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好智慧广电服务智慧社会

做好智慧广电服务智慧社会

《有线电视技术》 2019年第4期 总第352期
做好智慧广电 服务智慧社会
吴君 本刊记者
近年来,受新媒体、IPTV、OTT TV发展迅速以及用户需求多样性等因素的影响,广播电视发展渐缓。

面对新形势,广播电视行业主动应对,大力推进智慧广电建设,努力实现广播电视智慧化生产、智慧化传播、智慧化服务和智慧化监管,着力提供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高质量广播电视服务,不断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自大力推进智慧广电建设以来,广播电视行业在技术保障与突破、媒体融合平台建设、深度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丰富智慧家庭终端应用和广泛涉足新领域布局新业态等多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2019年3月21日,以“融合引领视界,智慧连接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19)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正式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广电同仁汇聚一堂,就如何强化技术支撑、业务驱动、安全保障,如何加快智慧广电建设,如何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如何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大局能力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助推广播电视行业转型升级。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广电融媒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已经成为宣传思想领域的重大政治任务,更是广播电视相关部门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为让广播电视在新时代焕发全新生命力,广电总局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广电融媒体”。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宏森在CCBN2019主题报告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目前中央和各级广电部门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已取得不小的成效。

2019年,
总局将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特别是注重将新媒体、新业
态的新理念、新优势融入广播电视媒体之中,打造广电行
业新模式。

他强调,智慧广电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内容,不断拓展边界;智慧广电也
不仅仅是科技创新成果的物理性叠加和一般性转换,更应
该是观念层面的重塑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在融合发展中
对广电媒体功能和应用更为清晰的定位、更具开拓的延展、
更加宏观的定义。

要突出服务创新、业态创新、理念创新
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立“一体化资源配置、多媒体内
容汇聚、共平台内容生产、多渠道内容分发、多终端精准
服务、全流程智能协同”的融合传播体系,着力打造融媒
化制作、智慧化传播、精准化服务的智慧广电融媒体,努
力让广电主流媒体强起来,确保履行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职责使命。

以智能终端为抓手,培育智慧广电新生态
智慧广电是广电行业继数字化之后又一重大战役,智
慧广电战略实施的成败将会对我国广电行业产生十分深远、
重大的影响,而实现智慧广电必然要求加快推进广电终端
的智能化,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在智慧广电峰会智能终端论坛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总工程师王效杰强调,推进广电终端智能化要以智能终端
为抓手,做好智慧广电技术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

推进广
电终端智能化要在大框架下设计好发展演进路线图和相互
支撑关系。

首先,加快广电网络的双向化、智能化改造步伐,
推动网络传输技术体制由DVB广播方式向全IP传输方式
演进过渡;其次,大力推广我国自主创新的智能电视操作
系统TVOS,协同做好4K超高清智能电视终端部署与传统
15
的非智能电视终端智能化升级的工作;第三,探索建立广电智能终端与广电融媒体服务云的协同和联动机制。

实现网络的双向化和智能化,智能终端将承载更多的智能化业务,推动形成网络电视和互联网融合“广电+”生态,打通生态链,带动智能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加快智慧广电全媒体业务生态系统的建设,使得广电智能终端成为智慧家庭、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满足广大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及采用任何设备来收看广电全媒体业务服务的需求,充分发挥广电融合媒体发展的整体优势,进一步增强广电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发展智慧广电网络,增强传播能力
有线电视网络是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也是广电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只有着力构建有线无线卫星智能协同覆盖、共建共享共用,并与互联网互联互通、可管可控、绿色安全的现代传播新格局、新体系,提高广播电视现代化传输传送水平、优质覆盖能力和末端沟通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广电支撑媒体融合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在媒体融合时代的融媒体服务能力。

加快网络的智能化升级和改造,才能真正实现智慧广电。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庆军在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国际峰会上表示,做好有线电视网络需要加强网络建设、提升技术水平、优化服务能力、发展应用创新。

其中,网络建设是目前的工作重点,包括加快全国互联互通平台建设,同时进一步扩大骨干网络直连,逐步将内网流量转化为互联网流量;重点推进IPv6部署,发布相关规划方案及管理办法、推动IPv6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地址分配等;建设国家级广电云平台,形成以国网公司三个云平台为枢纽,四级分布式的数据中心结构;积极融入国家5G 布局,使广播电视用户从村村通、户户通向人人通升级换代,提升广播电视全媒体生产规模水平,拓展公共传播渠道。

下一步,国网公司将在加强战略合作、推动网络改造、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用户服务上下功夫,让广电网络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和更广的发展空间。

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智慧广电监管
面对当前多样化、复杂化的新技术、新变化、新问题,广播电视需要创新手段、创新措施,加快建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安全保障能力。

为了做好安全播出和网络安全等各方面工作,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安全传输保障司副司长杨晓东在网络安全论坛上表示,2019年安全传输保障司将加快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树立大安全传输保障理念;强化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建设,推进广电行业系统的网络安全动态建设,建立网络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网络安全技术专家库,吸引各方力量守护安全播出和网络安全的红线。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随着广播电视传播方式、业务模式、载体形态的更加多元多样多变,迫切需要利用更科学、更智能、更有效的方式,实现精准监管、靶向监管,实现跨业务、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天候”智慧化监管,不断提升广播电视监管体系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工作万无一失。

智慧广电是对未来广播电视的战略定位及诠释,是深化广播电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是全方位提高广播电视服务能力的必经之路。

推进智慧广电建设,有利于实现广播电视向“多媒体形态、多信息服务、多网络传播、多终端展现”的全业务服务模式演进,让广播电视成为全
体人民美好生活更加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019年是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广播
电视行业将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和创
新性发展,更好地肩负起广播电视在新时代的重大职责使
命,在新时代展现新风采、作出新奉献!CATV
16《有线电视技术》 2019年第4期 总第352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