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信息系统》知识梳理

《医院信息系统》知识梳理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一、信息、数据和知识(一)含义1、数据:散在的、无关的,或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的事实、数字或符号。

2、信息:(1)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2)一种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3)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所获得的“有用”的数据。

3、知识:与用户的能力和经验相结合的,并用于“解决问题”的信息或“产生新知识”的信息。

(二)信息、数据和知识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与区别(1)数据是信息的原料(2)信息是知识的原料2、案例1:(1)临床数据处理的循环过程图(2)临床数据处理循环图解析:➢信息是源于对数据的解释,并反馈给医生;➢对大量的相似患者和过程中收集,并对已解释的数据进行归纳性推导,引出新知识,增加到医学知识体系中;➢新知识可被用来进一步解释数据,引出更为重要的信息;3、案例2:基于信息的诊断-治疗循环图二、医学信息学概述(一)特征:医学信息学是一门计算机、信息等科学和医学科学交叉的新兴学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二)含义(1)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医学所有领域-医疗保健、教育及其研究【77年,医学信息学第三次世界大会】(2)运用信息、计算机、认知科学等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医学信息的性质和运动规律,进行医学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分析、利用以至于医学知识的表述,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以改进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医疗卫生保健质量,为广大居民提供经济、优质、高效和安全的卫生保健。

(三)常用研究方法1、基本对象(1)信源(发出信息的来源):有哪些、及其能发出多少信息。

(2)信宿(信息的接受者):有哪些、及其能接受多少信息。

(3)信道(信息的传输媒介):有哪些、及其信息流量问题。

(4)语义信息:信息的逻辑含义,用于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意义;借助自然语言去领会和解释。

(5)语用信息: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方式对观察者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效用。

2、常用研究方法(1)医学信息的采集、加工、传输、存储、分析和利用(2)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和应用系统,因特网协议标准、局域网和互联网、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技术等。

(3)信号处理和医学成像技术:包括随机信号提取、分析、变换、滤波、检测、估计与识别,数字图像采集、存储、检索、表达和像素关系,图像变换、增强、恢复、重建、分类、切割,以及分子影像成像技术。

(4)人工智能:检索技术,知识表示和推断,机器学习(判别分析、特点抽取、错误估计、聚类分析)等。

(5)医学决策分析方法:决策树、对策论、敏感性分析等。

(6)数据安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保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确证性的问题;尤其是:数据安全密码技术是关键(密码算法、密钥管理、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安全协议等)。

(四)应用领域与范围1、应用领域(1)分子水平:基因组分析、基因芯片和药物开发等(2)细胞水平:生物信号处理和分析(3)器官水平:图像分析和处理,如:磁共振和CT(4)个人水平:电子病历(5)机构水平:医院信息系统(6)社会群体水平:公共卫生信息系统2、应用范围:医院管理和临床应用、远程应用、医学研究应用、医学知识库应用、医学教育、医学信息检索、医学决策支持、公共卫生、疾病预警监视、防范生物恐怖袭击等诸多领域三、医学信息学与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四、现代化医院的具体问题(一)医院及其分类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专科医院(二)现代化医院建设的四大支柱◆医院文化建设:办院理念、管理体制、发展规划、规章制度等◆医院人力资源建设:人才结构、技术团队、专家队伍、培训体系等◆医院固定资产建设:房屋建筑、医疗设备、保障体系等◆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网络建设、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等(三)医院信息系统的意义(1)现代医院管理的基础:由传统经验式管理迈向信息化管理!(2)医院科学管理的重要标志:各个部门内部和之间的信息全面收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共享;及其进一步的决策支持!(3)医院信息系统给患者带来的变化⏹环境更舒适、流程人性化⏹消费更明白、更有知情权⏹信息更全面、诊疗更准确⏹服务多元化、方式更贴近(4)医院信息系统给医生带来的变化⏹医疗办公的无纸化、无胶片化⏹信息快速传递,诊断更及时⏹完整的电子病历帮助医生了解病史,进行比较分析和辅助诊断⏹多种临床诊断工具的应用,提高诊断水平⏹用药知识库,帮助医生合理用药,自动识别配伍禁忌⏹移动办公拉近医生与病人的距离⏹有效减少医疗差错、降低医疗事故(5)医院信息系统给医院带来的变化⏹打破时空限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时了解医院的医疗与经营状况⏹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控制成本、堵塞漏洞、合理配置资源⏹职能部门和医院领导能进行医疗质量和医疗过程的监控⏹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撑(四)医院信息系统的定义(1)Morris.Collen(1988年):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为医院所属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为医院所属各个部门提高信息服务,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2)我国卫生部(2002年):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五)医院信息系统的组成:(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业务(事务)管理信息+综合管理信息和决策信息(2)临床(医疗)信息系统(CIS):医院各项业务活动的记录信息(3)医院信息系统的组成结构图及其组成主要目标、主要子系统(六)医院信息系统的广义性功能1、数据的采集功能(1)核心问题:方便、准确、及时和完整(2)源环境:业务处理的第一线,如:收费窗口、药库、医生工作站、医技科室。

