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雨水口检查井

雨水口检查井

雨水口检查井【篇一:给排水:雨水口和检查井】雨水口和检查井是什么关系【解答】雨水进水井一般不这么叫,应该就是雨水口,雨水口通常分布在道路两侧,矩形,分单篦、双篦等。

雨水口通过连接管进入雨水井,也就是所说的雨水连接井,通常叫雨水检查井,检查井的类型就多了,有圆形,基本是直线井,扇形转弯井,矩形三通、四通井,跌水井等等,还分盖板式,收口式,材质又分砖砌、混凝土、模块、预置等等。

认识雨水口雨水口【inlet;gully】指的是管道排水系统汇集地表水的设施,由进水箅、井身及支管等组成。

分为偏沟式、平痹式和联合式。

1.城市排水系统由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构成。

雨水口指的是管道排水系统汇集地表水的设施,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物,由进水箅、井身及支管等组成。

雨水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

道路、广场草地,甚至一些建筑的屋面雨水首先通过篦子汇入雨水口,再经过连接管道流入河流或湖泊。

雨水口是雨水进入城市地下的入口,收集地面雨水的重要设施,把天降的雨水直接送往城市河湖水系的通道,既是城市排水管系汇集雨水径流的瓶颈,又是城市非点源污染物进入水环境的首要通道。

它既为城市道路排涝,又为城市水体补水。

2.城市的雨水口在哪儿? 城市雨水口随处可见,它们就在路边栅条状铸铁篦子下,就在马路边上的雨箅子下。

3.雨水口的形式,主要有平篦式和立篦式两类。

平篦式水流通畅,但暴雨时易被树枝等杂物堵塞,影响收水能力。

立篦式不易堵塞,边沟需保持一定水深,但有的城镇因逐年维修道路,由于路面加高,使立篦断面减小,影响收水能力。

4.在城市排水管网设计中,雨污排水管网是分离的。

生活污水通过专用污水管道被送到污水处理厂,而雨水口则只负责雨水收集防洪防涝排放。

因为任何城市的雨水通道都不和污水处理厂相通,否则一遇下雨,成千上万吨雨水会使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瘫痪。

排污井盖上一般标有字母“w”,排雨井盖则标“y”。

5.经实地调查发现,50%以上的市民表示不知道雨水口的用途,不清楚污染雨水口的危害,也无法辨别雨水口和污水口,不知道雨水口,而误认为是污水口。

70%左右的居民向雨水口扔过垃圾、倒过污水。

很少有市民能意识到,往雨水口倒污水垃圾,也会直接污染河流。

雨水口设置原则1.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

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

2.雨水口型式有平箅式、立式和联合式等。

平箅式雨水口有缘石平箅式和地面平箅式。

缘石平箅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

地面平箅式适用于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立式雨水口有立孔式和立箅式,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

其中立孔式适用于箅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

联合式雨水口是平箅和立式的综合形式,适用于路面较宽、有缘石、径流量较集中且有杂物处。

3.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平箅式雨水口约为20l/s,联合式雨水口约为30l/s。

大雨时易被杂物堵塞的雨水口泄水能力应乘以0.5~0.7的系数。

多箅式雨水口、立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经计算确定。

4.平箅式雨水口的箅面应低于附近路面3~5cm,并使周围路面坡向雨水口。

立式雨水口进水孔底面应比附近路面略低。

雨水口井的深度宜小于或等于1m。

冰冻地区应对雨水井及其基础采取防冻措施。

在泥沙量较大的地区,可根据需要设沉泥槽。

5.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mm。

连接管坡度应大于或等于10%,长度小于或等于25m,覆土厚度大于或等于0.7m。

必要时雨水口可以串联。

串联的雨水口不宜超过三个,并应加大出口连接管管径。

雨水口连接管的管基和雨水管道基础做法相同。

7.平面交叉口应按竖向设计布设雨水口,并应采取措施防止路段的雨水流入交叉口。

【篇二:关于雨水口、检查井的加固?】关于雨水口、检查井的加固,对于混凝土路面,有标准图;但做沥青路面时,在行车道里的雨水口、检查井,究竟需不需要加固,有些设计院有加固的钢筋图,但设计规范里没有找到,请问下有经验的朋友,究竟该怎样设置?第1楼做沥青路面不需要加固!混凝土路面是因为做了井之后对路面结构造成了影响!第2楼我也是这样理解的,但有人非要说沥青路面也要加固,我就问问有经验的人究竟是怎样做的第3楼做沥青路面应该要加固!一般沥青铺设也有10多公分,检查井盖要升高,不加固能行吗?在沥青路面铺设规范里看看第4楼沥青路面必须加固,就是加固后出现破坏的现象现在也是比较多第5楼本人做的几个工程都没有进行单独的加固,经过几年的实际效果来看,没有出现破坏现象,我觉得新建的沥青路可以加强井周围的压实,改造路面的话,如果原路面情况较好,可不加固。

