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第1章设计的含义P2设计含义(广义上的设计,是蕴含于宇宙万物之中的一种追求平衡与有序的力量,是人类试图统一和支配一切的冲动和需要。
而“设计”,即“design”一词,有其语源学上的历史含义。
我们现在所说的设计,一般指的是“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经过工业革命以后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形成自己特有的含义、特点和形态。
)P2 设计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和宇宙一样古老的,对秩序和规律的渴望和冲动,他是一种人性的反映,一种对人类生命节奏和内心灵魂的终极关怀。
P3 瓦萨里的“disegno”概念指控制并合理安排视觉元素,如:线条、形体、色彩、色调、质感、光线、空间等,它涵盖了艺术的表现、交流、以及所有类型的结构造型,使disegno 成为艺术核心范畴。
P4 设计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P6 设计开始被视为解决功能、创造市场、影响社会、改变行为的手段,而不仅仅是功能与外形的问题了。
P6 现代设计是与大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文明密切相关,与现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
P6 现代设计不仅仅提供给人类良好的人机关系,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给人类方便的工具,同时也是促进人类在现代社会方便交流的重要手段P7 现代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大的形态(现代设计的基本形态包括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染织服装设计、非物质设计。
)广义的设计是一种人类对秩序和规律的渴望和冲动第2章设计元素P10 现代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几个基本元素(线条、空间、明度、色彩、肌理、材料)是设计中几个主要的元素P10 线条是设计中最基本也是最容易产生错觉的元素,它实际上纯粹是知觉上的产物。
P10 线条的类型和特性:从性质上、线条可分为实际、隐藏和精神的线,实际的线是在自然界或图画中实际存在的线,可能在形状、分量、特征、效果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同。
P10 从方向上,线条可以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
从形式上,线条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
P11 线条方向的特征。
水平线使人想到遥远的地平线,像征着平静和安宁;垂直线有上升感,犹如摩天大楼或巍峨的高山;而对角线是危耸的,好似划过天际的闪电P13 二维平面上的幻想空间(5点)可画图表示1)重叠:重叠是营造空间深度幻觉的一种简单方法(可画图表示)如图,其空间关系因为重叠而显得一目了然,每一图形都掩盖了另一图形的一部分,因为这个图形在另一个的上面或前面,这样,空间深度感出现了;2)大小:改变图形的大小,是表现物体间距离的最明显和最自然的方法。
(可画图表示)如果相同的图形以不同的大小重复出现时,小的图形自动开始往后退,其空间效果明显;3)垂直定位:垂直定位是一种空间处理方法,在纸面或格式上位置的上升表示深度的隐退。
物体位置越高被认为越远。
4)透视:透视法是在二维平面上构建三维空间的数学体系,透视法可分为线性透视和空气透视,线性透视又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和多点透视;(可画图表示)一点透视是物体在视平线上只有一个消失点;两点透视是将物体的观测角度移向一侧,物体在视平线上有两个消失点;三点透视一般用于超高层建筑的俯视图或仰视图,物体或建筑有三个消失点;多点透视是在设计工具、建筑或其他物品时,经常用到的方法,除垂直线外,所有平行线都会聚集到一个消失点上;空间与光线的关系被称为空气透视,与近处的事物相比,远处的事物看起来细节总不是那么清晰,色彩也更暗淡一些。
5)错视空间:错视空间也叫矛盾空间,是一种假设的空间,在真实空间里不可能存在,是人为制造出来的错视空间,矛盾空间的视点是矛盾的、多变的,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观看,但结合起来却无法成立,互相矛盾,使人产生不合理的视觉效果。
P17左下创造空间的方法,通常有减法和加法,以及综合运用,或根据一定的模式进行变化创造。
P19 1912年,艾伯特·孟塞尔(Albert munsell)创建了一套色彩理论,被认为是现代体系中最科学的一种。
P19 右上色彩的性质:色相、明度、纯度P21 左中倒数2 、3段(肌理包括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还可以分为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P21 肌理又称质感或质地,是物质表面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光泽、纹理、粗细、厚薄透明度等多种外在特性的综合表现。
肌理作为物质的“表皮”,表现为一种可视、可触的特性,展现物质材质本身的实体感觉。
材料是产品的造型和功能赖以维持的条件。
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材料又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还可以分为(传统材料、新兴材料)设计中常用的材料有木材、金属、陶瓷、染织材料、玉石、塑料、玻璃、复合材料等P22 看1、材料的特质了解(1)木材一般分为硬木和软木,硬木大多是落叶树,雕刻难度大,细节容易处理,不易断裂;软木包括很多针叶树,容易着色、上蜡、滚油或将其抛光形成软软的光亮的表面。
木材在纹理、色彩、肌理和处理性上有着多样的变化,木材的纹理让人看到生命成长的历程,木材的色彩给人以温暖、舒适的感觉,木材的肌理激发着设计师的创作灵感,这种与生俱来的温暖感和充满生机的感觉正是木材的独特魅力。
识记:明度,三大面(亮面,暗面,中间调),三大调(明调,暗调,中间调),艾维斯色相环(红,黄,蓝),1912年孟塞尔色彩理论。
第3章设计原则P26 设计的一般原则有统一与多样、平衡与节奏、比例尺与尺度等P26 统一性是所有原则中最基本的一条P26右倒数1、2 开头第一句(获得统一的方法有重复和连续)P27右倒数2、3开头第一句(多样性的精髓在于对比,多样性的设计原则是对立和过渡)P28 平衡的分类:结构平衡、视觉平衡。
