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徐州市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综合素质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科学文化水平D.思想道德素养2.1985年起我国政府规定每年的( )为教师节。
A.9月1日B.9月10日C.9月18日D.10月6日3.“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4.“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 )的经典著作。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论述的( )的教育名言。
A.启发式B.激励式C.问题式D.探究式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唐朝( )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职业定位。
A.白居易B.韩愈D.刘禹锡7.“生活即教育”是著名教育家( )提出的教育主张。
A.胡适B.陶行知C.叶圣陶D.陈鹤琴8.卢梭的著名小说体教育著作是( )A.《忏悔录》B.《爱弥儿》C.《社会契约论》D.《新爱洛漪丝》9.美国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话》代表的是( )的教育思想。
A.平民B.普通人C.绅士D.劳动者10.“掌握学习”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 )A.杜威B.布卢姆C.戴尔·卡内基D.布鲁纳11.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强调的是( )在美育中的作用。
A.校园环境B.学校建筑C.学校文化D.学校管理12.能够全面而细致的考虑问题是指思维的( )A.灵活性B.深刻性C.广阔性13.有些儿童有攻击行为,家长通过不让看电视以减少这种行为称为( )A.惩罚B.正强化C.负强化D.消退14.学习困难学生的记忆方面的最大障碍集中在( )A.记忆监控方面B.感觉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15.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2岁B.4岁C.5岁以前D.5岁以后16.下面成语(俗语)中哪一个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A.触类旁通B.思维敏捷C.物以类聚D.聪明过人17.不属于“三国故事”是( )A.火烧赤壁B.负荆请罪C.草船借箭D.三顾茅庐18.一般来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 )A.屈原B.李白C.杜甫D.陆游1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 )A.真理性B.存在性C.意识性D.物质性20.下列没有多音字的是( )A.弹冠相庆B.伯乐相马C.殃及池鱼D.排忧解难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我国第一位女宇航员是河南林州人刘洋。
( )2.我国“蛟龙号”深潜器最大下潜深度达7000多米。
( )3.徐州古称“彭城”源自彭祖的大彭氏国。
( )4.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在平定黔布叛乱后过沛县时作《大风歌》。
( )5.当代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是徐州籍人士。
( )6.2010年徐州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7.《互联网网上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在学校周围300米范围内开设网吧。
( )8.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的公益性事业。
( )9.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 )10.教育评价最常用的方法有测试法、观察法、测量法、调查法和档案袋。
( )11.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系统性。
( )12.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群体性和个别性、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
( )13.新课改在课程管理上实行国家、省、地方三级课程管理。
( )1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重点与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 )1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九章》中的名句。
( )16.《诗经》是现存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 )17.《繁星》《春水》《寄小读者》是冰心早年诗集。
( )18.《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
( )19.《古兰经》和《圣经》是基督教重要宗教经典。
( )20.“五岳”是泰山、恒山、嵩山、华山和黄山。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2.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简要分析和评价“教是为了不教”。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共25分)1.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八分。
魏老师找他谈话。
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
”“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
”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八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
”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是他考了40多分。
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2.一初中女生把一个男生给她的情书交给班主任,为了严厉教育学生,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还在班会课上公开了情书以“杀一儆百”。
班主任的做法导致该男生退学。
请用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0分)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作为教师如何促进素质教育?2012年江苏省徐州市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B【解析】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
1985年举行的六届全国人民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3.B【解析】“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这句话体现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4.B【解析】“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5.A【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理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这句话体现了启发性的教育思想。
6.B【解析】略。
7.B【解析】“生活即教育”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8.B【解析】《爱弥儿》是启蒙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代表作。
9.C【解析】洛克主张绅士教育,认为绅士教育要把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基本原则是以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理智克制欲望。
10.【解析】掌握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来的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
11.C【解析】学校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12.C【解析】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路开阔,能从各个角度、多个方面揭露事物之间的联系,全面的思考问题。
13.A【解析】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
14.C【解析】学困生在记忆广度、记忆速度、记忆度、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方面都低于学优生,短时记忆差是差生一大特点。
15.A【解析】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16.A【解析】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17.B【解析】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代赵国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称将相和。
18.A【解析】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19.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0.C【解析】“弹冠相庆”的“弹”,“伯乐相马”的“相”,“排忧解难”的“难”都是多音字。
二、判断题1.√【解析】在2012年6月16日,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位飞天的女宇航员。
2.√【解析】2012年6月27日,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再创中国载人深潜记录。
3.√【解析】徐州古称彭城,缘于彭祖和他所建立的大彭氏国。
4.√【解析】汉高祖刘邦十二年末平定了英布(又名“黔布”)后,路过家乡沛县,置酒召父老宴,酒酣,刘邦击筑《大风歌》(即《三侯之章》)使当地儿童歌唱。
5.√【解析】李可染,江苏徐州人,原名李永顺,曾用别号三企。
擅中国画、美术教育,是中国山水画大家。
6.√【解析】略。
7.×【解析】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中小学校200米范围内禁设网吧。
8.√【解析】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9.×【解析】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10.√【解析】略。
11.×【解析】教师劳动的特点除了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和系统性外,还体现为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主体性等。
12.×【解析】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13.×【解析】新课改在课程管理上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14.×【解析】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5.×【解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
16.√【解析】《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又称《诗三百》。
17.×【解析】《寄小读者》是冰心女士在1923~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其中有二十一篇是她赴美留学期间写成的,主要记述了海外的风光和奇闻异事,同时也抒发了她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寄小读者》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
18.√【解析】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