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本项目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并在事故后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状态,保证本项目施工建设顺利实施。
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5、《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施工现场区域内发生的以下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对工作:1、死亡人数1人(含)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2、重伤(急性中毒)人数3人(含)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3、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含)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1.4 应急预案体系本项目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和9个专项应急预案(《施工现场防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施工现场高空坠落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施工现场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施工现场起重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施工现场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施工现场物体打击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施工现场消防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施工现场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施工现场防汛专项应急预案》)组成。
预案中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1.5 应急工作原则1.5.1 应急准备中应遵循的原则1、统一领导、职责明确在项目经理统一领导下,由安全负责人牵头负责,有关科室根据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等级、类型和职责分工,明确专职人员,落实应急处置的职责,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建立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响应机制。
2、相互协调、快速反应项目经理要与有关科室密切协作,保证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信息及时报告、准确传递、快速处置。
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接到事故信息后第一时间内启动应急方案。
3、分工协作、属地负责工程项目部是处置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主体,要承担处置事故的首要责任。
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有组织地参与事故的处置活动,采取有力措施,将事故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1.5.2 应急响应中必须遵循的原则1、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
2、项目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
3、疏通事故发生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到安全地带。
4、在急救过程中,遇到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5、截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
6、项目设紧急联络员一名,负责紧急事物的联络工作,明确联络地址和电话。
7、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部门负责人应填写记录,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
1.5.3 重大事故报告及报警原则1、工地现场任何人发现发生重大事故的,必须立即报告工地负责人,工地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公司总部,并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开展现场抢救工作,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或119报火警救助,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工程总部及公司领导。
2、公司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公司应急救援组赶赴施工现场,组织指挥现场抢救工作,同时将事故的概况(包括伤亡人员、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等)分别用电话和快报的办法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政府有关部门。
2 事故风险描述2.1 工程概况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本工程属市区高层房建项目,临近街道,周边车辆、人员来往密集,在建筑物坠落半径以及塔机覆盖范围内,可能存在物体打击等人员伤亡责任事故。
2、本工程使用多台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等特种作业设备,频繁的垂直运输作业,可能对施工作业人员造成起重伤害、触电伤害以及塔机倾覆的责任事故。
3、本工程施工面积大,建筑物结构高度高,分部分项工程多,施工现场集中了大量的工人、机械设备、工程车辆以及建筑材料。
随着工程的进行,存在交叉作业的现象,不安全因素随时存在,可能发生导致人员伤亡的坍塌、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火灾、车辆伤害、中毒窒息等责任事故。
4、本工程的主要危险点源及可能存在风险的分部分项工程:(1)人工挖孔桩工程。
由于临近河道,地下水丰富,土质松软。
不按施工方案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违反安全作业规定的行为。
可能发生坍塌、中毒窒息、淹溺的人员伤亡责任事故。
(2)土方开挖工程。
不按施工方案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车辆指挥不当,可能发生坍塌、车辆伤害的人员伤亡责任事故。
(3)基坑支护工程。
不按施工方案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防护设施设置不到位。
可能发生坍塌、高处坠落的人员伤亡责任事故。
(4)脚手架工程。
不按施工方案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作业人员不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具。
可能发生脚手架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火灾等人员伤亡的责任事故。
(5)模板工程。
