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铁路隧道消防技术分析与研究

当前铁路隧道消防技术分析与研究

当前铁路隧道消防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铁路事业也得到了巨大推进,铁路隧道的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普及,在感叹铁路隧道建设的同时,铁路隧道的消防技术研究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分析探讨了铁路隧道火灾产生的原因以及所具有的特点,对铁路隧道的消防安全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提出了一些措施方法。

关键字:铁路隧道;火灾;消防安全技术中图分类号: u45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铁路隧道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我国大量出现,目前我国的铁路隧道共有4866座,里程可达2300多公里。

铁路隧道本身的特殊结构使得在铁路隧道内发生的火灾所造成的危险是普通火灾无法比拟的,列车在隧道内发生火灾不仅仅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还会烧毁物资,并且会对隧道本身的设施和结构带来严重的破坏,还会造成局部的交通大拥堵,严重干扰运输生产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另外,对火灾所造成的隧道结构破坏所需要的修复工作也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同时,对于发生在铁路隧道内的火灾的扑救工作也不同于平时普通的火灾,救援扑火难度都会增大。

因此,消防问题在铁路隧道的建设中十分的重要,对于铁路隧道消防技术的研究也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实用意义。

2.铁路隧道内火灾的特性
2.1火灾引发的原因
对于发生在铁路隧道内的火灾事故,引发的原因有很多,可分为列车引发和隧道引发两种。

对于列车所带来的火灾,一般是指油罐车或者液化气车,它们在驶入隧道内时,隧道内外空气压力的变化会使得列车所携带的油气发生一定量的外泄,这些油气不会轻易的从隧道中散发进而形成了爆炸性的气体,遇到明火即可发生爆炸。

另外油罐车及液化气车载隧道之中发生的脱轨或者碰撞也是造成火灾的重要原因。

对于一般性的旅客列车,其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在于火车内部炉火或者旅客用火不慎所引起,外加旅客列车本身的结构和内部材料的易燃性,也加剧了火灾发生的危险。

普通型火车发生火灾的原因多在于货物的燃烧、外来火情以及机车喷火。

由隧道引发的火灾多数原因在于铁路隧道的防火设计不规范,隧道施工时未对消防问题加以考虑,致使火灾的发生。

至于诱发原因主要有隧道内可燃垃圾着火和隧道内电气设备受潮短路两方面。

2.2火灾特性
由于隧道本身的结构特殊性,发生在内部的火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隧道内发生火灾时,火势发展十分迅速,火焰会因为隧道高度的影响从而顺着隧道的方向水平的往洞口延伸很长一段距离。

火灾产生的大量热烟难以排出,会在隧道内积聚在顶部形成一个
烟层。

对于由油罐车引发的火灾,火源的局部的温度可达到1200摄氏度的高温,并且由于隧道空间狭小以及辐射热作用,温度的下降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隧道狭长致使人员的疏散较为困难,且能见度极差致使扑救困难。

火灾的损失巨大,不仅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会对隧道的结构发生破坏,修复工作担子重。

3.铁路隧道消防措施
3.1铁路隧道火灾预防措施
鉴于铁路隧道火灾的危险性以及特点,其火灾预防措施就显得比较重要。

具体预防措施可概括为:
(1)对铁路隧道的防火设计和管理条例加以制定
为了对铁路隧道火灾的发生加以预防应当制定想要的行为规范,对列车的运行规则加以制定并切实监督,对隧道内的通风排烟设备的火灾发生时的工作程序以及如何对旅客进行安全的疏散和救护,都需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

(2)增设消防设施并对设施的安装进行监督检查
在铁路隧道内增加消防设施的安装,设施的安装方案应当由消防安全部门制定,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设备、通风排烟设备、紧急照明和避难设备、备用供电设施、紧急呼救设备以及一定的监控设备。

对于设备安装应该有消防部门的监督,同时要定期要
对设备进行维护。

(3)对隧道列车的防火安全检查
对危险品列车、普通货物列车、旅客列车的防火安全规定进行制定并监督施行。

对于旅客列车应尽可能采用非燃或者难燃的材料,对可燃的构件应做阻燃处理。

(4)选用专业的装备以及高科技的消防设备
我国的铁路隧道消防应走固定式消防系统和移动式消防系统同
步发展的道路,对于长度较大的隧道必须设计固定式的消防系统,对于3km以下的隧道则可以使用移动式的消防系统。