P28平衡是一种挑战,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理想状态P32左节奏具体可以分为流动节奏、度量节奏、回旋节奏、高潮节奏。
P34 比例指的是事物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可以是构图,可以是人体,也可以是一个建筑或房间。
P36尺度所指的大小与度量单位有关。
建筑师的图纸和各种地图都有比例尺,一般是在图纸最下方,看图纸的人可以依照这个比例将图纸上的标记与他所以代表的现实中的建筑物对应起来。
谈到人的尺度时候,我们将人体作为单元。
第4章设计思维与方法P39 思维是受社会所制约的、同语言紧密联系的、探索和发现崭新事物的心里过程,是对现实进行分析和综合中间接概括反映现实的过程。
广义上讲,思维就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p39 4.1设计思维有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两种 4.1.2一切突破常规的思维活动都可以称为创造性思维,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设计思维是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结合。
P40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独特性、多向性、跨越性、综合性。
同时设计思维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P41 设计思维的类型(1、程序性设计思维2、典范性设计思维3、叙事性设计思维)P42 设计方法(主要有功能论方法、艺术论方法、系统论方法、头脑风暴法、逆向思维法、切割法、整合法等)P43 形态是造型设计中的第一要素。
点、线、面是纯粹的形态,在造型学上称为原理性的基本形态。
P44 系统论方法就是把设计对象以及相关的设计问题,如设计程序和管理、设计信息资料的分类整理、设计目标的拟定。
第5章设计程序P46 现代设计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性行为,设计与生产、消费构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结构,必须超出自身的范围而考虑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各个层次的需求,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
P46 灵感触发:设计师总在意想不到的时候,以前的印象和积淀集体迸发,从而发现某种新的关系,产生新的想法,赋予它们以新的形式,这种现象就叫“灵感”。
P47 设计过程:灵感的触发是设计中的关键点,决定着整个设计的成败和成就大小,然而,整个设计活动,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过程,包括界定、创新、分析、制作、反思、整合等多个阶段。
P50 设计三部曲:1、问题概念化;2、概念视觉化;3、设计商品化P51 一般设计程序:1、明确目标;2、情报收集、分析形成观念;3、设计构思与视觉化;4、生产;5销售与反馈。
第6章设计师P53P54 、设计师的类型分为(企业设计师、独立设计师)内部工作关系和职责分为(总设计师、主管设计师、设计师、助理设计师)P57 设计师对形态、空间的认识、创造和表现的能力都是关键的,设计问题的解决和设计的创意,都要通过形态和造型表现出来。
P57 创意能力是设计师最重要的能力,是天才设计是和平庸设计是的根本区别,设计史上伟大的设计师和精美绝伦的设计作品,都是源于他们非凡的创意能力,因此,设计师的教育一定要特别注重设计师创意能力的培养。
P58 设计师的社会责任(1、人性化设计;2、绿色设计)P59 绿色设计起源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矛头直指对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巨大的消费主义、样式主义和“有计划废止制”的设计模式。
第7章设计的技术特征P62 技术,作为物质生产的手段,是与社会生产实践同步生产的,它是人对自然界有目的性改造的手段。
P62 两次科技革命:一是40年代以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合成化学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正在发生的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包括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等新的学科技术,这些新技术学科的发展与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或者说就是科学发展的产物,它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状态。
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贡献和影响是通过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实现的。
P64 科学技术进步带来新材料的运用,一种新材料的诞生往往给设计造成重大影响,例如轧钢、轻金属、镀铬、塑料、胶合板、层积木等。
各种优质钢材和轻金属被应用于设计,建筑业也采用标准预制单元构件(如水晶宫和埃菲尔铁塔),表明钢铁已由传统的辅助材料变成了造型主角。
P65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跨越不同学科领域,应用多种学科原理、方法和数据的一门边缘学科。
其中心内涵是使设计更加宜人化,符合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研究中心是“人—机—环境”系统。
第8章设计的艺术特征P69 中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P70 设计的艺术特征:自由美和依存美P71设计的艺术手法(1、艺术创造;2、艺术抽象;3、艺术造型;4、艺术装饰;5、艺术解构)P75 事实上,在现代设计发展史上,装饰主义是与功能理性主义一直并存着的另一大设计思想源流,它贯穿整个现代设计史,与功能主义这相对立而存在,交替互动重共同演绎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第9章设计的经济特征P77 设计经济学:现代设计是为社会经济生活服务的,其实用价值,为生活的品质就是经济性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