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论文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论文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工业区位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学生姓名: xxx学号: xxx学院:xxx专业:xxx内容摘要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业布局和厂址位置的理论,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土地和区位的选择对厂商而言意义非凡,所以针对工业区位的研究一直在进行。

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在批判继承前人积极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和创新的科学方法论,包含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等,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对个人的学习思维能力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有广泛的指导作用,当然,对工业区位论的研究也不例外。

本文着重论述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对工业区位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工业区位理论ABSTRACTThe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is the study of industrial layout and site location theory,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conomic activity, the choice of land and loc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anufacturers, so for industrial location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Marx's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is a scientific methodology based on critically inheriting the positive achievements of the predecessors. It includes practice-based research methods, social systems research methods, social contradictions research methods and social process research methods. Observation, analysis, problem-solving methods, the ability of individual learning to improve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has a broad guiding role, of course, the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is no excep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guiding role of social system research methods and social contradictions research methods on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KEY WORDS: Research methods of social system Research method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目录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 (1)(一)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1)(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2)二、工业区位理论介绍 (3)(一)理论简介 (3)(二)经典工业区位理论介绍 (3)三、基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工业区位理论研究 (4)(一)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对理论研究的指导 (4)(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对理论研究的指导 (6)四、结论与启示 (6)前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于人类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是因为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社会史上的积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开拓和创新,是科学的方法论。

它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有广泛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论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法对工业区位理论研究的影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一)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对系统科学的最新思维成果进行哲学提炼的产物。

系统研究发方法是辩证思维方式在当代的最新发展。

系统研究方法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科学方法。

系统科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众多科学家对系统科学的理论进行阐述与介绍,从而兴起了系统科学研究的浪潮。

其中以维纳的的控制论、申农的信息论、贝塔朗菲的系统论为代表,是系统科学研究的第一批成果,也被称为老三论。

20世纪70年代前后,相继出现了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哈肯的协同论、托姆的突变论(合称为新三论)、和埃根的超循环论等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以及混沌理论、分形理论,这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进展。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生动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了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社会系统形态历史演变、社会系统的优化等一系列唯物辩证的方法论原则,为我们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方向。

在吸收当代系统科学思维成果的基础上,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

可以说,人类社会是以系统为基础而存在和发展的。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适用于各个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点重要原则:1.整体性原则。

系统是一个整体,它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就没有系统整体,但它不是系统的简单加和,同时系统整体对各个组成部分具有约束作用。

2.结构性原则。

系统的结构将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系统结构会导致整体功能的差异,系统结构的变化也会导致系统整体功能的变化。

因此,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应该注意考虑系统的结构性问题,去除不合理的结构,优化现有结构,从而实现总体功能的优化。

3.层次性原则。

任何系统都是复杂的统一体,都具有不同的层次,各个层次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4.开放性原则。

系统的开放性原则是指系统整体并不是封闭的,而是随时在与外界进行交换和沟通的,开放的系统并不会导致系统整体混乱,相反,系统的开放性会使得整体更加有序。

(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人类社会充满矛盾,社会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部以及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矛盾。

经济领域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投入与产出、计划与市场等的矛盾;政治领域有不同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以及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之间等的矛盾;文化领域有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之间、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之间的矛盾;社会领域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

一切社会领域都充满了矛盾。

矛盾研究方法是指观察和研究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

这是人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的方法,根本的方法。

矛盾研究的具体步骤是:首先把社会现象看成是运动中多层次、多方面的矛盾统一体;考察影响这种现象存在的诸多矛盾。

其次,从这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现象是以上诸多矛盾的外部表现。

再次研究矛盾发生变化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同时注意矛盾发展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即主要矛盾发展转化的条件与时机。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体系中的基本方法,它贯穿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各个层面,各种具体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的展开和体现。

所以,不懂得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就不可能正确认识社会矛盾,也不可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要通过社会矛盾分析进而解决社会矛盾,因此,在当前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正确认识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的基本作用,无疑会有助于一些现实社会矛盾的认识与解决。

二、工业区位理论介绍(一)理论简介区位,是指物体的空间位置。

不同的经济活动,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区位,比如工业区位、农业区位、商业区位等等。

工业区位理论,是研究工业活动的空间合理配置的理论。

它不仅包括工业的分布类型和配置规律,而且包括工业结构的地区变动,以及与不同工业活动相适应的不同的空间形式。

它随着工业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其空间格局,以及组合与联系的形式。

(二)经典工业区位理论介绍1. 韦伯工业区位论该理论是基于这样一种假定,即在影响工业区位的诸因素中,如果能把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那么,这就是最优区位。

为此,他作出如下假定:1)在某区域内有相同的物质条件、技术状况、政治制度和种族;2)己知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3)劳动力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并且不流动,在每个地区工资水平不同,而拿固定工资的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4)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运费与运输的距离和重量成正比。

由于工业区位问题是一个影响因素很多的错综复杂的问题,在分析中,韦伯采用了抽象演绎的方法。

他假定其它因素不变,只对运费、劳动成本和集聚这三个一般性区位因素加以分析。

其中运费起着决定性作用。

劳动成本和集聚分别是对以运输定向的工业区位系统的变形。

运费是韦伯认为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区位因素。

决定运费高低的是运输距离和重量。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运输吨公里最低的点,就是工业的理想区位。

2. 穆斯工业区位论理论的最大特色是用垄断竞争代替韦伯的完全竞争的假设,用需求分析代替韦伯的成本分析,用利润原则说明区位问题。

他认为在垄断竞争条件下,最低成本理论就失去其意义,取而代之的是寻找能提供最大利润的市场区,这就是他的理论核心。

对此,他作了如下假定:(1)假设有一个原料均匀分布的平原,运费在各地相等;(2)工业中心的周围是均匀分布的农业区域;(3)消费者有相同的偏好,从而有相同的个人需求曲线;(4)工厂能规定所生产的产品价格,并由消费者承担把这些产品运到市场的运费。

穆斯工业区位论引入了完全竞争市场下要素替代的影响,弥补了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缺陷,同时用市场区解释工业的集聚趋向,这是该理论的又一贡献。

三、基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工业区位理论研究(一)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对理论研究的指导韦伯工业区位论以企业交通成本为研究重点,通过实现交通成本最小化,寻求最佳企业选址,在构建模型时,体现了社会系统研究的方法的启示,将企业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使得研究成果具有说服力和实际意义。

在模型的构建中,韦伯不仅考虑了多种原材料的运输费用,还考虑了产出品的运输费用,以此作出了韦伯三角形:上图中M代表原材料产地和市场所在地,K表示最优厂商选址地,d表示距离,另外以m表示运输物的质量,t表示运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