3.2铁路隧道火灾扑救措施
(1)火区封闭
铁路隧道内部的火灾往往火势凶猛且蔓延较快,对于这类火灾的扑救工作采用固定式的消防设备是很难扑灭的。

我们应采用封堵隧道洞口的方法加以灭火。

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三个重要的条件,即可燃物质、助燃剂和着火源。

火灾一般都需要有足够的可燃物质和助燃剂,对于隧道中油罐车引发的火灾,可燃物是很难被消灭搬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阻断助燃剂。

因此我们可在火灾发生时对隧道进行封闭,在隧道两端的洞口进行封堵,阻断隧道内部的空气供给,达到控制火势的目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洞口封堵工作操作简单且安全,使得火区温度不会很高进而减弱火对隧道结构的破坏。

隧道洞口的封堵方法可采用沙袋封堵和石膏喷注密闭两种。

相比
于沙袋封堵,石膏喷注密闭具有封闭性能好、耐爆高的特点,同时可以远距离进行施工,达到保护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的目的。

隧道洞口封堵的方法多用于隧道长度不是很大的情形,原因在于不用去精确着火位置。

对于长度大的隧道,采用该方法时所起到的作用会大幅度减弱,这时可采用隧道内封堵灭火。

具体措施为在上风口利用高倍数的泡沫发生设备对着火源进行发射,例如油罐车体,同时再向车身的周围进行泡沫的喷射,形成一个泡沫密闭墙。

待灭火出接近火区时,在保持原有泡沫密闭墙的基础上,在其前方构筑一个石膏密闭墙,以达到封闭火区灭火的目的。

对于长度在15km以上的特长隧道,由于其固有的特点,应该在隧道内部安装自动消防系统,目的在于对火灾初期进行预报并进行自动的灭火处理,是火灾被扑灭与萌芽状态。

(2)降温处理
前面所述的封闭火区作为扑灭火灾的第一步可以对火势进行有效的控制,后续的降低火区的温度则是扑灭隧道火灾的关键所在。

目前主流的火区降温方法主要有:注水降温、泡沫降温和液氮降温三种。

注水降温的方法是比较主流的方法,是水一种比较廉价的灭火物质,能够对燃烧的物质进行冷却,当水遇到高温时会变成水蒸气,汽化的过程则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以达到火区降温的目的。

此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其用水量巨大在缺水地区有一定的局限性。

泡沫降温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高倍数泡沫发射设备对已封闭的火区进行泡沫
的注入,利用的也是泡沫汽化会带走大量热的原理。

实践证明,采用泡沫方法可以明显的降低火区温度并且用水量较少。

液氮降温的方法需要在封闭火区是在预先设定好的位置安装液氮输送管道,待火区封闭后由液氮储运车对液氮进行喷放。

液氮在汽化时会剧烈膨胀,除了具有降温的作用外还可以进行窒息灭火。

3.3人员疏散
除了上述的预防和扑救措施外,发生火灾时的人员疏散和救助也是铁路隧道消防的重要一方面。

在火灾发生时,应该第一时间对火灾现场的受灾人员数量进行确认,迅速组织人员对现场群众进行疏散,对于被困人员要组织营救同时要确保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

对于火灾可能引发的毒气泄漏等问题也要进行有效的评估。

4.结语
铁路隧道火灾是一种恶性的事故,其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是十分巨大的,其社会影响也是巨大的。

我们应该对铁路隧道的消防技术进行更为广泛的研究,同时多借鉴国外的有效经验,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利用各种消防安全技术,把隧道火灾造成的随时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 韩学斌,陈东梁,刘娅,张东胜.隧道火灾烟气运动的数值模
拟[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04).
[2] 陈宏达.计算流体动力学在隧道安全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10(09).
[3] 鼎涛.铁路隧道火灾特性及火灾原因分析[j].隧道建
设,2005(01).
[4] 张念.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火灾燃烧特性与安全疏散研究
[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主题