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沣渭河谷湿地公园项目概念性规划方案

西安沣渭河谷湿地公园项目概念性规划方案

沣渭河谷湿地公园概念性规划方案目录 一 项目发展愿景 二 项目条件分析 三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四 项目定位五 总体规划 九 社会效益分析八 开发周期 七 投资估算 六 专项设计一、项目发展愿景项目发展愿景力争三年将本项目发展成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城市功能与自然生态高度结合,湿地开发新典范☐西安城市新中心核心聚源地,城市开发引爆点☐西安市民休闲游憩、康体养生的最佳场所二、项目条件分析[1]用地面积及地形地貌用地面积:约3.06平方公里该地域属河流冲积平面阶地区,整体地形平坦,河流两侧及交汇处为河滩冲刷地,其中含部分耕地。

地形地貌:项目地实景图[2]项目区位及交通 项目区位:位于西咸新区沣河、渭河交汇区域,东至上林大桥,南北紧邻沣、渭两河,西接扶苏路。

地块三面环水,目前进入区域的主要线路为:经由世纪大道—扶苏路进入区域(虚线所示) 项目交通: 未来交通规划:三大干道(沣泾大道,世纪大道,金旭大道)、一条APM 环线、两条轨道、一条景观大道(沿渭河建设一条24米滨河景观大道)、两大环路、两个交通节点(计划增加2个简易立交)。

[3]水系及生物现状水系渭河:黄河最大支流,年平均水量103.5亿m³,陕境总长502公里,6至9月为汛期,12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

项目地枯水期年平均水位1.36,河面最宽处546米,最窄处281米。

水质断面以劣Ⅴ类水质为主。

沣河:至咸阳市境入渭河,全长81. 9公里,河宽100~1000米,平均年流量15. 36立方米秒,最大洪水为1600立方米秒,最大流速为1.85米秒,项目地河宽平均161米。

河底高程一般为18.0~18.5米,低水位19.3米。

水质断面以Ⅲ类水质为主。

(以上数据来源:西安市水务局)渭河实景图沣河实景图[3]水系及生物现状生物项目地生物种类有:植物种类48科、180种;动物有27目50科约150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3种。

●植物如:国槐、平枝木旬子、金叶女、小叶黄杨、月季、万寿菊、桂花、贴梗海棠、白蜡、旱柳、射干、马蔺等。

●动物如:秦岭细鳞娃,拉氏鲜、马口鱼、棒花鱼等,鸟类有:苍鹭、斑嘴鸭、鹊鸭、绿翅鸭、珠颈斑鸠、楼燕、白尾鹞、星头啄木鸟、红尾伯劳、金腰燕等。

[4]项目产业融合产业布局情况项目周边规划建设能源金融中心、文化会展中心、科研产业中心、体育休闲中心四大功能板块,拟将此区域发展建设成西安城市新中心,成为高端产业服务核心区。

其中体育休闲中心、文化会展中心是本项目产业融合的重点。

项目基地分析 [5] 基地综合分析项目地形平坦开阔,自然湿地特点明显,但地块坡度不够,地块内水系资源贫乏,因此存在项目湿地改造及园林景观设计的更高要求。

项目处于西咸新区发展中心地带,未来交通非常便利,但目前交通不够通畅,另外区域内郑西高铁、陇海铁路、高压线走廊对项目产生噪音及地块分割的不良影响。

根据未来产业规划,本项目具备成为西咸新区城市新中心的条件,承载城市绿肺、城市功能补充及湿地景观于一体的产业融合集源地。

项目地水资源丰富,是沣河入渭口,拥有独特的水系资源,生物品种繁多,但渭河污染严重,沣河水量偏小,如何有效调节沣河渭河的水资源,改善水质条件达到湿地自然系统的自循环是本项目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项目基地的地形地貌、交通环境、产业发展规划、水系资源及生物现状的情况梳理,我们认为:三、湿地公园案例分析[1]日本东京新宿御苑公园概况:新宿御苑是日本东京都横跨新宿区与涩谷区的庭园,位于市中心,是东京最大的日式庭园和法式庭园相结合的公园,面积58.3公顷。