原来就有病害的,要挖除处理第6楼我觉得新建的沥青路可以加强井周围的压实,改造路面的话,如果原路面情况较好,可不加固。

原来就有病害的,要挖除处理第7楼加不加固我不清楚,但是井周围的一圈要强调压实,我是做维修的对井圈周围的病害很是头痛!!!第8楼道路检查井施工操作规程道路检查井周围路面沉降、裂缝和破损历来是城市道路建设中的顽症,也是我市长期以来存在的一项通病,其不仅严重影响交通行驶安全,也极大地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病害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①井、管基础的施工违反施工程序;②基础施工带水作业;③砌筑砂浆不饱满;④井内壁粉刷不到底,⑤框盖安放座浆不实;⑥井周回填土压实不良;⑦井周砼圈强度不足等七个环节。

解决上列病害的根本办法是在车行道上不设管道,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还不能达到这一要求。

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克服施工管理薄弱环节,杜绝不良施工行为,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为此,根据《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给合我市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特制订如下操作规程。

一、施工排水1、在检查井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不间断排水,严禁带水操作。

2、沟槽开挖采用明沟排水施工时,应在开挖的沟槽范围以外布置排3、检查井施工时,应在检查井基础10cm以外布置排水井。

二、基础施工1、井地基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采用天然地基时,地基不得受扰动。

②井底地基土质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遇有松软地基、流砂等特殊地质变化时,应和设计单位商定处理措施。

2、井的砼基础之强度和厚度的规定:井基础的砼强度和厚度等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最低砼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素砼井基础的最小厚度不得小于15cm。

3、检查井基础施工:①不落底的检查井:井基础应和管道基础同时浇筑。

②有落底的检查井:应先施工井基础,然后砌井壁达管道基础底标高,再浇筑管道基础。

③应按施工规范进行砼浇筑。

浇筑完后,要给砼一定时间的养护期。

只有当砼基础强度达1.2mpa时,方能进行下道工序——安装管道或砌井壁——的施工。

④严禁留出井位、先施工管道,再施工检查井或先砌井壁后浇筑砼底板的错误作业法。

4、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采用预制砼底板(设计单位提供图纸)。

①因赶工期,不能按上列规程进行现浇砼底板施工及养护的。

②因基底土质及排水条件不良,从而造成砼的浇灌和养护不能确保工程质量的。

5、凡施工作业面能允许吊装机具进场操作的施工段,要推广和采用预制砼底板。

三、井体砌筑1、施工前,应将砖或原砌体浇水湿润。

2、每层砖砌体的砌筑水泥砂浆必须填充饱满,水泥砂浆标号不得低于m7.5号。

3、井壁的砌筑一般一次性砌到二灰碎石基层的底部标高为宜,井壁的二次接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的程序进行。

4、检查井内的流槽应和井壁同时进行砌筑。

5、检查井接入圆管的管口和井壁间空隙应封堵严密,当接入管径大于300mm时,应砌砖圈加固。

6、井内外壁粉刷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内外壁粉刷必须在回填土之前进行,且在排干井筒内积水后一次粉刷到底。

四、检查井周的回填土。

1、现浇砼或砌体水泥砂浆的强度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方允许回填。

严禁和砌井体同步回填。

2、井周40cm宽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均应采用6%石灰土。

对于雨水口砌体外的回填,因其回填空间实际上无法达到40cm宽(一般只有5~15cm宽)致使施工机械无法入内操作的,要采用合理级配砂石料回填充实。

3、压实机具:①按规范配置的压路机具。

②特别要配置小型机械如蛙式打夯机和立式冲击夯等。

③在施工中,优先采用立式冲击夯。

4、压实工艺:①井室周围的回填,应和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当井室周围的回填和管道沟槽的回填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

②当沟槽内每一层回填土压实成型后,用人工将井室周围40cm范围内的松土挖去,换填预先拌制好的6%石灰土,并在保持最佳含水量的状态下用冲击夯夯实直至成型。

要使石灰土压实后和井壁紧贴③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

④在进入道路结构层施工时,除采用压路机碾压外,还应采用蛙式打夯机或立式冲击夯逐层对井周60公分范围内进行补夯,以清除碾压死角。

五、井框(盖)安装施工1、对井周进行加固:在路基结构层二灰碎石施工完成后,要对井周进行加固。

具体做法是:①沿井周将二灰碎石挖除(挖至12%灰土顶面),放加固钢筋箍;②放置预制钢筋砼井圈,注意要将预制砼井圈平面位置及标高调整好(井圈顶至设计路面标高之间的厚度为路面厚,井圈和砖砌井室平面位置一致);③井周浇筑c30砼进行加固(浇筑砼时必需严格采用机械振捣);④用临时盖板将井口盖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