:体积不稳定
* 渗润和凝溢
凝固后的藻酸盐印模材料含有大量的水分,水分减少时印模的
一、印模
工作印模的要求:
印模完整
印模清晰
印模范围合适
印模与托盘无分离
一、印模
对颌印模的要求:
牙冠部分清晰准确,无气泡,无变形
二、印模用托盘
托盘的分类:
按制作方法和材质分类
成品托盘:金属托盘,塑料托盘等 个别托盘:根据具体需要而个别制作的 按托盘的结构和使用目的分类 部分牙列托盘
min
调和后都必须放在托盘内并迅速取模; ADA标准规定室温20~22度,藻酸盐印模材料的凝固时间为2-5 分钟。
四、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 影响凝固时间的因素:
缓凝剂的添加量
调和材料混合比例 — 胶结剂比例 水粉比
温度 — 临床工作中可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来调整印模材料的
凝固时间
四、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体积发生收缩干裂,凝溢;反之,接触水后进一步吸水导致体
积膨胀,渗润。
印模制取完毕应立即灌注模型
四、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粉剂型藻酸盐印模材料优点
1. 颗粒细,印模精确度高 2. 反应完全,印模尺寸稳定 3. 凝胶强度增加,反应速度加快,与模型分离方便 4. 使用方便 5. 反应完全,印模尺寸稳定
二、印模用托盘
5)调拌制作个别托盘的材料,在已处理好的初模型上 按压成形。 6)制作个别托盘手柄:在个别托盘的前牙区制作手柄, 以容易取出,操作简便为准。 7)待材料硬固后,分离托盘,磨改边缘形态。
8)将制好的个别托盘放入患者口内试合,检查边缘是 否合适,不合适可以进一步修改,直至合适为止。然后 制取终印模。
第四章 印模技术
目的要求
了解模型的灌注方法 熟悉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托盘的选择 方法、托盘分类 掌握印模的分类、印模原理、操作步骤、方 法、消毒、注意事项
一、印模
印模是物体的阴模 口腔印模是指口腔有关组织的阴模
反映与修复有关的口腔软、硬组织的情况
一、印模
印模的分类
1. 根据印模的精确程度分:概形印模(初印模),一般印模,精密 印模
四、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2)藻酸盐和琼脂联合印模法的优点
简化琼脂系统所需要的特殊设备 免除冷却托盘的使用 步骤简化 可以获得琼脂印模的精细效果 降低了成本
四、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2)藻酸盐和琼脂联合印模法的优点
四、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2)藻酸盐和琼脂联合印模法的优点
谢谢!
一、印模
根据取印模时是否对口腔软组织加压:
非压力印模
软硬组织处在精致、无压力的状态下所获得的印模, 固定修复的取模。
压力印模
取模时施加一定压力,多用于粘膜支持式可摘局部义 齿。
一、印模
印模的要求
工作印模:在需修复的上颌或下颌所取得的印模。
对颌印模:在对颌所取得印模,用于获得正确的咬合 关系。
三、排龈技术
三、排龈技术
排龈线放置的位置
在临床操作中,应注意 排龈线放置的位置,它 通常在游离龈与牙冠颈 部肩台下方约0.5mm左 右。
三、排龈技术
排龈注意事项
1. 压线力度要适度,切忌暴力 2. 排龈线的放置位置一般位于游离龈与牙冠颈部之间肩 台下方约0.5mm
四、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根据印模的次数分为: 一次印模
二次印模
一、印模
一次印模
指用成品托盘和相应的印模材料一次完成的工作印模
多用于可摘局部义齿和固定义齿的修复
采用材料多为藻酸盐印模材
一、印模
一次印模
优点:一次完成,节省时间,操作简便
缺点:当成品托盘不合适时,印模不易取完全,影响 印模质量
技巧:选择合适托盘,必要时可用蜡等材料修改托盘 要求:操作技术熟练,做好功能性整塑
2. 藻酸盐类印模法
藻酸盐类印模材料: 弹性不可逆水胶体印模材 料;流动性、弹性、可塑 性;与模型材料不发生化 学变化;尺寸变化不大; 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国 内应用最广泛。
四、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凝固时间:指材料开始调和直至获得必要弹性以便分离
取下模型的时间
快凝型印模材料:工作时间不小于 45s, 凝固时间1~2 min 常规型印模材料:工作时间不小于 60s, 凝固时间2~4.5
2. 根据印模的材料分:弹性印模(藻酸盐类、硅橡胶类),非弹性 印模(石膏、印模膏)
3. 根据印模的次数分:一次印模,二次印模
4.根据取印模是否对口腔软组织加压分:非压力印模,压力印模
5.根据取印模时是否进行肌功能整塑分:解剖式印模,功能性印模 6. 根据取印模的方法分:开口印模,闭口印模
一、印模
二、印模用托盘
缺牙数目与部位修复方法
印模必须包括与修复有关的所有组织的范围
固定修复印模范围
应包括基牙、邻牙、对颌牙、缺牙区牙槽突及相 关软组织,可选择部分牙列托盘,也可选择全牙 列托盘
二、印模用托盘
个别托盘的制作方法
(1)个别托盘的优点
1)制取的印模较精确。 2)由于个别托盘与患者的口腔相吻合,减少了制取 印模时患者的不舒适感。 3)用个别托盘制取印模,托盘内各部分印模材料的 厚度基本相同,从而使印模变形减少到最小。
1、机械法;纯棉线等进行排龈,个别筒圈、树脂冠等 进行排龈,但对龈缘有渗出或出血的病例效果不佳。 2、化学机械法:选用浸泡有止血收敛药物的牙龈收缩 先进行排龈,既可收缩牙龈、扩大龈沟,又能防止牙龈 出血、吸收龈沟内的渗出物,此方法临清晰预备 牙压面、隔湿、吹干 去一段排龈线,用压线器绕 牙颈一周,压入龈沟内 数分钟后,用镊子夹取出 冲洗吹干预备牙,之后取模
一、印模
根据印模的次数分为: 一次印模
二次印模
一、印模
二次印模:又称联合印模法
指通过取两次印模完成工作印模
分为初印模和终印模
一、印模
二次印模多用于
全口义齿印模
某些固定修复印模
游离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印模
一、印模
二次印模法
优点:印模准确 质量高 容易掌握
缺点:操作较繁琐 费时费工
现多用于复制铸模
注射型可用于临床进行联合取印模
四、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胶凝作用
琼脂作为印模材料是利用凝胶和溶胶之间的转化,成
为可逆性水胶体印模材料。
琼脂印模材料的胶凝温度介于37—45℃之间,温度低 有利胶凝, 温度越低胶凝越快。 凝胶转变成溶胶的温度需71-100℃
四、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4)便于进行肌功能整塑,正确记录在口腔功能状态 下修复体边缘的伸展范围。
二、印模用托盘
(2)个别托盘的制作 1)修整初模型。 2)确定个别托盘的边缘线。 3)根据需要,可借助观测器确定托盘取出方向,并将部分 过大倒凹用蜡填塞。
4)在初模型表面铺一层约1.0mm厚的基托蜡片,以便在制 取终印模时为印模材料提供空间。
2. 牙弓高低
3. 缺牙数目与部位修复方法 4. 固定修复印模范围
二、印模用托盘
牙弓大小和形态
托盘大小、形态须与牙弓大小、形态一致
托盘略大于牙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