在江户时代为内藤家的宅地,其后成为宫内厅管理的庭园,现在则属环境省管辖的国民公园。

公园构成:日本庭园、英格兰风景式庭园、大型温室、法兰西式整形庭园母子森林。

概况:位于新界天水围的北部,建有占地1万平方米的室内展览馆“湿地互动世界”(即访客中心),超过60公顷的湿地保护区,将自然保育、教育、旅游、市民休闲娱乐等几种功能有机结合。

建设目标:打造国际级的生态旅游项目,兴建湿地公园,保育湿地、教育市民、吸引游客。

[2]香港湿地公园功能分区与主要项目: 访客中心:有三个主要展览廊,分别展出有关生物多样化、文明发展和自然护理的展品。

包括一个影音剧场、电脑互动游戏“湿地直播室”。

此外,还设有放映室、礼品店、湿地茶座、沼泽历奇及嬉水乐园供访客使用。

湿地保护区:包括溪畔漫游径、湿地探索中心、生态探索区、湿地工作间、演替之路、河畔观鸟屋、泥滩观鸟屋、鱼塘观鸟屋、红树林浮桥、蝴蝶园和原野漫游径。

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距离杭州市中心仅5分钟车程,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首期开放3.46平方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国家5A 级景区。

也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特色: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和完整的水系。

蕴涵了“梵、隐、俗、闲、野”五大主题文化要素,分区特征为“南隐、北俗、东闹、西静”。

功能分区:一期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

二期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

三期为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

[3]杭州西溪湿地[4]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距离市区9km,距黄河3 km,银青公路穿湖而过,总面积6.67平方公里。

发展定位:做水的文章,做芦苇的文章,做生态的文章,做大做足芦苇迷宫的文章。

功能分区:以银青公路为界,南部为生态保护核心区,北部的生态划分为东区、中区、西区,实现动静分离。

主要项目:水陆拓展训练基地、2000米野生垂钓栈台、休闲度假会所、养心岛休闲木屋、迷宫垂钓木屋、特色鱼宴餐厅、畅游芦苇迷宫、湿地观鸟等.湿地案例区位面积(平方公里)可借鉴之处新宿御苑市中心0.583 通过植物的有机选择,以色彩的季节性变换丰富园区景观的视觉效果、屏蔽园外建筑,闹中取静。

香港湿地公园市区0.61 环保设计+商业运营;细节着手,展示环保技术;园区功能的多样性;关注项目与公众的互动性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距市中心9km 6.67 通过区域划分实现动静结合;注重游客体验(芦苇迷宫等);市场补缺(*例如开设宁夏首个水陆拓展训练基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距市中心5km11.64(*首期3.64)科学保护,规划先行;生态优先,最小干预;注重文化,恢复遗存。

[5]案例小结通过国内外湿地公园案例分析,结合本项目基地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城中或城际湿地公园项目地内均规划有水道、水网系统,达到水系循环流动。

✓城中公园注重园林景观的设计、生物链条及植物色彩的有效搭配。

✓湿地公园在注重保护的同时已经承担旅游教育功能,实行保护功能和城市功能有效结合,并动静分区。

✓现代湿地公园的开发必须与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文化展示高度结合,达到可持续性发展,自我调节的能力。

四:、项目定位[1]SWOT分析关键词城市功能与生态湿地高度结合生物链条自我修复[2]项目功能及形象定位项目功能定位将本项目打造成集湿地文化展示、湿地生物链修复、生态环保、休闲度假、观光摄影、康体养生、高端会议、商业餐饮为一体的城市复合型湿地公园。