因此,相应的业务系统又是采集系统(3)采集方式:➢人工:键盘、手写体录入、语音识别、字符扫描识别、读卡器等➢自动:实验室系统、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舌诊仪器等2、信息的存储能力(1)考虑因素:存储量、信息格式、存储方式、使用方式、存储时间、安全保密等(2)方式:➢当前工作库:面向日常运行的所有功能➢历史工作库:面向历史数据的查询功能(3)提示:按时、定期地数据自动转移,使得当前工作库的数据量基本保持一定水平上,保证系统的运行速度。

3、信息的加工处理功能(1)要求:从原始数据资料到处理结果输出给外部用户的全部处理功能。

(2)该功能需求是系统功能分析工作的核心!4、信息的传输功能(1)传输环境:网络环境(2)考虑因素:传递对象、传递量、传递方式、传递速度(3)地位:系统运行效率的决定因素之一5、信息的获取(1)地位:是系统的用户切身感受到的“门面性价值”,因此,是系统建设的归宿(2)获取的形式➢信息的表达方式:数字、文字、表格、图形、图像➢信息的提供方式:屏幕、打印、绘图、电子文件6、五大功能的相辅相成关系图五、病历(Medical Record)概念(一)定义:四个角度(二)病历的作用(1)支持病人的医疗护理:病历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全面记录,是评估、决策医护工作的资源,可以为医护者所共享。

(2)支持医疗管理和服务:病历中的疾病诊断、医嘱信息等直接支持费用管理,同时还支持医疗保险的经费结算以及公费医疗等其他付费方式。

病历直接反映了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因此病历可以作为评价服务质量的依据。

(3)支持医疗行为的合法报告:病历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依据。

特别是我国于2002年9月1日起实行新的“医疗诉讼证据规定”,执行“医疗行为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使病历内容成为举证依据,为医患双方共同关注。

(4)支持医院业绩的评估:病历反映了医院整体技术质量、管理水平、设备实力,是对医院业绩重要评价内容之一。

(5)支持医疗研究:病历是科研的宝贵资料,他支持临床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药品监测,也是循证医学的重要依据。

(6)支持临床教学:病历支持临床教学,它是医学生和在院低年资医师临床学习方面的很好的教材。

(三)医院信息的分类有:医疗信息、医学科技信息和医院管理信息。

六、纸质病历(Paper-based Patient Record,PPR)1、概念:是指手工书写、以纸介质保存的病历。

2、纸质病历所体现的不足如下:(1)信息的易失性。

纸质病历以纸介质作为保存信息的载体,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容易破损、介质自身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霉变、保管不利(例如失火、水淹等)都可能造成资料不可恢复性的损坏。

(2)查找信息困难。

纸质病历的保存过于分散,使得分散在病历中的各种信息难于查找与提取。

(3)信息规范性差。

纸质病历的内容是自由文本形式,字迹可以随医生的习惯而潦草,病历内容与顺序均可以随医生的愿望所改变,甚至于有的病历当时没有记录,过后再回忆,可能会遗漏数据造成内容不完整。

医生使用的是自然语言,自然语言缺乏规范性,例如:中医学中的纳差、纳呆、纳少、不思饮食、食欲不振等含义类似,随医生的喜好可以选择不同的词语,但是这种不规范的信息给计算机处理带来了一些困难。

(4)信息的再利用性差。

纸质病历在复诊、再次住院或科学统计时,需要重新阅读或转抄,在这些过程中容易出现潜在错误,造成结果不正确。

(5)信息缺乏支持决策功能。

纸质病历在医生作决策时只能提供被动地参考,不具备主动提醒、警告或建议等功能,例如:某病人对某种药物具有过敏史,医生只有通过阅读病历后才能获得该信息,无法在决策前得到主动的提示。

(6)无法进行知识挖掘。

纸质病历其内容在科研过程中无法自动查询,使得病历所隐含的、未知的“知识”无法进行挖掘。

七、电子病历1、电子病历存在多种术语:计算机化的病人记录(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CPR)、电子医疗记录(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电子病人记录(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EPR)、电子健康记录(Electronic Health Record,EHR)、电子医疗保健记录(Electronic Health Care Record,EHCR)。

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CPR与EHR,国际上使用较多的是EMR。

2、术语的基本含义(1)计算机化的病人记录(CPR)。

根据美国医学计算机化委员会1991年的定义,CPR 是指存在一个系统中的记录,这个系统可支持使用者获得完整、准确的资料;提示和警示医疗人员;给予临床决策服务;连接管理、书刊目录、临床基础知识以及其它设备。

美国电子病历学会(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 Institute,CPRI)于1997年对CPR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并正式发布于Richard S、Dick等人撰写的论文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