不按施工方案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作业人员不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具。
可能发生支模架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火灾等人员伤亡的责任事故。
(6)临时用电。
不按规范设置临时用电设施,安全管理不到位,作业人员违章操作。
可能发生触电、火灾等人员伤亡的责任事故。
(7)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等特种作业设备。
安全管理不到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检查、保养、维修不到位。
可能发生起重伤害、触电、倾覆的人员伤亡责任事故。
(8)钢筋加工棚、木工棚。
安全管理不到位,作业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机械检查、维修、保养不到位。
可能发生机械伤害、触电的人员伤亡责任事故。
根据以上风险分析以及结合建筑施工的特点,确定作业现场潜在的突发事故事故类别有: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机械伤害、中毒窒息、淹溺、火灾等人员伤害事故。
7.6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表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3.1.1 应急救援小组项目经理周克进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指挥工作;技术负责人胡滨、安全负责人周青担任副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组长不在或授权时,副组长按序行使组长的权力;成员由项目部各科室人员组成。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名单:组长:周克进副组长:胡滨周青组员:周克水刘宇王中杰李强杨国东叶富军张永鹏郭建秀宋苏川陶汝兵刘武学杨坤福桂贞国桂林秋胡彩桥3.1.2 应急救援小组机构图项目应急组织体系由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6个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组成。
结构框图如下:3.1.4 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及职责1、组长(副组长)职责(1)及时向监理办应急领导小组、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以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等报告事故及处理情况,必要时请求援助,并接受其领导,落实指令。
(2)审定并签发本项目应急预案。
(3)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令。
(4)下达本项目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5)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统一协调应急资源。
(6)检查督促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的工作。
(7)负责对外联络,向新闻媒体发布相关信息。
(8)负责检查监督应急准备工作情况,组织开展应急培训教育及应急预案的演练、操练和讲解活动。
审批并落实项目应急准备及救援资金。
2、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及职责(1)综合协调组。
组长:周克水组员:张永鹏负责对事故救援过程中的各职能小组进行协调指挥,并做好联系社会、市指、公司救援力量的沟通工作。
(2)抢险救援组。
组长:李强组员:王中杰、陶汝兵、杨国东负责现场伤员的搜救、损失设备的安全转移及事故后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及时控制危险源。
(3)安全疏散组。
组长:刘宇组员:宋苏川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物资转移等工作。
接警后,督促所有员工立即离开工作岗位,从安全道路有秩序地撤离。
员工疏散顺序是先现场人员,再附近工人、村民,最后各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员。
并根据各部门负责人提供的工作人数及访客登记资料核查人员情况,承包商与访问客人的疏散由负责接待部门负责人指派专人护送至安全区域。
安全撤离后,防止员工未经许可重返事故现场。
(4)现场救护组。
组长:郭建秀组员:桂林秋负责抢救和临时处置事故现场伤员,负责护送重伤员到相应医院救治。
有权禁止人员进入情况不明的现场,防止人员伤亡事故扩大。
(5)现场警戒组。
组长:杨坤福组员:刘武学、桂贞国负责隔离事故现场、保护事故现场事故,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协助人员抢救和疏散,防止有人借机偷盗和破坏财物。
(6)善后安置组。
组长:胡彩桥组员:叶富军负责根据人员伤亡或失踪情况,负责联络和接待其家属,处理有关赔偿、抚恤等事宜。
4 预警及信息报告4.1 预警1、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预警培训。
2、对基坑支护、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等进行沉降观测以及变形记录,观察数据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如超出安全限值,应立即向领导汇报,由项目部领导向施工现场内作业人员作出预警。
3、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对不按施工方案施工、违反安全生产规定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可能导致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火灾、中毒窒息等人生伤亡生产安全事故的进行预警。
4、项目部视频监控中心发现施工现场存在坍塌、火灾等事故安全隐患时,应立即上报项目部领导,由项目部领导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发出预警信息。
5、项目部后勤管理人员实时关注政府及主流媒体发布的天气、地质灾害预报。
接收到天气、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时,应立即通知项目经理,并组织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做好预防措施。
4.2 信息报告4.2.1 信息报告程序1、施工现场发生险情后,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施工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
2、现场施工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采取控制措施,参与救援,了解事故经过。
并立即将事故部位、事故类型,事故经过等信息上报至项目经理处。
3、项目经理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指挥应急救援小组成员依据各自职责,参与事故救援。
(1)如果事故未造成人员死亡(重伤),项目经理将事故类型、事故简要经过、以及经济损失情况上报至公司主要负责人。
在救援活动结束后,恢复生产。
(2)如果事故造成人员死亡(重伤),项目经理应立即上报公司主要负责人,公司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应将工程概况、事故类型、事故简要经过、人员伤亡情况以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