项目形象定位建设成为城市功能与自然生态高度结合,湿地开发的新典范,成为西安市民最佳休闲游憩、康体养生的场所,体验自然、关爱湿地,列入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目录的标杆项目。

五、总体规划[1]规划思路[2]功能布局图利用项目地内郑西高铁、陇海铁路横穿而过的自然分割线,将本项目功能分为三区两带:湿地综合服务区人与自然共生区湿地生态保护区景观缓冲林带两条铁路线规划为景观缓冲林带起到景观衔接与过渡的作用。

[2]控制规划运用自然保护区成熟的圈层式保护模式,项目分离出核心区、缓冲区、外围控制区。

除湿地核心保护区外,缓冲区应该和外围控制区建立良好的过渡关系,根据项目地现状及核心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必须在上林桥以西到湿地人与自然共生区,沿沣河一带作为外围控制区域,从而屏蔽城市外界对生态的不良干扰。

核心区 缓冲区外围控制区动静结合区 静 区动 区湿地规划动静分明,动区主要为湿地公园入口和城市配套功能组成;动静结合区以静为主,主要为有氧运动康体区域;静区为生态保护区,严禁外界干扰;外围控制区毗邻生态保护区,故该区的规划建设必须与生态保护区具有融合性,属于生态保护区缓冲区,限制性开发。

1 景观入口2 生态停车场3 游客服务中心4 文化广场5 电瓶车租赁处6 铁路景观林带7 四季花田8 水上高尔夫9 冰壶球馆 10 网球馆 11小型足球场 12林间跑道13 岛屿会议酒店 14 休闲垂钓中心 15 木屋度假村 16 水上演艺中心 17 养生SPA 会所 18 湿地生态研究中心 19 滨河休闲商业街 20人工沼泽湿地 21 观鸟平台 22 人工木栈道 1294387651814 13111019121716 152422232120[1]湿地综合服务区占地面积约560亩。

主要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文化广场、主入口景观大道、生态停车场、小型商业街区等配套服务设施。

[1]湿地综合服务区生态停车场位于渭河大桥下和项目连接处,设置环形交通动线,以植草砖和绿化树阵为车位自然分割,建设6000个停车位,用地面积约180亩。

[1]湿地综合服务区主入口景观大道进入项目地的核心景观之一,由景区大门、景区风光大道、水景广场串联而成。

[1]湿地综合服务区游客服务中心湿地公园智能管理枢纽,提供游客咨询、电瓶车租赁、医疗服务、湿地文化讲解及专项商业活动等功能。

占地面积约为120亩。

游客服务中心以砖木结构为主,紧扣生态自然主题,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可租赁自行车300辆,景区电瓶车160辆。

[1]湿地综合服务区文化广场占地约50亩,位于综合服务区北侧,延展古渡公园文化脉络,结合园林景观及渭河水景,建设以《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文化主题的活动广场,建设诗经文化[2]人与自然共生区占地面积约1890亩,是城市功能补充与生态保护的衔接带,功能主要以湿地景观为核心,点状布局有氧运动中心、木屋度假村及滨河商业街。

[2]人与自然共生区四季花田占地约为200亩,结合铁路缓冲林带形成高、中、低三种视觉风景线,花卉品种和季节吻合,形成四季花田、不同韵味的花卉景观,使进入公园的市民眼前一亮,震撼性的花海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人与自然共生区有氧运动中心以郑西高铁以南退500米形成的区域为主体,建设各种功能的体育设备设施作为有氧运动中心,景观林带设计以蛇形跑道为主,串联水上高尔夫球场、冰壶球馆、网球场、小型足球场、瑜伽健身馆等各项运动场所。

[2]人与自然共生区岛屿会议酒店占地面积约35亩,主要由商务会议和高端客房两部分组成,其中会议为核心功能,建筑设计地面两层、地下一层,以斜坡式屋顶花园和大地景观融为一体,远看类似从地下长出来的建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